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解西式火腿类产品(熏烤火腿)保质期内优势微生物的种类构成,对西式火腿类产品进行生产指导,以市售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西式火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A培养基、MRS培养基、MSA培养基等对熏烤火腿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分离纯化,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确定了6株细菌;依次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腐生葡萄球菌(Staph saprophytics).结论是西式火腿保质期内以乳酸菌为主,其次是假单胞菌以及少量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西式火腿类产品(熏烤火腿)保质期内优势微生物的种类构成,对西式火腿类产品进行生产指导,以市售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西式火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A培养基、MRS培养基、MSA培养基等对熏烤火腿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分离纯化,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确定了6株细菌;依次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腐生葡萄球菌(Staph saprophytics).结论是西式火腿保质期内以乳酸菌为主,其次是假单胞菌以及少量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性质,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浓度、pH值、温度、卡拉胶和尿素对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粘度、凝胶强度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都有同一最佳凝胶制备条件:pH为11.0,温度为85℃.魔芋葡甘聚糖的浓度增大,不同分子质量的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粘度、凝胶强度和冻融稳定性都增大,分子质量增大,凝胶强度也增强.而不同分子质量的魔芋葡甘聚糖与卡拉胶都具有最佳凝胶配比4 : 6.且重均分子质量为650 000~700 000 Da的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性能最佳.结果表明: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稳定性受浓度、pH值、温度和尿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子质量越小,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4.
该应用研究是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添加剂,以适当份量加入西式火腿和火腿肠中,其实验结果表明其粘着性、乳化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观察了不同碱试剂及其浓度对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钙和磷酸氢二钠4种碱试剂中,采用磷酸氢二钠可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制备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魔芋葡甘聚糖浓度、磷酸氢二钠浓度和加热时间对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特性有显著影响;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最佳的制备条件为魔芋葡甘聚糖浓度2.82%、磷酸氢二钠浓度1.00%、95℃下加热3.00 h.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混合溶胶体系在碱性条件下的凝胶形成机理与凝胶特性,为魔芋胶与黄原胶相关凝胶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总多糖浓度约为2.0%的条件下,配制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比例的混合溶胶体系,添加2.0%的Na_2CO_3,并于90℃条件下恒温处理各溶胶体系2 h,冷却至室温后制得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配比的复合凝胶。通过测定复合凝胶添加碳酸钠前后的凝胶破裂强度,揭示热碱处理对混合凝胶破裂强度的影响。分别测定去离子水浸泡、2.0%柠檬酸溶液浸泡以及冻融处理后凝胶破裂强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凝胶的微观形貌,探究复合凝胶的凝胶特性。此外,通过流变学手段进一步研究黄原胶与魔芋胶复合凝胶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果】在室温(20℃)条件下,非热碱处理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为5﹕5,热碱处理后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增加至7﹕3,原因可能是魔芋胶碱化后分子链上脱去部分乙酰基,形成分子间三维网络结构,但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与黄原胶协同结合位点减少,因此在达到最大协同比时,需要更多数目的魔芋胶分子参与。此外,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所有凝胶体系的破裂强度都有所降低,其中经过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的凝胶破裂强度下降更为明显。冻融处理后,复合凝胶均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魔芋胶比例越高,析水现象越明显。进一步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在2.0%Na_2CO_3浓度、90℃条件下的凝胶化过程,发现随黄原胶添加量增加,凝胶化速率呈减小趋势。此外,凝胶弹性模量在90—60℃呈降低趋势,60℃以下逐渐上升。【结论】在90℃条件下碱处理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时,诱导体系形成热不可逆凝胶。当降低该体系的温度时,黄原胶分子在60℃时开始与魔芋胶网络结合,增加了凝胶的弹性模量。当魔芋胶与黄原胶比例为7﹕3时,室温下混合凝胶的破裂强度最大。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凝胶强度均有所降低。