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干旱二阴区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蚕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榆中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面积7.07万hm2,山旱地5.1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2.8%.全县海拔1 430~3 670 m,年平均降水量350 mm左右,蒸发量高达1 450 mm,无霜期90~120 d,年均气温6.7℃,≥10℃的有效积温1 400~3 000 ℃,属典型的一年一熟区.  相似文献   

2.
<正> 种植春白萝卜是一项时间短、效益高的致富途径,可补充蔬菜淡季供应,增加花色品种。 1 萝卜的生理特征和特性 萝卜为半耐寒性植物,种子在2℃~3℃时开始发芽,适温20℃~25℃。萝卜在幼苗期能耐25℃左右高温,也能耐-2℃~-3℃的低温。萝卜茎叶生长温度5℃~25℃,最适温度15℃~20℃。肉质根生长温度为6℃~20℃,最适温度为18℃~20℃。多数萝卜品种在1℃~10℃范围内30天(2℃~4℃最适)能完成春化阶段,后期高温长日照,促进抽薹。  相似文献   

3.
小拱棚西瓜套种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市区日照时数为2884.7-3130.2小时,日照百分率63%,69%,年每厘米^2太阳总辐射量141.3~148.9千卡。年均气温8.8℃,平均有效积温3285℃,昼夜温差达13℃。全年无霜期135~150天.初霜期在9月底~10月初。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小拱棚西瓜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羊肚菌在陕北风沙区高效栽培技术,从羊肚菌播种量、外源营养袋、土壤水分及环境调控方面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栽培种用量为150~250 kg/667 m2时,羊肚菌产量随栽培种用量增加不断增加。营养配方为M2、补给时间为15 d、补给量1 000 kg/667 m2时,羊肚菌产量最大。土壤水分为20%时,产量最大且子实体生长健康,土壤水分为30 %,产量降低且菌丝幼菇易死亡。5~10℃菌丝生长迟缓,原基易形成,20~25℃菌丝生长快且健壮,不易或无原基形成。湿度50%~70%时,原基稀疏,幼菇分化及成菇量少,湿度80%~90%时,原基密,幼菇分化和出菇量大,羊肚菌总产量最高。遮光率为50%时,产量仅为78 kg/667 m2,遮光率为90%时,产量为278 kg/667 m2。综合而言,栽培种用量以200~250 kg/667 m2为宜,营养配方以M2为佳,最佳补给时间和营养用量分别为15 d、1 000 kg/667 m2,最佳水分为20%。菌丝最适温度20~22℃,原基最适温度10~15℃,出菇最适温度10~20℃。最佳空气湿度80%~90%,最佳遮光率为90%。  相似文献   

5.
<正>选择品种选从日本引进的红皮品种,有20日大根,直径2~3厘米,单球根重15~20克,生育适温20℃左右,生长期20~30天;40日大根,直径2~4厘米,单球根重20~25克,生育适温15~22℃,生长期30~40天,冬季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6.
樱桃番茄为喜温蔬菜,其生长发育所需温度比较高,种子发芽最适温25℃~30℃,生长最适温度20℃~25℃,结果期生长最适温度l5℃~25℃。喜光,光照不足落花落果严重;对水分要求前期少,后期多;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砂壤土上表现最好,喜钾肥,同时为防止脐腐病的发生,应适当施用钙肥。  相似文献   

7.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8.
<正>1栽培期与栽培场地草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是20℃~40℃,适宜温度为32℃~35℃,低于15℃生长缓慢,低于10℃生长停止,低于5℃或高于42℃菌丝易死亡。子实体形成与生长适宜温度为28℃~30℃,低于22℃或高于32℃则不能形成子  相似文献   

9.
陈茂春 《农家参谋》2011,(10):13-13
一、选择品种 日光温室栽培宜选用济南圆叶莴笋、北京白笋和洛阳鸭蛋笋等。 二、播种育苗 晒种2~4小时,凉水浸种4小时后,用纱布包好放入冰箱,在0℃~3℃下置24小时,然后放在10℃~20℃凉爽湿润处催芽,2~4天即发芽。华  相似文献   

10.
<正> 1 播前催芽 据试验,催芽播种比对照增产10%以上。方法:将种薯切成块,在气温15℃~18℃散射光下,以催长2~3厘米健壮芽为宜。催芽种薯堆放厚度以2~3层为好,经常翻动,使芽发得均匀整齐粗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