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蓝原产欧洲,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甘蓝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低,抗病、抗逆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耐运等优良特性,目前我国每年种植面积已达88万hm2,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甘蓝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随着生产上种植甘蓝茬口的增加和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甘蓝栽培呈现出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山(高原)夏菜中的甘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几年,甘蓝生产季节、种植地区、栽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高山(高原)夏菜中的甘蓝发展迅速,中甘系列甘蓝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正导读:天门市污染少,水质优良,土壤肥沃,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天门市舒彬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舒彬牌甘蓝已通过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根据多年栽培实践,从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天门市绿色食品甘蓝秋季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野生花卉大多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泛、繁殖简单、栽培容易等诸多优点,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开发和引种优良野生花卉品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述甘蓝类植物的起源及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英  王超 《北方园艺》2006,(4):57-57
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一种一年生杂草(Brassica oleracea var.oleracea),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的4种野生近缘种的复合体.甘蓝种可分为6个变种,也有人认为甘蓝种可分为7个变种.野生甘蓝变种(Brassica oleracea var.oleracea)首先进化成4个羽衣甘蓝类型,其中"不分枝类型"又进一步进化成结球甘蓝和孢子甘蓝."分枝类型"又进一步进化成花椰菜和青花菜."髓状茎类型"进化成球茎甘蓝.而"高茎类型"进化成现在栽培的牧草.  相似文献   

6.
理想一号甘蓝露地越冬制种几个关键技术武永慧结球甘蓝有非常明显的杂种优势,甘蓝杂种一代具有丰产、抗病、适应性强、性状整齐一致等优点;理想一号是我所育成的中熟春甘蓝优良杂一代品种,不仅成为我省的主栽品种,而且在其他省市栽培面积也很大,种子供不应求。笔者根...  相似文献   

7.
正野生植被是城市最珍贵的自然遗产,部分野生花卉因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多种优良性状,如抗逆性强、栽培管理简单,正在逐步被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是指目前仍在原产地处于天然自生状态的草本观赏植物。其中有许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天然风景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园艺栽培品种的母本。野生花卉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成景迅速等优点,近  相似文献   

8.
"昆甘2号"是原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甘蓝一代杂交种,其外叶浅灰绿色,叶球扁圆紧实,丰产,品质优良,冬性强,单球重可达4kg.以往,"昆甘2号"主要在11月初播种育苗作春甘蓝栽培.只要品种选择适宜,云南特别是滇中地区,甘蓝可露地周年种植,但反季栽培特别是夏季栽培的品种多为"中甘11号"、"8398"、"昆甘1号"等.这些品种均表现优良,除"昆甘1号"外,主要为省外或国外所培育,且反季栽培的产量还可被新品种突破.经过试验研究,在滇中各地,"昆甘2号"作夏秋甘蓝栽培亦表现优良,不仅品质佳,其产量也很高,可达5 500 kg/667m2以上.对十字花科蔬菜栽培淡季的调节和菜农的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蓝类蔬菜家族中包括许多成员,诸如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球茎甘蓝、芥蓝、抱子甘蓝……。其中我国栽培与食用最多的是“一球”(结球甘蓝)和“二花”(花椰菜、青花菜)。1 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简称甘蓝,又名洋白菜、卷心菜、包菜、莲花白、圆白菜、大头菜、疙瘩白等。它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的陡峭岸边,是由半丛生、不结球的野生甘蓝进化而来的。大约在两千年前的古代罗马就已食用甘蓝了,最早栽培甘蓝的是居住在现在西班牙的古代伊比利亚人,并由此传向世界各地、9世纪传到俄罗斯而且成为每日必吃两餐的主要蔬菜。16世纪传到…  相似文献   

10.
导读:近年来,我国甘蓝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年减少,促使甘蓝生产向机械化发展。甘蓝机械化生产具有节省资源、安全无污染、效率高的特点,但其对甘蓝品种以及栽培模式要求极其严格。因此研发适合我国各地甘蓝生产的机械以及开展甘蓝机械化栽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型慈姑巢湖野慈、棠梨店慈和栽培型慈姑浙江农大慈、南宁家慈为试材,从贮藏方法、光照、温度等方面对慈姑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慈姑种子需要浸水贮藏,低温水浸贮存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干燥贮存导致种子不能萌发;光照对慈姑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慈姑种子最适发芽条件为25℃、12h/12h(L/D);不同基因型慈姑种子的发芽率存在差异,野生型慈姑明显高于栽培型慈姑。  相似文献   

