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喝茶五益     
喝茶是人们休闲生活中的精神美食。茶不仅有益健康,还有利于净化精神境界。民间对喝茶的五大益处,用五句顺口溜的形式加以总结:喝茶的男人有品位,喝茶的女人更可爱,喝茶的老人能长寿,喝茶的孩子讲礼仪,喝茶的家庭易和谐。顺口溜道出了人们对喝茶这个精神美食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2.
研究周作人在其文学作品《喝茶》中茶韵味的目的在于了解其创作这篇散文的时代与背景,透过文字看到其间蕴藏的茶文化内涵,体会作者试图展示的更加深刻的茶韵味。本文介绍了周作人散文《喝茶》的创作背景,分析了《喝茶》中的茶韵味:"下午茶"的浓烈;鉴赏中国茶的艺术美;由"茶食"引发对故乡的怀念。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前几种,是生活必需品,而茶则是点缀品,有了前者做物质基础,茶叶才会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喝茶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古往今来,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贩夫走卒,谁都喜欢,而且不受地域限制,南方暑热,北方干燥,不论春夏秋冬,普及率很高。这世界上有"烟鬼、酒鬼",偏偏没有"茶鬼",只有茶客,喝茶比抽烟喝酒无形之中高了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4.
钟芳 《广东茶业》2014,(6):31-31
正娴静时光,我喜欢喝茶,也喜欢邀约三五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在茶的浮沉氤氲之间,想人生起落,感受生活的真味。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一只茶杯,几勺沸水,一撮茶叶,便充满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我国的饮茶习俗源远流长。"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是《茶经》开宗明义的一句话,茶,出自深山幽谷,蕴含了灵山秀水的无穷神韵,本性洁不可污。饮茶之人,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懂茶之人,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爱茶之人,也自然是"精行俭德"之人。陆羽在这里把人  相似文献   

5.
品茗杂说     
1 文化茶事品茶是会上瘾的 ,而且好茶者往往以同类而聚。品茗纵议天下事 ,久而久之 ,世事犹如那一沏一轮的茶汤 ,愈来愈淡 ,而茶道却因了一壶又一壶的洗礼而日见长进。喝茶喝什么 ?任一个三尺小童也知道口渴喝茶 ;而在文人的笔下又多写了一条注脚 :提神醒脑助文思 ;到了小姐们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 :美容减肥。这真是见仁见智。然而喝茶到了这份上是无须讲究的 ,茶叶、茶梗、茶碎都是茶 ;沸水温水都能泡出汤来 ,而大壶大碗大杯更是方便不过了。那么喝茶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我以为在旁人习以为常的饮食起居习惯中 ,发掘出那被淹没了的真谛 ,…  相似文献   

6.
王启垠 《茶叶科学》1966,3(2):80-81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但他们都喜欢喝茶。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一旦不喝茶,就感到精神不振,劳动无力,三五天不喝茶就感头痛。足见喝茶是兄弟民族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因此,茶叶消费量也很大,尤其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民的消费量最大,一般是五、六口之家,每月一块茶(茯茶每块重2公斤),月末  相似文献   

7.
喝茶     
正一稍一琢磨,我就确认,在老家开封,喝茶是包含喝白开水和喝茶叶水两种意思的。我们管暖瓶叫茶瓶,管喝水的杯子叫茶缸儿或茶碗儿。小孩儿接了压井里的水喝,大人制止时就说:"别喝凉水,屋里有茶!"这可不是让孩子进屋倒茶叶水喝,而是白开水的意思。即便晾凉的白开水,我们也称为凉茶。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会问:"喝水还是喝茶?有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5,(1)
<正>向来,在我的观感里,茶就是解渴的,没什么"玄乎其玄"的口感可言,比起直接喝水,还要多那么些"虚头巴脑"的"所谓茶艺",难道不是华而不实吗?至少,我是这样想的。尽管我对喝茶不感冒,但多年来,身边的朋友喝茶时总会叫上我。有趣的是,虽然我和茶从没断过联系,最终让我爱上喝白茶的不是这些热心的好友,而是雾霾。这几年大都市雾霾频频,我本人虽然不在意,但我远在的异地的父母却上了心,不时给我捎些所谓能"对抗"雾霾的食品。有次二老从福建太姥山旅游归来,给我带了一份品品香出  相似文献   

9.
正打着"飞的"去喝茶新土豪喝茶,讲究去原产地,要是没有去过那些出名茶的原产地,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喜欢喝茶的。至于交通工具吗,在天则为"飞的",在地上则为"路虎",因而被人戏称为"飞泡一族"。就是国内有一片好水的名山大川,也一律都在土豪的"飞行"名单上。有位土豪朋友在喝茶飞行日记中写道,我更喜欢简单一点,带上茶,一个空杯。因为有低压反应,也会把茶膏带着,在飞机降落时,嚼嚼茶膏来舒缓下耳朵的失聪和耳鸣。但身边那些过分讲究的朋友却不那么看,他们到高海拔区域,会带上日本铁壶,一个大箱子里,全是各种茶器。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刀叉餐具是为吃西餐才有的吧?西方吃西餐的历史有多长?似乎无人知道,不过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有好几千年了!喝茶能喝出天然味道的人,他一定使用了茶砂壶。这可能和吃西餐时只有用刀叉,才能吃出西餐的味道来一样吧?喝茶告别唐煮宋点,采用现代的饮茶方式,是个划时代的进步。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喝茶要先把干茶饼碾碎,用箩筛茶粉入锅加盐、姜、香料加水煮沸,盛到黑碗里,一人一碗地喝,若学唐宋人的样子,是不是和用筷子吃西餐一样地滑稽可笑!不过且慢笑话古人,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饮茶历史。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能发现把好端端的茶做成…  相似文献   

