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 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高山蔬菜种植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尝试在甘蓝地上搭架套种苦瓜,利用苦瓜棚架的遮阴作用促进夏季架下甘蓝的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m2可增加收入3900元。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施肥整畦、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对高山苦瓜与甘蓝套种栽培模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薯尖与苦瓜在长江中游地区栽培,二者生育期相近,结合薯尖和苦瓜的生长习性,形成不同高度作物空间的互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从大棚基础设施搭建、整地施肥到薯尖扦插、田间管理、及时剪修,适时采摘、综合防治病虫害及苦瓜播种催芽、定植管理、吊蔓及整枝、病虫害防治、科学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薯尖与苦瓜的间作立体栽培技术,可为长江中游地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属葫芦科,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瓜类蔬菜。其肉质柔脆,味甘带苦,风味独特。大苗嫁接苦瓜成活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为探索多株砧木嫁接1株苦瓜,棚架稀植栽培对苦瓜产量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不同砧木数大苗嫁接苦瓜棚架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潼南县桂林菜农普遍利用早春气温回升快的特点,采用大棚辣椒套种苦瓜、苦瓜收获后种植花菜的"一年三熟"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每667 m2年产值1万元左右(其中辣椒3 500元,苦瓜4 000元,花菜2 5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夏季蔬菜之一.由于苦瓜吊蔓栽培用工量大且管理复杂,农户多采用棚架越夏长季节栽培,引蔓上架后管理用工少,但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的缺点. 长季节苦瓜套种空心菜一越冬甘蓝模式在苦瓜生长早期套种空心菜,采收结束后种植越冬甘蓝,土地利用率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每667 m2苦瓜产量4 000 kg,产值8 000元;空心菜产量3 000kg,产值5 000元;甘蓝产量3 000 kg,产值3 000元.总产值达到16000元.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加工型蔬菜种植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尝试在甘蓝地上搭架套种苦瓜,利用苦瓜棚架的遮荫作用促进夏季架下甘蓝的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 m2可增收3 000元。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施肥作畦、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对加工型苦瓜与甘蓝套种栽培模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育苗建棚搭架栽培苦瓜,选用新美佳黑籽杂交丝瓜作砧木,宝玉二号苦瓜品种作接穗栽培,产量高抗性好。春季种植时,采用穴盘育苗、棚架爬蔓栽培、保花保果、强化管理、适时采摘等集成技术措施,保持苦瓜的良好品质,为实际生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顶苦瓜在华南地区有着较长的栽培历史,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色蔬菜,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提高种植户的栽培水平,在多年选育与种植苦瓜的基础上,制定较为完善的栽培管理技术,并介绍了杜阮、谭边和江科3号大顶苦瓜3个潜力优良品种,旨在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大顶苦瓜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益,大力推广传统特色蔬菜。  相似文献   

11.
殷明 《长江蔬菜》2013,(21):41-42
选择高抗土传病害的大白籽南瓜作嫁接砧木可有效防止苦瓜连作障碍,生产中应选择适宜的苦瓜品种,适时进行砧木与接穗苦瓜的催芽和育苗,采用顶插法适时嫁接,加强嫁接后的管理,定植时做到“三膜”配套,采取棚架式栽培,正确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蔬菜因复种指数偏高,其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严重,苦瓜的枯萎病更是普遍发生,给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失。苦瓜枯萎病一般发病率为10%~50%,有的田块甚至达到100%,严重影响其产量和收益,致使菜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种植面积锐减。苦瓜嫁接栽培可从根本上克服重茬连作障碍,有效地防止枯萎病,一般种植667m^2增产20%-60%,而嫁接栽培死亡率仅为1%-3%。这一技术也可在其他蔬菜如西瓜、茄子、黄瓜等作物栽培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祥金  甘莉 《长江蔬菜》2010,(13):30-31
叶用薯在武汉黄陂区示范推广已有4年时间,经济效益十分突出。为了完善栽培叶用薯的田间制度安排,我区在前川街农科所地区通过生产实践发现,在叶用薯栽培前茬采用早春栽培竹叶菜、后茬进行芹菜越冬设施栽培,不仅可以调节好田间的种植茬口,并且种植效益尤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长江蔬菜》2009,(1):29-29
从蓬溪县大石镇乌木嘴村了解到:这里的一家蔬菜业主利用去冬今春种植蘑菇后留下的大棚棚架栽种的台湾苦瓜长势良好,这批生长茂盛的苦瓜整个生长期有3次结果高峰,每次结果高峰期都可采收150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河北省唐山市菜农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苦瓜,在春节或早春供应市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日光温室667m2效益一般在4000~5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万元以上。为使广大菜农掌握苦瓜的栽培技术,提高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岩金火 《食用菌》2004,26(6):33-34
根据苦瓜露地搭架栽培,姬松茸搭棚地栽法栽培的特点,两者结合为在苦瓜的棚架下空地垄畦上地栽姬松茸,即为姬松茸与苦瓜套栽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两者间的立体空间、生态资源,并形成了立体复合型生态结构。本研究笔者经两年来重复栽培,其效益比单项栽培提高50%以上,现已获成功。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苦瓜的栽培及间套作潘子龙张勇张鼎亮张乃良张志(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262700)近几年,寿光菜农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越冬茬苦瓜和早春茬苦瓜分别供应春节、早春和盛夏市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其种植技术如下。1品种选择及整地施肥选用在10片叶左右出现...  相似文献   

18.
保护地草莓促成栽培套种苦瓜新模式科学地调整了保护地种植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此模式通过选择适宜品种、优化育苗、精细栽培等技术,实现种植高产高效。1品种选择草莓品种选丰产、早熟的品种。苦瓜选适合保护地  相似文献   

19.
番茄、苦瓜均为四川省达州市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较好。为提高达州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效益,作者根据番茄和苦瓜的植株高度差和季节差创建了大棚番茄、苦瓜立体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产值可达26 000元,效益较好。该文从选用良种、整地施肥、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番茄、苦瓜立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瓦房店市是我国保护地蔬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大量蔬菜销往全国各地,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九龙办事处的菜农在种植模式上下大功夫,在日光温室里搞起了上茬黄瓜、下茬甜瓜套种苦瓜的三种三收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其利用甜瓜采收集中、苦瓜低温条件下生长缓慢的特点,待次年3月份甜瓜采收结束后,将苦瓜吊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