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就毕节市适宜发展特色粮食荞麦生产的自然资源、种质资源、科研实力、食药用价值、区域分布、种植季节、良种推广、主栽品种、面积产量、企业生产、品牌创建、市场销售等进行重点阐述,并找出了发展特色粮食荞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潜力,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毕节市特色粮食荞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日本种植荞麦追溯到8世纪。日本人民喜食荞麦,荞麦的年消费占到世界荞麦总产的十分之一。日本的荞麦种质资源较少。现有荞麦种质资源仅226份,但因日本国内庞大的荞麦消费市场,对于荞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近百名科学家从事有关荞麦的各类科研工作。尤其在荞麦品种选育、荞麦抗倒、抗落粒材料筛选以及抗过敏蛋白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尽管如此,受荞麦生产区域的局限,致使日本市场的荞麦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荞麦产业发展的系统性以及投入力度,其研究的方向,方法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市地处著名的攀西大裂谷,具有多种气候带谱,多类型生态环境,作物种质资源丰富。通过对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不同生态区野生荞麦种质资源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区野生荞麦有5个种和2个变种,其主要分布在米易县北部、盐边县北部、仁和区南部中山地带及金沙江峡谷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四川省甘洛县24个乡镇的荞麦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搜集了分布于甘洛县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荞麦属植物种类5个种、2个变种.初步明确了甘洛县荞麦属植物的种类、生长特性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四川省甘洛县24个乡镇的荞麦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搜集了分布于甘洛县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荞麦属植物种类5个种、2个变种。初步明确了甘洛县荞麦属植物的种类、生长特性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6.
荞麦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的优势特色作物。如何提高荞麦种植产量已成为目前我县荞麦种植产业的关键,为了增加荞麦的产量,提高质量,促进荞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本文从荞麦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深入探讨了荞麦栽培技术要点,应用于我县特色荞麦种植业中。  相似文献   

7.
陕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除大宗粮食作物生产外,小杂粮也是陕西省重要产区,长年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总产10余万吨。小杂粮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蚕豆、荞麦、燕麦、碗豆、扁豆、大麦、红小豆、黑豆等,  相似文献   

8.
荞麦为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提高荞麦产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部门必须对具有高原特色农业荞麦高产栽培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对荞麦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努力提升荞麦产量。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高原特色农业荞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荞麦种植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荞麦种子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是重要的杂粮作物,由于其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对荞麦种子蛋白质、油脂、氨基酸组分进行研究,以期为荞麦蛋白质的加工利用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精准鉴定贵州荞麦种质资源,采用SSR分子标记对60份荞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DNA分子身份证数据库。结果显示,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稳定性好、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在60份供试种质中共扩增出174个多态性条带;Shannon’s信息指数、Nei’s多样性指数、多态信息指数均值分别为0.337、0.206、0.693,引物的多态性较好,能有效揭示60份荞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在Dice遗传相似系数为0.374时,所有供试材料可聚为A、B、C 三组;当Dice遗传相似系数为0.484时,将苦荞组(A组)更细分为A1、A2两个小组。采用毛细管电泳及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对SSR标记扩增产物进行双验证,2种方法的聚类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高效性SSR分子标记能够有效地鉴定贵州荞麦重要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且用于构建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挖掘和利用优异的荞麦种质资源,促进广西荞麦产业发展,对收集的广西荞麦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方法】以普查收集的 58 份广西荞麦地方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生育期、株高、主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重、单株结籽数、单株粒重、产量等 9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主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重、单株结籽数、单株粒重、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0.57 d、70.29 cm、3.75 mm、2.63 个、8.68 节、22.97 g、97.02 粒、2.22 g 和 918.7 kg/hm2,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其中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 27.93%,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 5.42%;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分枝数与茎粗、单株粒重、单株结籽数、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产量与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单株结籽数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生育期、株高、茎粗、千粒重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结论】通过鉴定评价,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重、单株结籽数是影响荞麦产量的主要性状,高产型荞麦品种的形态特征为株高适中、主茎节数多、分枝多、单株结籽数多、粒重适中;筛选出巴头荞麦、建立春荞、黄坪荞麦、朔晚荞麦、古砦三角麦和瓦渣地荞麦等 6 份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内蒙古是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而通辽地区的荞麦种植面积在全区居首位。通辽地区的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地方品种多,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发展荞麦生产的重要条件[1]。通辽地区的荞麦素以品质优良而著称,如库伦荞麦、奈曼荞麦。通辽地区荞麦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由于品种供应、种植习惯以及产品开发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管理粗放,亟需推广新品种,改变栽培方式,充分发挥荞麦的生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遗传理论研究和生态稳定的基础,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对秭归县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统计分析,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组成和地方特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为秭归县的农业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参考数据,也为秭归县特色种质资源优势的利用、珍稀种质资源的保存以及山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承德冷凉山区燕麦和荞麦种植结构及开发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燕麦和荞麦资源,针对承德气候带的Ⅰ、Ⅱ、Ⅲ三个类型区进行燕麦和荞麦的种植结构研究和适宜品种划分。结果表明:根据承德山区农业生态特点,分别划分为坝上极早熟、接坝早熟、北部早熟三个类型燕麦、荞麦种植区;通过燕麦、荞麦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确定了适宜不同类型区种植的新品种;创造了燕麦单产5 383.5kg·hm~(-2),甜荞2 670kg·hm~(-2)的产量水平;苦荞产量最高记录4 870.5kg·hm~(-2)。有效填补了承德市品种结构缺失的空白,加快了品种更新的步伐。承德冷凉山区燕麦、荞麦产业发展具有历史、旅游和资源等优势,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荞麦资源品质区划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全国不同地区荞麦资源的品质分析结果及荞麦的遗传特性,将我国荞麦产区按养分含量分为五大品质区域,即荞麦高蛋白区(≥10%)、荞麦高脂肪区(≥2.5%)、高赖氨酸区(≥0.6%)、高V_E含量区(≥2.0 mg/100 g)、高VPP含量区(≥5.0 mg/100 g)。综合各地区荞麦品质分布特点,将荞麦品质区划分为3个种植区,即荞麦种植最适宜区(综合品质高)、荞麦种植适宜区(综合品质中)和荞麦种植不适宜区(综合品质低)。  相似文献   

16.
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荞麦资源的重要特征特性,通过荞麦品种观察试验,筛选出适应生产种植的荞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赤峰市春小麦、荞麦适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赤峰市多年春小麦、荞麦种植面积、产量、效益基础上,充分考虑适宜赤峰市的气候条件和特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春小麦、荞麦种植范围,做出适宜气候区划,为分区分类指导春小麦、荞麦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安排春小麦、荞麦生产,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17个乡镇的荞麦属植物及其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分布于汶川县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荞麦属植物种类有5个种、3个亚种,其中花叶野荞为一新种。初步明确了汶川县荞麦属植物的种类、特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对贵州地方特色菜豆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筛选出适合在贵州地区推广种植的菜豆种质资源,以前期收集的贵州地方特色菜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其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份供试材料的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整体高于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在欧式距离为15时,可分为4大类;16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综合成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1.646%。通过主成分得分综合排名,2018GY-062018GY-012018GY-02,排在20份菜豆种质资源前三位,较为适宜在贵州及周边生态环境相似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8份荞麦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68条,不同物种酶带数1~7条。同时,荞麦的2个种遗传差异很大,且种内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明显小于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