12.
以京育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西北地区结球甘蓝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灌溉(1 960 m3·hm-2)和节肥20%施肥量(氮304 kg·hm-2、磷204kg·hm-2和钾72 kg·hm-2)处理的结球甘蓝VC、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均显著优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氮素表观利用效率最高;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为91、132 t·hm-2,虽然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有节水节肥、保护环境的优势。综合评价,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的灌溉和比当地传统施肥量节肥20%的施肥组合为较适宜当地结球甘蓝生长的水肥供应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大白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影响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的反应体积、引物浓度和DNA模板用量等3个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大白菜的KASP反应体系。96孔模块最佳反应体系中,总反应体积为8 μL,其中模板DNA(60 ~ 80 ng · μL-1)1 μL,KASP Master mix(2×)4 μL,引物混合物(50 μmol · L-1)0.14 μL,ddH2O 3 μL。384孔模块最佳反应体系中,总反应体积为4 μL,其中模板DNA(60 ~ 80 ng · μL-1)1 μL,KASP Master mix(2×)2 μL,引物混合物(50 μmol · L-1)0.07 μL,ddH2O 1 μL。利用不同引物和不同的大白菜材料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验证,均获得了较好的KASP-SNP分型,验证了该优化体系的稳定性。该反应体系可以用于大白菜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等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云生  林顺权 《园艺学报》2012,39(10):1913-1918
 为了从野生型驯化为栽培品种的角度了解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的遗传多样性,对55个来自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栽培品种及多份野生枇杷的cpDNATrnS-TrnG及cpDNATrnQ-rps16基因位点序列的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栽培枇杷群体在这两个基因位点不存在变异,而野生枇杷群体在cpDNATrnS-TrnG位点出现了两个替代变异及1个插入/缺失变异,在cpDNATrnQ-rps16位点出现了3个替代变异及两个插入/缺失变异,表明在从野生型驯化为栽培品种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遗传瓶颈,导致了栽培枇杷群体的遗传基础狭窄。  相似文献   

15.
王珏  王燕  张静  陈涛  王磊  陈清  汤浩茹  王小蓉 《园艺学报》2020,47(1):98-110
对栽培和野生中国樱桃进行De novo基因组测序和比对,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筛选出50 617个InDel位点,并挑选均匀分布的200个标记进行验证,其中,27个标记在中国樱桃种内表现出多态性。利用多态性标记,对不同来源的192份中国樱桃(168份栽培和24份野生)种质进行基因型分型,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标记2.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Hs)为0.010 ~ 0.500,平均0.23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10 ~ 0.375,平均0.198,表明中国樱桃遗传基础相对狭窄。根据聚类结果和地理分布将192份中国樱桃种质大致划分为5个群体。筛选出在蔷薇科李亚科樱属、李属、桃属、杏属、苹果亚科梨属、苹果属和蔷薇亚科草莓属、悬钩子属等重要果树共8个属156个个体中表现出较好通用性标记34个。物种与中国樱桃亲缘关系越近,InDel标记的多态性越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地方种质35份,野生资源35份),欧洲甜樱桃[C.avium(L.)Moench](18份)和毛樱桃[C.tomentosa(Thunb.)Wall.](7份)共95份材料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从ITS的DNA序列变异角度揭示种内遗传多样性及种间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96条ITS序列比对后长度为712 bp,G+C含量为58.1%,检测到71个变异位点(9.97%),共定义了37个单倍型;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和毛樱桃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分别为0.840和0.00466、0.928和0.00396、0.905和0.00564,中国樱桃中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其野生资源;(2)种间遗传关系显示,中国樱桃与欧洲甜樱桃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0.019),而与毛樱桃遗传距离较远(0.048);(3)邻接聚类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3个种分别聚为3个分支,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同时,选择3个种的代表单倍型进行其ITS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3个种之间ITS1区、ITS2区的二级结构差异较大,最小自由能差异显著,进一步揭示了3个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远。综合分析认为,3个樱桃种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关系较远,其中毛樱桃与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的遗传关系均较远。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甘蓝种质资源;抗病、抗逆等常规育种技术和以分子标记、小孢子培养、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雄性不育系在制种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的种子质量;育成58个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结球甘蓝1号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白菜附加结球甘蓝1号和6号染色体的双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从其自交后代38个植株中筛选出3株2n = 22的植株。通过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这3个植株为大白菜—结球甘蓝1号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其外观性状在营养生长时期与二倍体大白菜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生殖生长期具有部分结球甘蓝的特征,其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联会时,11个二价体的比率达90.10%,后期Ⅱ以11-11-11-11分离的比例为83.50%,从而证明了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0~15 g/667 m2,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对发生在甘蓝上的菜青虫防治效果优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112 和野生苦瓜自交系THMC170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采 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进行遗传分析;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734 和半野生苦瓜自 交系AVBG1602 为亲本,构建4 个世代(P1、P2、F1、F2)遗传群体,对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苦瓜植株卷须发生的初始节位遗传符合2 对等显性主基因+ 加性- 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E-6 模型),其中主基因遗传率为 15.81%,多基因遗传率为7.83%。苦瓜植株卷须的分叉对不分叉受1 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卷须分叉表现为显性,卷须不分 叉表现为隐性。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苦瓜植株卷须发生及发育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