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黄鳝(Monopterus albus)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和2.0%的复方中草药,设置4组,即对照组D1(不添加中草药,正常投喂)、试验组D2(连续投喂1.0%中草药饲料)、试验组D3(投喂1.0%中草药饲料7d,饥饿7d)、试验组D4(投喂2.0%中草药饲料7d,饥饿7d),共计4个处理.养殖试验进行90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提高黄鳝成活率和增重率,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BUN)(P<0.05),且D4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力(T-AOC)、溶菌酶(LSZ)活力(P<0.05),D2和D4组补体C3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黄鳝脂肪酶活力(P<0.05),除D2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黄鳝粗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除D2组能显著提高黄鳝粗蛋白含量外(P<0.05),其他组对黄鳝体蛋白含量影响不大(P>0.05).当中草药添加量为1.0%时,连续投喂在各方面均优于间隔投喂,而间隔投喂2.0%的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改善黄鳝肝功能,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将平均体质量3.2 g的异育银鲫夏花随机分为7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Ⅰ组)、0.2%(Ⅱ组)、0.5%(Ⅲ组)、1%(Ⅳ组)、1.5%(Ⅴ组)、2%(Ⅵ组)和5%(Ⅶ组)的螺旋藻,饲喂42 d,研究其对异育银鲫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螺旋藻对异育银鲫夏花肝胰脏及肠道内的蛋白酶活性有促进作用。Ⅵ组和Ⅶ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8.9%和136.47%,差异显著(P<0.05);肠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8%和32.74%,差异显著(P<0.05)。螺旋藻饲料对异育银鲫夏花肝胰脏以及肠道内的淀粉酶影响不明显。②添加螺旋藻的试验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螺旋藻对异育银鲫夏花鱼体的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饲喂螺旋藻的6组异育银鲫的粗脂肪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将药用真菌灵芝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得到药性菌质,并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分别按0.5%、1.0%、2.0%的比例添加到鲫基础日粮中,通过检测鲫肝、肠中溶菌酶含量和养殖水体的pH、氨氮、溶氧等指标以及称其体重,以研究其对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促生长的影响和药性菌质对养殖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药用真菌发酵产物都能够提高鲫肝、肠溶菌酶活性水平,其中以在日粮中添加比例为0.5%的肝中溶菌酶活性最高(P<0.05);而添加1.0%的肠中溶菌酶活性最高(P<0.05);添加1.0%的鲫体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9%,而不同比例的药性菌质对水质的pH高于对照组,水中氨氮浓度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溶氧量变化甚小.试验组各项测定结果呈现一定的波动,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药性菌质可改善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其生长、增强鱼体代谢,但对养殖水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初始体重为(17.47±0.19)g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1.0、2.0、3.0、4.0、5.0和6.0 g·kg-1饲料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粉状制剂,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摄食不同地衣芽孢杆菌含量的尖吻鲈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等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降低了尖吻鲈的血糖和尿素氮水平(P<0.05),血糖在2.0 g·kg-1饲料组达到最小值,尿素氮在1.0 g·kg-1饲料组达到最小值.血清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并在4.0 g·kg-1饲料组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除了3.0 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他各试验组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地衣芽孢杆菌也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谷丙转氨酶在1.0、4.0、5.0和6.0 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脱氢酶只在1.0 g·kg-1饲料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试验分1个空白对照组和5个添加APS(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05%、0.10%、0.15%和0.20%的APS)的试验组,均投喂日粮.饲喂30 d后,添加0.05%APS的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大,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饲喂15 d后,添加0.10%、0.15%和0.20%APS试验组的异育银鲫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第60天时添加APS的各试验组头肾指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时添加0.15%APS试验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SOD活性为主要参照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PS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添加0.05%~0.10%APS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将45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设三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克/吨饲料优生肽(Ⅱ组)、基础日粮中添加200克/吨饲料优生肽(Ⅲ组)。饲养75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克/吨优生肽组、200克/吨优生肽组增重率比对照组显著(P<0.05),提高了10.40%、15.10%,饵料系数分别显著降低了18.75%、19.79%。与对照组相比,200克/吨优生肽组的生长比率显著(P<0.05)提高了32.67%、100克/吨优生肽组的生长比率无显著影响,但有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00克/吨优生肽组肝体比显著(P<0.05)降低了15.54%,100克/吨优生肽组有降低趋势。添加优生肽对异育银鲫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但是有增加趋势。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显著,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优生肽死亡率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144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3组,Ⅰ组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日粮含30ppm杆菌肽锌、基础日粮含30ppm杆菌肽锌和6ppm硫酸抗敌素,探讨杆菌肽锌与硫酸抗敌素配伍对异育银鲫增重率和耐低氧力的影响.经39天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加药的Ⅱ、Ⅲ组增重率分别高于对照组9.8%和24.5%,且差异都显著(P<0.05).