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井陉县地处晋冀交界处,属太行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产的红小豆是正宗的"天津红"品种,也是河北省外贸出口的名牌.为了有效地提高出口创汇型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调整种植结构,井陉县农业局技术站开展了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开发应用研究,在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总结出了适合山区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红小豆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种植面积较广,逐渐成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推品种之一。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红小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势头良好。结合北方地区红小豆种植情况,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好品种 猕猴桃品种较多,要选择高产优质品种栽培,如秦美、红阳、川猕2号、川猕3号、海沃特、布鲁诺、青城1号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县主栽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在同一田块同一管理条件下设置不同品种和密度两因子辅助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确定了我县现阶段当家品种是汕优多系1号,Ⅱ优838,岗优2,其密度配置为22.5 ̄28穴/m^2,进一步完善了我县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我县水稻大面积高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引红小豆1号(原代号:9218-816)是由辽亍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引进的11个参试品种中精心培育和筛选而成的红小豆优良新品种,它以优质、高产、多抗、早熟、广适等多种优点受到人们青睐,已经通过专家鉴定。可在我国无霜期达到110天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小豆是集主食、副食、饮料、医药等多用途为一体的豆科作物,近年来社会需求量猛增,价格上升,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为帮助农民朋友种好红小豆,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齐红 3 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小丰 2 号作父本、宝清红作母本杂交,后代经过多代系选并结合株型等特点选育而成的红小豆品种。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多抗、适应性广、易机收等特点。2021 年通过国家食用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小豆联合审定。  相似文献   

8.
石大豆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育成的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高产品种。2000年引进我团试植,表现高产,适宜机收,深受种植户的喜爱。该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大.至2005年已成为团场的主栽品种,2006年种植面积达0.18万hm^2.平均单产3613.5kg/hm^2。其中0.17万hm^2单产4125kg/hm^2;0.014万hm^2单产达4500kg/hm^2,创造了大面积高产的全国记录。  相似文献   

9.
红小豆又名赤豆、红饭豆、赤小豆,系豆科菜豆属作物。红小豆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可以清种,也适应与高秆作物间作套种,利用田埂地边,斜坡隙地种植,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积极作用。 1986年开始,我所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豆类研究课题,对大豆、绿豆、红小豆开展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经过几年的生产调查与试验研究,总结分析了当前红小豆低产的主要原因,初步摸索出红小豆高产栽培的几项措施,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红小豆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江平原的气候特点及市场对红小豆高产量、高品质的需求,因地制宜做好三江平原地区红小豆品种的选择、整地、施肥、中耕、除草及收获,阐明红小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湘早籼46号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优质高产迟熟常规早籼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审定。本人根据在湖南常德连续两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核春13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润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中强筋、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plot9787/新春11号。该品种属优质中强筋类型,高产,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叶锈病,2018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核春137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济麦19号、济南17号、烟农19号和莱州95021。这4个新品种分别由山东省农科院、烟台市农科所和莱州农科院育成。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具有综合性状好、品质好、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产出效益高等优点。为加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推广,2000年国家科技部下达了“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课题,2年来推广面积为16.76万hm^2,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法)分析了19个红小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同时对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丰2号是一个兼具高产性和稳产性的优良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次之,冀红9612是丰产性好于稳产性的品种;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也证实HSC法比方差分析更能客观反映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5.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7,26(11):111-112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黔油17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原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2003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为了探索黔油17号在生产上的最大增产潜力,总结其相应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近几  相似文献   

16.
薛彦霞 《种子科技》2010,28(5):38-38
改良海花1号由双纪2号×8130杂交选育而成,既保留了海花1号的高产特性,又对其进行了改良,使之符合高产优质花生的要求。在我县花生高产创建活动中应用此品种,亩产达到500~600kg,受到广大种植户的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7.
新麦21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寒、抗病、中早熟小麦新品种,为促进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利用,特提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杂交玉米筑黄1号在贵州省中部地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品种在贵州中部中等肥力土壤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试验因素对该品种产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密度NK2OP2O5,合理密植,增施氮、磷、钾肥是实现该品种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漯湘玉一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玉米杂交种,2004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参加湖南省玉米试验的同时,结合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在甘肃河西走廊探索出了一套制种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Ⅱ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育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被农业部列为2005年国家重点推广的超级稻品种之一。2004年我区引进Ⅱ优航1号作单季晚稻进行试种,并在城门镇建立高产示范片,通过应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了Ⅱ优航1号丰产潜力,提高了种粮的经济效益,试种取得了成功。在我区的试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