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在滁县地区部分县的松林内调查,蠋敌是捕食松毛虫的天敌优势种,它对松毛虫卵、幼虫、蛹、成虫均有刺吸作用。通过开展蠋敌的人工饲养和治虫试验,证明蠋敌对抑制松毛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人工饲养、繁殖作为一种生物措施,应用于防治松毛虫。因此,滁县地区松毛虫综  相似文献   

2.
红脉穗螟寄生性天敌扁股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股小蜂Elasmus punctulatus Verma&Hayat.是槟榔害虫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以人工饲料饲养的红脉穗螟为寄主,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该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旨在提供足够的扁股小蜂以满足田间释放的需要,为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3.
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属盔唇瓢虫亚科(Chilocorinde),盔唇瓢虫属(Chilocorus),是油茶刺绵蚧(Metaeronema japonica Mask)的重要天敌。从1982—1984年,我们对黑缘红瓢虫的人工代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饲养方法 (一) 供试虫源:成虫和幻虫系由油茶树上采集的瓢虫蛹或由室内常温条件下,人工饲养的。  相似文献   

4.
<正>蠋敌 Arma custos(Fabricius)是一种林业害虫的天敌,1978年7月在我县部分地区开始发现,主要吸食杨毒蛾、杨二尾舟蛾、杨叶甲等幼虫。为了消灭森林虫害,发展以虫治虫,我们初步对蠋敌进行了室内外观察和人工饲养,现介绍如下: 一、形态:成虫(雄)体长10毫米左右,体宽6毫米左右,雌虫体长14毫米左右,体宽7毫米左右。全身为黄褐色,有的为黑褐色,布满细小的黑刻点,腹部外缘正面两侧为黄黑  相似文献   

5.
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色瓢虫是多种农林作物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笔者分析了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现状,从实用饲料和化学规定饲料2个方面介绍了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配方研究。其中,着重从基础饲料、促食饲料、其它辅助饲料3个方面分析了实用饲料。以期为进一步规模化饲养异色瓢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斑侧褶蛙蝌蚪栖息地和饲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斑侧褶蛙产卵、蝌蚪水中生活时期多与稻田相关,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蛙类从卵到幼蛙成活率约3%,很低。影响繁殖成活率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水源挖沙农药捞鱼水质天敌。人工饲养蛙卵,放归田间,实验数据支持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螳螂属于螳螂目螳螂科,是重要捕食性昆虫之一,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它具有繁殖力高、食量大、食虫范围广等特点。据报导,螳螂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一千八百多种,我国已知的有五十一种。近年来,在棉田、松林和苗尉地进行人工释放试验,对降低害虫数量获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探索应用螳螂防治马尾松毛虫,作者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对螳螂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研究,与此同时,在林间进行人工释放试验。初步调查,我区北至全州,南至北海市的海岛上,都有螂螂分布。目前,初步发现和人工饲养的螳螂有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大刀螳螂(Paratenod-  相似文献   

8.
时讯     
陕西人工饲养朱鹮达到373只经过25年的研究与保护,陕西朱鹮保护工作者已经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了解到,陕西人工饲养的朱鹮已达到373只。陕西人工朱鹮种群主要分布在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和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洋县于1990年建立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当年从野外取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4到1995年,人工饲养朱鹮首次产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均获得成功。截至目前,洋县人工饲养的朱鹮达到163只。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于2002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从洋县一次调运60只朱鹮到楼观台…  相似文献   

