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团头鲂具有肉质好、食性广、抗病力强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团头鲂养殖周期较长(通常为三年),经济效益较低,因而在郊区渔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小。为了扩大项目区渔场养殖品种,发展团头鲂生产,  相似文献   

2.
万兆锡 《齐鲁渔业》2005,22(7):23-23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是我国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淡水优质养殖品种。该鱼抗病力和适应性强,食性广泛,养殖水域广阔,易捕捞,肉鲜美,头部小,可食比重大,市场供不应求。但是,长期以来团头鲂在养殖过程中一直作为搭配鱼类,放养比例少,养殖产量低,市场价格处于稳中有升。莱西市渔技站为了探讨池塘主养团头鲂的最佳模式,承担了青岛市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团头鲂池塘大面积综合养殖技术”,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团头鲂成鱼养殖技术陈道印(国营南昌县莲塘水产场330200)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捕、抗病力强,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等优点。目前,市场需要量大,价格稳中有升,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因而大力推广养殖团头...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5.
1991年对淤泥团头鲂和本地团头鲂进行了对比养殖试验,经157天养殖,淤泥团头鲂平均增重2.05倍,本地团头鲂平均增重0.83倍同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在山东省属首次,其技术为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浦江1号”是1986年以来由上海海洋大学引进湖北省淤泥湖团头鲂原种,采用群体选育方法,精心选育而成的水产养殖优良品种。经10多年人工定向选育,其遗传性状稳定、纯度高,具有生长快、体型好、适应性广和抗病能力强等优良性状。国家级江苏涓湖团头鲂良种场经多年在漏湖水域网围内开展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7.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在北方高寒地区也称“鳊花”,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团头鲂也是北方高寒地区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近年来养殖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是受渔民欢迎的养殖鱼类品种。“浦江1号”团头鲂是我国科研人员经16年的选育获得的一个团头鲂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在华南地区养殖规模较小,产量和效益不及长江流域,未能形成一套适合华南地区的养殖模式和技术体系,制约了华南地区团头鲂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规范华南地区无公害团头鲂的生产环境,保证养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益,我们在调查广东省团头鲂养殖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华  相似文献   

9.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屈文俊,陈万光,祖恩普(河南省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471000)团头鲂是一种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在传统的养殖结构中,一般被搭配利用,生长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产量和效益也没有体现出来。1995年,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打破四头鲂传统养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域中的团头鲂种质资源久已被沿湖诸县水产养殖界开发利用,并随鱼苗市场的发育,其养殖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就我们在1995年和1996年进行的池塘主养和混养鄱阳湖团头鲂的试验情况作一总结。1养殖时间1996年3月20日至12月1日,历...  相似文献   

11.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原产于长江流域的一些湖泊中,体形与我省产的鳊花鱼相似,属草食性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吃配合颗粒饲料。团头鲂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过去团头鲂主要作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较低。近年来,随着驯化养鱼技术的应用,团头鲂作为主养品种养殖,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是一种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一般疾病较少,水库网箱养殖团头鲂,由于水库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所以更少得病,但笔者2003年在我库网箱养殖团头鲂时遇见一例。  相似文献   

13.
王金梁 《科学养鱼》1994,(10):21-21
三角鲂与团头鲂养殖对比试验总结三角鲂和团头鲂是鲤科鳊亚科鲂属中的二种经济鱼类。团头鲂原产地是湖北省的梁子湖,1960年开始池塘养殖,1964年始在国内推广。三角鲂分布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三角纺池塘驯养工作在我省目前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又称鳊鱼、鲂鱼、武昌鱼等,属鲤形目、鲤科,体呈菱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水产品市场的畅销品种.滁州市福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安徽省省级水产良种场,以苗种繁育和团头鲂鱼种养殖为主,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团头鲂鱼种培育单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均产量仅有340 kg667 m2,为充分发挥养殖水面的生产潜力,提高鱼种养殖产量和效益,2012年在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开展了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戈贤平  刘波  缪凌鸿  赵永锋  林艳  路思悦  姜文强  钱琳洁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06-119606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具有食性广、养殖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高、易捕捞、易繁殖等特点,且具有味美、头小、含肉率高、体形好、规格适中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增加优质水产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综述了团头鲂全产业链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新品种培育及育种技术、饲料营养需求调控及投喂技术、养殖应激与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新型养殖模式、营养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提出了具有生产性能优、抗病抗逆性强和适于加工的团头鲂种质资源的挖掘,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建立及精准营养供给、生态防控和高品质加工调理技术的研发等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方向,以期为团头鲂全产业链的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要养殖对象,具有食性广、生长快、肉味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在北方地区其养殖周期通常为三年,为缩短养殖周期,将三年上市改为两年上市,必须当年培育大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即是夏花当年培育成规格12~15cm、体重30克以上的鱼种。要获得团头鲂高产和大规格须掌握其养殖技术。现介绍以团头鲂为主的大规格一龄鱼种高产培育方法。 1.施足基肥,肥水下塘。团头鲂夏花入池  相似文献   

17.
池塘主养团头鲂鱼种高产技术为适应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通过省级验收、鉴定,19.59亩水面,总净产鱼种13134kg,平均亩净产鱼种670.04kg,其中团头鲂亩净产397.5...  相似文献   

18.
孙长江 《内陆水产》1996,21(6):10-11
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孙长江(山东省博兴县水利水产局256500)为改革团头鲂以往只作为搭配品种的传统养殖方式,改善水产品结构,大幅度提高水产品产量和效益,博兴县水利水产局承担并完成了滨州地区科委下达的“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二年的努...  相似文献   

19.
左钢  杨辉 《水产养殖》2013,(11):47-47
水霉菌在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对养殖水体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强且能抵御不良环境,因而一般药物难以将其杀灭。鱼卵水霉病,尤其是鲤、鲫、团头鲂、黄颡鱼等黏性鱼卵水霉病,在整个人。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配合饵料饲养草鱼和团头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和团头鲂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在传统养殖方法中,草鱼常作为主养对象,给以草类饲料,故成本低,饲养问题较易解决。但对于缺乏草类或草源不足的地区,养殖也有困难。团头鲂虽为优良品种,但仅作为养殖的搭配品种,因而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