魔芋胶与黄原胶形成的复合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单纯碱法诱导的魔芋胶凝胶析水多、强度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热碱致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凝胶的显微结构与流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混合溶胶体系在碱性条件下的凝胶形成机理与凝胶特性,为魔芋胶与黄原胶相关凝胶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总多糖浓度约为2.0%的条件下,配制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比例的混合溶胶体系,添加2.0%的Na2CO3,并于90℃条件下恒温处理各溶胶体系2 h,冷却至室温后制得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配比的复合凝胶。通过测定复合凝胶添加碳酸钠前后的凝胶破裂强度,揭示热碱处理对混合凝胶破裂强度的影响。分别测定去离子水浸泡、2.0%柠檬酸溶液浸泡以及冻融处理后凝胶破裂强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凝胶的微观形貌,探究复合凝胶的凝胶特性。此外,通过流变学手段进一步研究黄原胶与魔芋胶复合凝胶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果】在室温(20℃)条件下,非热碱处理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为5﹕5,热碱处理后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增加至7﹕3,原因可能是魔芋胶碱化后分子链上脱去部分乙酰基,形成分子间三维网络结构,但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与黄原胶协同结合位点减少,因此在达到最大协同比时,需要更多数目的魔芋胶分子参与。此外,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所有凝胶体系的破裂强度都有所降低,其中经过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的凝胶破裂强度下降更为明显。冻融处理后,复合凝胶均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魔芋胶比例越高,析水现象越明显。进一步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在2.0% Na2CO3浓度、90℃条件下的凝胶化过程,发现随黄原胶添加量增加,凝胶化速率呈减小趋势。此外,凝胶弹性模量在90—60℃呈降低趋势,60℃以下逐渐上升。【结论】在90℃条件下碱处理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时,诱导体系形成热不可逆凝胶。当降低该体系的温度时,黄原胶分子在60℃时开始与魔芋胶网络结合,增加了凝胶的弹性模量。当魔芋胶与黄原胶比例为7﹕3时,室温下混合凝胶的破裂强度最大。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凝胶强度均有所降低。魔芋胶与黄原胶形成的复合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单纯碱法诱导的魔芋胶凝胶析水多、强度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鸡肉火腿,改进了西式盐水火腿加工的传统方法。用两次杀菌真空包装工艺,延长了制品保质期,在常温下保质6个月,并能在高温高压杀菌条件下获得较高出品率,达130%左右。在调味方法上引入了β-CD微胶囊技术,使制品的保香性显著提高,风味改善。  相似文献   

9.
五、魔芋其它食品加工技术 魔芋其它食品是以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特性和用途,按特定的不同工艺技术加工制造的多种多样的魔芋食品。例如:以魔芋精粉作为添加剂加入粮食淀粉中,以改善食品品质的有:面条、方便面、红薯……  相似文献   

10.
火腿有中式和西式之分。中式火腿是带骨猪腿经腌制、洗晒、发酵精制而成的腌腊生肉制品,具有悠久历史,其精细的加工工艺,独特的芳香味,堪成世界之最。 湖北恩施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江苏如皋火腿并称为“中华四大名腿”。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的大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派公司”)秉承独特的土家苗寨腌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st B基因在大白猪、野猪及野家杂交猪背肌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技术对试验猪只进行检测,探索Cst B基因在大白猪、野猪及野家杂交猪背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背肌中Cst B基因的表达在90日龄的野家杂种猪表达量最高,其他个体相对较均衡。[结论]从蛋白酶水解的角度来说,90日龄的野家杂种猪利用背肌制作的火腿品质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一款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ic,PPG)原理的生猪心率测量耳标,实现生猪心率的在线监测.[方法]依据PPG原理,采用SoC芯片CC2541、光电式心率传感器、MPU6050等研制一款基于CC2541蓝牙4.0的生猪心率测量耳标,分析生猪心率信号的运动干扰来源,同时采集人体模拟生猪运动下的心率信号,导入MATLAB软件,以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处理分析PPG信号、运动信号的频域特征及低频采样对心率数据提取结果的影响,并将FFT移植到CC2541中直接提取心率数据.[结果]猪耳与传感器间的相对运动是生猪心率信号干扰的主要因素.当猪耳与心率传感器间的夹持压力在0.6~1.5 N时,传感器能输出完整的PPG信号波形,在生猪安静状态下能准确获取心率数据,在生猪运动状态下通过FFT算法也可有效提取心率数据.在CC2541的RAM容量限制下,采样数为128点,能满足FFT算法提取心率数据.通过CC2541中FFT处理得到的心跳频率为2.813 Hz,生猪心率=2.813 Hz×60 s=168.78次/min,生猪安静状态下人工测量的心率为160.00次/min,二者基本相符.[结论]基于CC2541蓝牙4.0的生猪心率测量耳标具有体积小、抗运动干扰强、功耗低的特点,适合对生猪进行长期动态的心率监测,为开展生猪健康预警、动物福利、行为建模等研究提供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利用西双版纳州种猪场1981—1984试验的小耳猪育肥屠宰的140头资料,进行胴体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相关分析。小耳猪主要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胴体长0.22,背膘厚0.76,眼肌面积0.62,瘦肉率0.38,腿臂比0.51,腿肉率0.96,腰肉率0.87。瘦肉率与达60公斤体重日龄,膘厚,眼肌面积,腿臂比,腰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5,-0.33,0.92,0.69和0.86。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通径分析结果,活体背膘与瘦肉率的通径系数为-0.1766,与眼肌面积的通径系数为0.5031,与达60公斤日龄的通径系数为0.3421。因此,选择这几个性状有可能改善小耳猪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14.