9.
对杨小舟蛾卯、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进行室内人工饲养,探讨了成虫交配和幼虫饲养2个关键因子对饲养成活率的影响,系统总结了杨小舟蛾人工饲养技术。结果表明,将蛹进行单体饲养,成虫羽化后7~10h配对,交配率可提高到70%,与羽化不久即行配对的交配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采用三角烧瓶倒置饲养法饲养幼虫,其化蛹率可提高到85%,与常规饲养法的化蛹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美国白蛾新天敌—蠋敌捕食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一种捕食性天敌——蠋敌Arma chinensis(Fallou),简述了蠋敌的生物学特性。在商河县,蠋敌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枝中的分布率为2.33%~17.86%;记述了蠋敌的捕食习性和规律,经室内饲养,统计出各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从若虫到成虫,最大捕食量为2头3龄、7头4龄、5头5龄、23头6龄共37头白蛾幼虫;最小取食量为4头2龄、8头3龄、1头4龄、1头5龄、2头6龄共16头白蛾幼虫;分析并指出蠋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是自然界中影响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四种人工饲料饲养美国白蛾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种人工饲料饲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幼虫,比较其幼虫历期、化蛹率、蛹重、孵化率、产卵量以及孵化率等指标,发现家蚕Bombyxmori人工饲料对美国白蛾的饲养效果最好,在化蛹率、蛹重和产卵量等方面均优于天然饲料(柳叶)和其它3种人工饲料;连续用该饲料饲养美国白蛾2代,在幼虫历期、蛹重、羽化率、产卵量和孵化率等指标上差异不显著,未发现明显种群退化现象,可以用于美国白蛾的室内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12.
对藏马鸡人工饲养和繁殖的技术及经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在滇西北地区人工饲养藏马鸡,包括笼舍设置、饲养管理措施和繁殖在内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松墨天牛室内人工饲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人工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其羽化期为6~10d,交配2~4 d后产卵,雌虫平均产卵量60.5个;卵期为5~7d,卵的孵化率为85.95%;幼虫共5龄,1龄幼虫死亡率为25.89%,其它龄期幼虫很少死亡,幼虫化蛹率89.74%,蛹期为8~14d,蛹的羽化率为89.58%.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实验种群,实现了室内常年人工饲养,保证了实验虫源的供应,人工饲养和自然界松墨天牛的龄级一致,但人工饲养的天牛幼虫期、蛹期、羽化期、成虫帮命都大大缩短,成虫体形也较小,雌虫产卵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中华甲虫蒲螨是于丽臣先生最新发现定名的蒲螨新种,是钻蛀性害虫的天敌,我们用于防治杨干象等林业蛀干害虫,现将室外试验介绍如下:1田间释放1.1释放时间与次数见表1释放方法:采用橡皮筋固定法。将盛有蒲螨的指形管用橡皮筋捆绑固定到树上,管口稍向下,然后拔下棉塞,将棉塞也挂到橡皮筋上。  相似文献   

15.
蠋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选择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刺柏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野外定位研究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蠋敌的形态、生活史、生活习性,对侧柏毒蛾的捕食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蠋敌在该林场1年发生2代,以2龄以上若虫和成虫刺吸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头第1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1-33条,第2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9.80条(包括第2代蠋敌成虫越冬后的捕食量)。  相似文献   

16.
王锦蛇的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王锦蛇的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技术,包括蛇场建设、引种、饲料、成蛇饲养、过夏和越冬、幼蛇繁养以及疾病控制等。研究表明:王锦蛇饲养方便,生长快速,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温度、湿度、通气性以及相对独立的条件控制是王锦蛇规模化生态饲养以达到防病、顺利过夏和越冬、促进健康生长目的的基本条件;温度对王锦蛇的孵化期长短和性别比例有决定性影响;幼蛇的饲养与越冬技术是王锦蛇人工生态繁养成败的关键环节。王锦蛇饲料开发的成功为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天牛的人工饲养不仅能够搞清其生活场所隐蔽的生活史,有利于制订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而且能及时地为有关的其它实验提供充足的虫源,从而加快整个研究的进程。天牛的饲养包括寄主木段饲养法,韧皮部饲养法和用人工饲料饲养,其中天牛的人工饲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肿腿蜂是多种钻蛀性害虫的优良天敌,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退化的现象,肿腿蜂的复壮则有利于对钻蛀性害虫持续有效的控制。目前肿腿蜂复壮的主要途径有:直接采集野外蜂种作为扩繁材料;加入野外亲本更新血统;改善扩繁方式;改变长期饲养的环境或饲料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对林蛙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如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幼蛙的饲养及成蛙的越冬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从东京都开始,埼玉县、神奈川县的独活栽培地区,刺楸天牛〔Dihammusluxuriosus (Bates)〕大量发生,为害甚重。本种的生活史尚不大清楚,故1977年以来,笔者们对其发生生态进行了研究(新井1979),搞清了一部份生活史,并确定了防治对策(新井1980)。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由于确定了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刺楸天牛,从而有充足的虫源可供各实验应用的结果。关于天牛幼虫的人工饲养,迄今已有所研究。可是,简易地大量饲养天牛幼虫的方法还没有成功。大量饲养,不仅包括幼虫饲养,还包括成虫饲养、采卵等,有必要使饲养的全过程系统  相似文献   

20.
广东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一直致力于鳄蜥的救护、饲养和繁殖工作。文章通过对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建的鳄蜥生态园饲养繁殖的幼鳄蜥的饲养方式、人工喂养食物的研究,分析出不同食物对幼鳄蜥生长影响,为人工饲养、繁殖鳄蜥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