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郑农花13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利用自育品系郑8159-1作母本、豫花1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统选择,选育出的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开农41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采用开83-13作母系、豫花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出仁率高、特早熟、多抗等优点。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籽仁产量2 827.5kg/hm2,比对照种豫花6号增产11.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获河南省转化资金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3.
花生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花生高效再生体系,选用外引及自选共8个花生品种(系)胚小叶作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结果表明: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均差异显著。品种冀花4号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98%;太空1号、唐油4号、豫花9626、花育20较高,泉花646、阜花13次之;品系452-2最低,为43%。不定芽分化率为5%~73%,其中冀花4号最高,为73%;太空1号68%较高;豫花9626次之,为35%;花育20、泉花646和452-2较低,分别为13%、11%和10%;阜花13、唐油4号最低,均为5%。  相似文献   

4.
不同花生新品种植物学与产量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青岛市花生品种结构、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选择山花7号、山花9号、潍花8号、潍花10号、2000-1、海花1号6个品种进行植物学与产量性状的比较试验。通过比较认为,山花7号、潍花10号、山花9号、2000-1单株生产能力强、单位面积产量水平高,应在地力条件较好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相似文献   

6.
对2005-2006年浙江省糯玉米区域试验中参试组合进行统计,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产量性状的各项方差分量及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年份×试点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科糯1号、美玉加甜糯8号组合产量较高,显著比对照品种苏玉糯1号高;浙花糯1号对环境指数反应不敏感,组合甜糯2005-1表现一致性较差,其余组合在稳定性方面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7.
燕麦新品种同燕1号是山西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用国外引进皮燕麦9028作母本、用裸燕麦79-11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低代粒选、连续单株选择,将皮燕麦具有的高抗红叶病、抗逆性强、小穗数多、千粒重高的优点与裸燕麦具有多花、多粒、品质好、抗倒性强的特点结合起来,达到优良性状互补,选育出的同燕1号耐旱、抗病性强、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授粉品系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出优良的火龙果授粉树,以黔龙2号、黔龙1号和粉红肉火龙果作父本,以黔龙2号、黔龙1号和粉红肉火龙果作母本,进行授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龙2号和粉红肉火龙果自花结实率高,品质优,可以不配置授粉树。黔龙2号和粉红肉火龙果可作为黔龙1号的优良授粉树类型。  相似文献   

9.
威海市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威海市,对山东近年育成或区试表现突出的花生新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丰花1号、花育22号、花育26号、花育34号等表现优良,增产显著,可根据不同生产需要,在威海市大力推广;潍花10号、花育25号需进一步试验,以确定其利用价值;花育32号作为保健型油用原料,可适当种植;临花6号、山花9号、山花7号、潍2000-1、文登96-5等不宜在威海市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绵油12号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用系7AB-4-1作母本、品93-49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蓝型弱冬性杂交油菜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安宁市于2012年引进试验,平均单产为5 085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花油8号(常规油菜)产量3 415.5 kg/hm2增加1 669.5 kg/hm2,增产48.88%,2013年开始推广,是安宁市至今  相似文献   

11.
冀3927是以转基因棉花品系279系为母本、抗病优质品系039系为父本,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和稳产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高产棉花新品种冀棉616的选育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抗枯萎病、抗黄萎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可以解决棉区枯萎病和黄萎病严重发生且逐年加重、化学防治又很难凑效的难题。利用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种间杂交选育的冀棉20号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596系为父本杂交,在多年病、虫胁迫条件下,选育出了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高产棉花新品种冀棉616,2007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7001号)。该品种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指4.9,黄萎病相对病指17.6,是河北省审定的第1个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兼抗品种;(2)高产,稳产:2004年籽棉产量,2005年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以及2006年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参试品系第1位;(3)抗早衰:叶功能期长,上、中、下铃重差异小;(4)纤维品质优良:上半部长度31.2 mm,比强度29.5 cN/tex,马克隆值4.9。  相似文献   

13.
金秋963是河北省衡水金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黄改系5327为父本、自选系60为母本选育而成,并于2007年5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优质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绿豆新品种冀绿9239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绿9239新品种以冀引3号为母本、Vc2802A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早熟、抗病毒病、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春播区的黑龙江、辽宁、山西、新疆、宁夏以及夏播区的河北、河南、江苏、四川、北京、山东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冀资123(冀棉25)为母本、97-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冀棉298",抗病、高产,适应性强,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种植,特别是在重病地上种植更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邯棉103是以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邯333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GK-12为父本杂交,经枯黄萎混生病圃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虫、吐絮肥大和衣分高等特点,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唐葱6号是以耐贮藏的鸡腿葱为父本、以唐葱1号为母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冬贮型大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维生素C含量114.0 mg/kg (FW),可溶性糖含量10.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粗纤维含量1.02%;属耐贮藏品种;适宜在河北、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合丰202是以农大326×GK12杂交后代的高代转基因抗虫稳定系145系为母本,以高产优质的206系(冀棉20号纯系)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品种。该品种抗棉铃虫、抗枯萎病、高产、优质、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适宜在黄河流域的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西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东部、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江苏淮河以北,山西南部和天津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SGK 321为母本、多抗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杂交棉品种冀创18。2006-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高抗枯萎病、结铃性强、早熟、易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冀香糯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利用引进早熟特种稻新香糯为母本、丰产优质糯稻品种冀糯1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多点鉴定选育出的香稻品种。该品种叶片深绿、生长期植株香味飘逸,具有高产、抗病、早熟、抗逆性强等特性。生育期169 d左右,属中粳中早熟品种。适宜在冀、京、津稻区做一季稻种植,最适合缺水稻区或旱育秧节水栽培。米香味浓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1~2级标准。2007~2008年河北省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706.2 kg/hm2,较对照垦育20增产1.69%。200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