杆菌肽锌和硫酸抗敌素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杆菌肽锌增重率提高13.4%,抗低氧能力为Ⅰ>Ⅱ>Ⅲ,且Ⅰ与Ⅲ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2种免疫多糖对刺参组织主要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海藻硫酸多糖、壳聚糖对刺参(Apostichopus iaponicus)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1.0%海藻硫酸多糖(质量百分比);0.5%、1.0%、2.0%壳聚糖,以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饲喂7d.于投喂后第2天、5天、9天和15天检测ACP、AKP、LSZ与SOD活性.结果显示,投喂后15d内,各实验组ACP、AKP活性均随时间和剂量增加持续升高,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添加1.0%海藻硫酸多糖与2.0%壳聚糖效果最佳,1.0%海藻硫酸多糖组的ACP、AKP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2.3倍,2.0%壳聚糖添加组的ACP、AKP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3.9倍、4.4倍:LSZ活性则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最高时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LSZ活性与免疫多糖添加量不成正比关系,0.5%海藻硫酸多糖与1.0%壳聚糖组效果最佳,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4倍、3.3倍;SOD活性均在第2天显著升高,短暂的升高后逐渐降低趋于对照,1.0%海藻硫酸多糖、2.0%壳聚糖组SOD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7倍、2.1倍.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硫酸多糖和壳聚糖可作为刺参免疫增强剂使用,建议其适宜添加量分别为1.0%海藻硫酸多糖、2.0%壳聚糖.  相似文献   

9.
选择初始体重为(454±52)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浓度β-葡聚糖(0.05%、0.1%和0.2%)的饲料,饲养30 d后进行取样,分析虹鳟部分生长指标及血液生理指标。结果显示,投喂对应饲料30 d后,0.2%葡聚糖添加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0.05%葡聚糖添加组增重率最低。0.2%葡聚糖添加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05%和0.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0.2%葡聚糖添加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的肥满度随着葡聚糖投喂量的增多而升高,其中,最大值出现于0.2%葡聚糖添加组,但各添加组肥满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30 d后,0.05%葡聚糖组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0.2%葡聚糖组及对照组(P0.05),与0.1%葡聚糖组差异不显著(P0.05),0.1%葡聚糖组红细胞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葡聚糖组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葡聚糖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鱼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各实验组(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可提高虹鳟的生长性能并改变其部分血液生理指标,本研究中0.2%β-葡聚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选用315尾初始体重(22.38±0.18g)的杂交鲟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Ⅶ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6%,0.9%,1.2%,1.5%的谷氨酰胺(Gln)及1.0%的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日粮,观察Gln对杂交鲟血清、肝胰脏生化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添加Gln和Ala-Gln对肝胰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各试验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升高,其中Ⅴ、Ⅵ和Ⅶ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的粗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Gln能够显著促进鲤鱼幼鱼营养代谢,提高全鱼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糖萜素对鲤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约10.5 g的健康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设空白对照组(基础饵料,不加添加剂)、正对照组(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0%黄霉素40 mg/kg)、试验组(分别添加糖萜素150、300、450 mg/kg),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150、300、450 mg/kg的糖萜素组,增重分别提高13.42%(P<0.05)、18.66%(P<0.01)、19.06%(P<0.01),均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头肾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攻毒后的成活率(P<0.05),极显著提高攻毒15 d后血清溶菌酶活力(P<0.01).与正对照组相比,添加300、450 mg/kg的糖萜素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糖萜素可促进鲤鱼生长和提高免疫功能,在鲤鱼饵料中添加300 mg/kg糖萜素可达到添加黄霉素40mg/kg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01,(10):17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李仕璋等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期的互作对肉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2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和产卵阶段,对健康的中国对虾亲虾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聚β-羟基丁酸酯(PHB)(0、0.5%、1.0%、2.0%、3.0%、5.0%)的饵料,以期探究不同含量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92d,统计亲虾的死亡率、相对免疫保护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性腺发育周期、产卵量、无节幼体的数量、孵化率及变态发育周期.结果显示,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均有一定影响.随着PHB浓度的升高,死亡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相对免疫保护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2.0%浓度组的死亡率最低,2.0%与1.0%浓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他浓度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亲虾实验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2.0%浓度组、5.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性腺发育周期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卵量和无节幼体数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其中,2.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在幼体的变态发育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HB添加剂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0%为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4.