【背景】MUC13基因是调控致使仔猪断奶前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感染的主效基因,该基因上rs319699771位点(G/A突变)能准确鉴别易感和抗性个体,其中GG型是抗腹泻基因型,苏淮猪抗腹泻性能分子选育是通过选留GG型个体来实现。但在选留抗腹泻GG型个体时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重要经济性状如生长、胴体、肉质产生不利影响尚未明晰。【目的】旨在分析该位点是否与其它性状关联,以确定基于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性能的分子选育是否会对苏淮猪其它经济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方法】以313头体重为87.61±0.54 kg的苏淮育肥猪为试验动物,屠宰测定其胴体和肉质性状,以261头日龄为161.1±0.5 d苏淮后备猪为试验动物,测定其生长、体尺性状,同时采集相应苏淮育肥猪和后备猪群耳组织样提取组织DNA,经过多重PCR反应进行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采用SAS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分析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和苏淮猪肉质、胴体和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5和0.634,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苏淮猪育肥群公、母群体中分别为0.467和0.373;该位点抗腹泻G等位基因频率在苏淮后备群公、母猪群体分别为0.690和0.705,抗腹泻优势GG型频率在后备群公、母猪群体中分别为0.508和0.480,说明苏淮猪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通过分子选育提升苏淮猪抗腹泻GG型频率的可行性强。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多态性与苏淮猪经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育肥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胴体、肉质性状均无显著关联(P>0.05),可见在苏淮猪育肥猪群体内加大对抗腹泻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的选育不会影响到苏淮育肥猪的胴体和肉质性状;苏淮后备猪群体该位点多态性与腿臀围指标存在极显著关联(P<0.01),该位点GG型个体腿臀围平均比比AG型个体腿臀围长1.46 cm,比AA型个体腿臀围长3 cm;与日增重和结测体重的关联性分析有关联趋势(P<0.10),GG型个体相较于AA、AG型个体有提升趋势,对于这三个性状来说,有利基因型都是GG型,说明选留该位点GG型进行苏淮后备猪抗腹泻选育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苏淮后备猪生长相关性状。【结论】据此,苏淮猪群体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抗腹泻等位基因频率较高,进行抗腹泻选育的可行性强,同时对于苏淮猪群体,不仅可通过选留提升MUC13基因rs319699771位点GG型频率来提高抗腹泻能力,还能同时实现对苏淮猪群腿臀围、日增重的选育提升。  相似文献   

15.
测定肥育期的10头安庆猪和10头淮猪的面纹模式和生产性能,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示,安庆猪的面纹走向是纵横兼有,而淮猪则是以纵向为主。这庆猪的面纹数与头重、皮重、后腿率、板油重、花油重等呈显著相关,淮猪的面纹数则与出栏体重、头重、后腿率、后腿重、肾重呈显著相关,面纹数可以作为指示参数用于选择有肥育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Holt-Winters模型对我国2014年-2021年生猪价格月度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生猪价格的季节波动与差异。 结果表明:生猪价格具有线性趋势和季节特征,适用于Holt-Winters加法模型的拟合;季节指数的两次波峰在每年9月和12月,且9月高于12月;波谷在每年4月;季节指数在上半年的波动比下半年更大。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陕西某规模化猪场对当前主要疫病采取的疫苗免疫防控效果,应用ELSIA等方法对全场母猪群、公猪群及各年龄段商品猪进行了主要疫病抗体水平检测,对抗体阳性率、平均值等数据综合分析以期指导优化猪场防疫策略。检测结果发现:种猪群猪瘟、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在80%以上,显示当前猪瘟和口蹄疫防疫措施和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发现种公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高达67%,各阶段母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从60%~80%不等,显示猪群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很高,野毒感染压力很大,是猪场安全运行重大风险。检测发现虽然免疫疫苗,但种猪蓝耳抗体阳性率在40%~80%之间,s/p在0.30~1.06之间,断奶后仔猪蓝耳抗体经历了全面转阴,100日龄又再次转阳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母猪群蓝耳免疫保护率低,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归零后在育肥中期猪群又接触到了病毒发生转阳,这个过程也是影响猪场育肥平稳生产关键阶段,应该提前给与预防性措施或增加仔猪的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8.
脂质在干腌火腿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  张曦  赵成法  陈玉芹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329-330,332
脂质是干腌火腿的风味前体物质,对干腌火腿风味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脂质在干腌火腿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变化,即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分析其对干腌火腿风味形成的影响,旨在为改善干腌火腿风味及其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干腌火腿在长期的腌制加工和发酵成熟过程中极易滋生害虫,不仅影响火腿品质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干腌火腿加工过程中害虫对火腿的危害及其主要种类和生活习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威火腿历史悠久,是宣威最负盛名的地方文化形象代表和特色品牌象征,更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宣威火腿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美食在曾懿《中馈录》中有所提及,在《舌尖上的中国》再次强调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为了解宣威火腿企业发展及宣威火腿的销售情况,探究宣威火腿原产地—特色产业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宣威火腿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对宣威火腿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劣势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并提出发展策略,旨在为宣威火腿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