11.
<正>闲来品茗,常有书卷相伴,喝茶读古诗,那是一种别样的享受。茶泡古诗,从古人的诗句中品味着茶香,便有了更多对茶韵的感悟和理解。喝茶喝到境界的,莫达于唐人卢仝。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诗风浪漫,后人尊他茶中亚圣,他的"七碗茶  相似文献   

12.
文化茶事品茶是会上瘾的,而且好茶者往往以同类而聚。品茗纵议天下事,久而久之,世事犹如那一沏一泡的茶汤,愈来愈淡,而茶道却因一壶又一壶的洗礼而日见长进。喝茶喝什么?任一个三尺小童也知道口渴喝茶;而在文人笔下又多写了一条注脚:提神醒脑助文思;到了小姐们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容减肥。这真是见仁见智。茶叶、茶梗、茶粉都是茶;沸水温水都能泡出汤来,而大壶大碗大杯更是方便不过了。那么喝茶的意义究竟何在呢?我以为在旁人习以为常的饮食起居习惯中,发掘出那被淹没了的真谛,这便是我们所谓的文化。茶文化便是其一。茶文化可谓是神奇…  相似文献   

13.
官田"东方美人茶"是近年的畅销新品,是海峡两岸茶人智慧的结晶。本文设计了以"海峡两岸情意浓,东方美人一线牵"为主题的茶艺表演程式,旨在推介官田"东方美人茶"的正确冲泡方法和优雅品饮艺术,领略两岸同胞的深厚情意,祈望更多的爱茶人好喝茶,喝好茶,共享有茶相伴的和乐人生。  相似文献   

14.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3,35(4):51-52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晋书》说:"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这一句话大意是说:"《晋书》中记载:"‘桓温任扬州牧时,由于秉性节俭,每逢请宴会,只有七盘茶果招待喝茶’。""茶果"古代不专指一种什么果品,一种解释为茶和果品。唐·自居易《曲生访宿》:"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也是这一意思。再一种解释则是泛指点心。《六都成语·茶果费》注:"衙门茶果,例有官项,  相似文献   

15.
程柱生 《茶叶通讯》2007,34(4):49-50,52
我国著名的养生保健、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在谈到绿茶时说道:"各种饮料中茶最好.在茶里面,绿茶又是最好的,因为绿茶里含的茶多酚特别丰富,茶多酚能发挥有效的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喝茶能够延年益寿,减少肿瘤,减少动脉硬化,这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茶修是建构于喝茶基础上的人性修炼.茶修离不开喝茶,喝茶是茶修的依托之本,茶修是喝茶的味性求真.工夫茶具有宜品宜修的特点,从人文哲学和精神情趣的层面看,三杯成品的潮式工夫茶,以自然、至简、生活化为特点的同时,以器具精致、程式完备、工夫精到、情趣浓厚而见长,礼敬天、地、人,追求人与茶、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呈现出了以冲...  相似文献   

17.
王志强 《福建茶叶》2016,(3):333-334
在中国命运多舛的20世纪30年代,经历过五四时期的文人思想和文风出现了差异。鲁迅的《喝茶》发轫于生活与时事,但论述时则突见机锋,对不合时宜的"清福"和"寄沉痛于幽闲"等进行了针砭时弊的评说。本文就对茶进行概述,并对鲁迅生平之茶事茶文进行探究,从鲁迅小说《喝茶》入手,深度探索鲁迅小说中的茶的意蕴。  相似文献   

18.
正爱喝茶的人不少,但要从一杯茶喝出它的品种和产地,就得到池宗宪那样的境界了。台湾人池宗宪在茶壶里泡了二十年,修炼得一身识茶品茶赏茶的真功夫,《寻味中国茶》可谓是他的独门茶经,爱喝茶的人可作一观。"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是陆羽《茶经》的开篇之句。所以苏轼作《叶嘉传》,煞有介事地将茶拟人,写成传记,文心  相似文献   

19.
正到了宋朝,文化更加繁荣,宋朝最有才的皇帝宋徽宗,这是个茶行业的老司机,每天不务正业,喝个茶画个鸟写写字儿。但写下了一部让人嗷嗷叫好的《大观茶论》and,画了许多好看且忧郁的茶画儿and,宋代贡茶更是登峰造极,选料好做工细,修饰文字图案鲜活至极……宋代喝茶也超奇特,把茶叶末放碗里,注水调成糊,再注水,同时用茶筅搅啊搅,搅成一碗"粥"这就是宋代著名的点茶大法。  相似文献   

20.
沱茶情缘     
徐永清 《茶叶通讯》2012,39(1):48-48
我喜欢喝茶,论茶龄已足有三十年,论我喝茶的启蒙老师应该是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