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果树2n配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能产生低频率的未减数分裂配子,即2n配子,它在果树育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详述了2n配子的主要研究概况、发生途径及影响因素,为其在植物育种、种质利用和种质创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基础。同时,通过近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诱导方法和人工分离纯化方法,不同品种可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生化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另外,也叙述了2n配子在果树方面的特殊应用潜力,即在有性多倍化、稳定传递杂合性、克服自交不亲和和克服胚乳平衡数障碍方面有其他育种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2n配子育种将会是一种重要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文刚 《华北农学报》1991,6(3):100-108
本文以反映国内外马铃薯2n配子研究利用动态的大量文献为基础,综述了马铃薯2n配子在物种上的分布和细胞遗传学基础,并着重阐述了马铃薯2n花粉的形成机制、类型及其遗传效应.对2n配子在马铃薯杂种优势利用、实生种子选育、传递主效显性基因的作用和综合转移野生种有利基因方面的利用价值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分析了2n配子研究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彩色马蹄莲2n配子育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彩色马蹄莲的栽培品种‘黒魔术’Black magic、‘火烈鸟’Flamingo为实验材料,研究彩色马蹄莲2n配子育种技术。选择刚从茎秆中抽出的幼小健壮小花,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以诱导2n配子,将诱导的2n配子进行不同组合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彩色马蹄莲雄雌蕊发育有一定毒副作用,其中对雌蕊的损伤大于雄蕊;2n配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杂交后代不育性;在相同条件下,经2n配子诱导处理的杂交种子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相比,种子萌发时间大幅度缩短(50天左右),叶片变薄、变大、叶色变浅,有些杂交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变。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细胞学鉴定表明:处理配子杂交后代中获得染色体数目为48(2n=3x=48)的三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4.
热激和低温处理对辣椒2n花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自发2n配子在育种中应用的优势逐渐被育种者重视,2n配子的发生受基因型、环境条件和诱变因子的影响,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在许多种植物中都有发生,甚至有的基因已经被分离出来。环境及诱变因子对2n配子的发生也起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者曾试验以各种诱变因子诱导...  相似文献   

5.
多倍体大白菜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倍体作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日本、前苏联、瑞典、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多种蔬菜作物的多倍体育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中叶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大白菜进行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试管无菌苗诱导等多种诱变方式的研究,最终因为稔性太低无法继续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筛选能产生2n配子的普通二倍体材料与人工诱变四倍体材料杂交的手段开展多倍体育种,采用外观鉴定法、花粉粒与气孔观测法、细胞学鉴定法对选育品种进行鉴定,最终育成多维462等高稔性、抗逆性强的系列四倍体品种和自交系并应用于生产。分析了大白菜多倍体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提高大白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转基因植物研究方面,总体上已接近国际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亚洲具有明显优势。在农作物抗性生物技术育种方面近年已取得重大突破,现已获得抗虫棉花、抗病毒水稻、抗青枯病马铃薯,以及抗赤霉病、白粉病及黄矮病的小麦等大田作物。下面对我院辽宁省农科院利用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进行油菜育种所取得的成就。器官、组织和单细胞培养不仅可用于繁殖和保存种质,而且已用来诱导体细胞变异,产生突变体。花药、小孢子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单倍体育种的进行,加速了作物育种进程。子房、胚珠和胚培养以及体细胞杂交可用于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杂种的不育性,有利于拓宽种质资源。通过分析提出了在今后的油菜育种中,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分子植物育种》2004,2(6):816-816
《植物分子育种》主编:林栖凤副主编:李冠一黄骏麒2004年11月出版ISBN 7-03-014452-X/Q.1497开,定价:元16开,定价:60.00元自1974年周光宇提出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技术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分子育种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巨大进展。本书概括了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研究领域近十年来的最新成果以及相关理论、技术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全书共分3篇,第一篇主要概述了植物分子育种的发展、研究及应用等;第二篇主要包括了植物分子育种的主要方法和技术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的探讨;第三篇为植物分子育种方面最新的研究论…  相似文献   

9.
观赏植物原生质体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植物育种多以有性杂交的方法进行,但由于植物的生殖隔离,许多植物存在杂交不亲和性,限制了有性杂交的组合和范围。另外,多数植物雌雄配子(即性细胞)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只限于核基因,雄配子细胞质基因不能遗传。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求更好的遗传物质的传递途径。自1960年英国植物生理学家Cocking首次用纤维素酶分离原生质体取得成功以来,人们成功地将原生质体应用于植物育种研究,运用该技术对观赏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0.
冉毅东  戴朝曦 《作物学报》1996,22(6):745-749
利用能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四倍体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 L.)和四倍体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进行了2x-2x,4x-2x和2x-4x间的杂交,获得了18个杂交组合的4x杂种家系,将这些家系与其10个4x亲本品种(品系)及对照品种在同一地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x杂种家系单株平均块茎产量比亲本两年分别高16%和19%;其中最好的6个杂种家系比较好的4个品种(品系)分别高20%和43%;杂种产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块茎数目的显著增多,但在块茎商品率方面则与4x亲本差异不显著,而且杂种块茎的表现还不如4x亲本及对照品种,这是由于具2n配子特性的2x亲本这些性状较差所致。试验结果还表明杂种的遗传背景愈复杂其杂种优势也愈强,进一步说明马铃薯的产量与遗传异质性(多样性)的强弱可能有明显关系,利用2n配子特性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