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初始体质量为(106.16±16.77)g,以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罗非鱼.采用饱食方式饲喂75 d后测定罗非鱼白细胞吞噬率(PP)、吞噬指数(PI),血清、肝胰脏和鳃的溶菌酶(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尼罗罗非鱼体质量.结果表明,木聚糖酶0.05%组、0.10%组、0.15%组的PP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I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0.05%组、0.10%组、0.15%组的血清LSZ活力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85%、23.62%和17.23%(P<0.01).0.10%组肝胰脏的LSZ活力为0.379 U/m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5%组肝胰脏LSZ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组、0.10%组、0.15%组鳃LSZ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木聚糖酶对血清和肝胰脏的SOD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但0.10%组鳃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为,在尼罗罗非鱼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5.
螺旋藻对建鲤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罗萍 《水利渔业》2006,26(4):41-42
向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的基础日粮中添加螺旋藻粉,研究其对建鲤的促生长效能。结果表明:2%、4%的添加量均能显著提高建鲤的生长性能(P<0.01),2个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34.12%、152.12%和105.34%,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64%和20.45%,成活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乳化剂研究其对团头鲂生产性能、肌肉组织成分、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乳化剂在团头鲂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用初始体质量约70g团头鲂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30尾,分别饲喂不添加乳化剂的基础日粮(对照组)和添加复合乳化剂250、500、1000g/t的试验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1000g/t,能显著提高团头鲂的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P0.05)。3个处理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但肌肉粗脂肪、肝胰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乳化剂250g/t,团头鲂肠道脂肪酶活力和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而甘油三酯含量随乳化剂添加量的提高而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变化(P0.05)。添加乳化剂能提高团头鲂的生长速度,使肌肉蛋白质沉积增加、脂肪沉积减少,并能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其中以添加乳化剂1000g/t的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2.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60d后,通过测定供试黄颡鱼的生长性能、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比较了复合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添加1.0%和2.0%的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试验组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生长、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和产卵阶段,对健康的中国对虾亲虾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聚β-羟基丁酸酯(PHB)(0、0.5%、1.0%、2.0%、3.0%、5.0%)的饵料,以期探究不同含量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92 d,统计亲虾的死亡率、相对免疫保护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性腺发育周期、产卵量、无节幼体的数量、孵化率及变态发育周期。结果显示,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均有一定影响。随着PHB浓度的升高,死亡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相对免疫保护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2.0%浓度组的死亡率最低,2.0%与1.0%浓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他浓度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亲虾实验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2.0%浓度组、5.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性腺发育周期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卵量和无节幼体数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其中,2.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在幼体的变态发育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HB添加剂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0%为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9.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公鸡和28、49日龄母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49日龄公鸡差异显著,以试验Ⅱ组提高最多,为19.86%(P<0.01);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母鸡、49日龄公、母鸡NDV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28日龄公鸡差异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NDV抗体效价均略有升高,但仅试验Ⅱ组升高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有机铬对热应激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有机铬对热应激蛋鸡血清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处于热应激条件下的192只35周龄新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铬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添加10、20、40及50mg/kg铬的试验饲粮49d结果:试验组中血糖、胆固醇、总蛋白、球蛋白平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添加20mg/kg铬组的血糖、胆固醇、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于AKP活性,添加40mg/kg铬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组间相比均为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尿酸含量,添加50mg/kg铬组与对照组相比为差异显著。结论:有机铬具有缓解热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