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5年引进10个杂交晚稻新组合在我县晚稻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谷优734、金两优18、谷优9482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农艺性状表现优良,2006年可扩大示范;Ⅱ优8216、T优353多数性状表现较好,建议2006年续试;其余组合多数性状表现差,中止试验。  相似文献   

2.
2006年龙陵县种子管理站引进10个杂交玉米新组合在龙陵县镇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玉16号、云瑞1号、云瑞4号、安单3号和耕源135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农艺性状表现良好,2007年可扩大示范;北玉2号、海禾14号和耕源1号多个性状表现较好,建议2007年续试;其余组合多个性状表现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试验设计对玉米杂交组合的选择效果,对玉米杂交组合在鉴定、品比和单株试验环境下产量和株型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株种植(60 cm×60 cm)的条件下,杂交组合的产量表现与其在品比试验环境中产量的表现相关极显著,株型性状的表现也较一致,同时,很多不利的株型性状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更有利于组合的选择与淘汰。而目前采用的单行区鉴定试验环境中,杂交组合的产量表现与其在品比试验环境中的表现相关不显著。采用单株种植设计进行杂交组合的产量测验,不仅可以克服单行区鉴定试验中存在的相邻组合相互干扰的问题,而且能节省试验用地,减少人力、物力开支。  相似文献   

4.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对20个玉米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组合l6综合性状最好(G=0.8948),组合13次之(G=0.7592),组合9综合性状最差(G=0.5747),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组合在生产实际中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利用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66个杂交组合.分析了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也有显著差异,穗粗、容重、子粒行数等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遗传力较高,可以在早代选择.而单穗粒重、产量、每行粒数等性状则遗传力较低。  相似文献   

6.
从陆地棉育种材料中选择4个组合进行分裂交配。每个组合分别按开花早晚、纤维强度和纤维长度3个指标选择极端类型并杂交,经2轮分裂交配后每个组合产生7个群体。1995年对28个群体进行随机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平均小区皮棉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组合的纤维品质显著不同。1轮长×短、2轮长×短和2轮强×弱的交配方式产量明显高于基础群体和1轮早×晚群体。不同交配方式纤维品质不存在显著差异。分裂交配导致群体内植株若干性状变异程度增加,但降低另一些性状的变异。分裂交配对性状间相关系数变化的影响同样因组合和群体而异。4个基础群体均表现正相关的性状有单株皮棉与麦克隆值、整齐度与纤维长度、整齐度与麦克隆值及纤维强度与麦克隆值;均表现负相关的性状是纤维长度与整齐度。这些相关性不易通过分裂交配改变,而皮棉产量与纤维强度的遗传负相关却可以通过分裂杂交予以打破  相似文献   

7.
目前,玉米鉴定试验的评价主要是以产量结果作为依据,而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常采用直观分析或平均数统计,分析结果相互独立.筛选出一些产量高而品质、抗病、抗倒性等其他性状较差的组合,而淘汰了稳产性好且综合性状比较好的组合.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多个性状,对2008年晚熟组鉴定试验中的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进行重点选择,以尽快选出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木豆杂交组合的部分农艺性状、叶特性和产量性状,并对开花期部分农艺性状、叶特性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在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叶柄长、叶鲜重和叶千重均高于对照,株高较对照优势最大达44.16%。各组合单株荚数变化在104~165英之间,对照优势最高可达108.86%。组合ICPH2438和ICPH2363的单株英重、单株粒重及子粒产量等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ICPH2438产量对照优势达34.14%。  相似文献   

9.
K型细胞质对普通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3个K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5个恢复系组配杂交组合,研究K型细胞质对16个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K型细胞质对普通小麦大多数性状有一定影响,但不同性状产生的效应不同,对农艺性状是不利影响,而对品质性状则是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株高变矮,分蘖成穗以及主茎小穗数和主茎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和主茎穗粒重降低,导致产量的下降,子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则增加。但是,不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所配的组合表现出的效应有很大差异.可以找到细胞质效应较小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5个芽黄品系和6个常规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30个组合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杂交,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比较各性状竞争优势的相对大小可知,子、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大,分别达10.57%和10.78%,果枝数、果节数、铃数和早熟性次之,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小。其中10个组合F1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率超过15%杂种棉审定的增产阈值,尤以(nv32×苏棉3号)、(v16v17×鲁棉11号)这两个组合最突出。不同组合杂种一代间的性状变异主要受基因型控制,16个性状同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差异,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李章凑 《科学种养》2008,(12):12-12
T优5537,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人于2007年主持引进在福建省屏南县试验、示范。试验结果分析,该组合表现熟期适中、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杂交单季稻新组合。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大108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大108是一个优质、高产、稳产的新品种。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的密度水平下,该品种的产量性状、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密度变化对农大108的生育期、株高、倒伏率影响不大;而对果穗性状影响较明显。密度增加,果穗变短,秃尖增大,穗粒重从170g降低到96g,千粒重从332g降低到287g。产量与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0.25979X^2 2.26722X 0.15694。  相似文献   

13.
烤烟一代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 2003年连续两年对 10份烤烟一代杂交组合进行了农艺性状、产质性状、抗病性状的田间比较试验,测定了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初步筛选出 MS02、 MS03、 MS07、 MS09综合性状较好的组合,提升进入高一级试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5个大白菜杂交制种栽培密度的试验,对大白菜杂交制种能够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密度进行了探讨。经试验研究,在5个栽培密度中,以3300株/667m^2产量为最高,在此密度下,产量性状表现较佳,产量性状组合均衡。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组合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超级稻组合进行了品比试验,通过观察对比,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武平县种植的高产优质且较为抗病的组合,其中产量、品质、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依次为特优175、特优898、特优航1号、Ⅱ优6号、特优5928。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熟期适中的杂交玉米新组合,选择性状表现较好的玉米新组合,以先玉335为对照,采用相同的肥水管理,比较分析了各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室内考种和田间产量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CFB1580、CF440、CF1378和CF3185显著增产且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继续进行试验;CF1289产量与先玉335产量相当(减产不显著),且抗倒伏性、抗病性也较强,保留参与资格;其余组合表现产量低、穗位高、生育期长及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差等,需淘汰。  相似文献   

17.
以寒地8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的配合力分析方法,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及初步评价,研究表明,9030-130、边90-138、边90-131是综合表现较好的自交材料,可在育种中利用。杂交组合边90一131×边90-40和辐18-2×边90-396的行粒数、百粒重等性状表现突出,可进一步组织试验,确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化学杂交小麦优势鉴定及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京玉 《小麦研究》1998,19(3):25-27
本试验经过对6个杂交小麦(其中3个是CHA杂交小麦,3个相对应的T型杂交小麦的)的小区产量及千粒重、株穗数、主穗粒数、株同等性状的超标优势分析,结果表明:CHA杂交小麦的小区产量及各性状的优势与T型杂交小麦的优势相比,小区产量平均优势增加2.90%,千料重增加8.30%,株穗重增加2.43%,主穗粒数增加0.86%,株同平均优势降低12.80%,这给化学杂交小麦的利用带来有利的条件秒同密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选用5个性状稳定的品种与555进行6×6双列杂交,研究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F1的杂种优势,其结果为:①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②在所分析的产量性状中555表现突出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良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所有以555为父本的组合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不同的薹用大蒜品种在湄潭县的综合增产效应,在2004—2005年试验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证明麻江大蒜、威宁紫皮大蒜、板桥紫皮大蒜各性状表现优异,均比对照遵义白蒜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