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用型向日葵籽实主要经济性状与含油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廷武 《种子世界》2004,(11):25-26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20个国内、外油用型向日葵(油葵)杂交种籽实主要经济性状,即容重、籽仁率、百粒重、含油率、产油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容重(g/L)对籽实含油率的贡献值>籽仁率(%)>百粒重(g),容重、籽仁率与籽实含油率的高低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3Y=0.588 8、r2Y=0.683 3);百粒重与籽实含油率呈负相关(r1Y=-0.002 52).而公顷产油量(产量×含油率)是评价油葵杂交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油葵籽实含油率(%)与公顷产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y1=0.618 0).因此,在油葵"三系"配套杂交品种选育过程中,除兼顾其他综合农艺性状外,籽粒经济性状中容重、籽仁率、百粒重等是影响油葵品质(含油率)的重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
油葵容重、籽仁率、百粒重与含油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廷武 《种子科技》2004,22(6):343-344
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20个国内、外油用型向日葵(油葵)杂交种籽实主要经济性状,即容重、籽仁率、百粒重、含油率、产油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容重(g/L)对籽实含油率的贡献值>籽仁率(%)>百粒重(g/100粒),容重、籽仁率与籽实含油率的高低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3Y=0.5888、r2Y=0.6833);百粒重与籽实含油率呈负相关(r1Y=-0.00252).而单位面积产油量(kg/hm2×含油率)是评价油葵杂交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油葵籽实含油率(%)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y1=0.6180).因此,在油葵"三系"配套杂交品种选育过程中,除兼顾其它综合农艺性状外,籽粒经济性状中容重、籽仁率、百粒重等是影响油葵品质(含油率)的重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部分性状对籽实产量、油产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个向日葵杂交种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提出在育种工作中,选择叶片多,含油率高,成粒多的单株,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勤  曾德志  郭世星  李壮  牛应泽 《种子》2012,31(3):77-81
选用6个遗传特性和种子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30个正反交组合,对种子含油量与几个主要物理性状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观察的种子物理性状包括种皮厚度、皮壳率、.种皮颜色、千粒重、容重和比重.结果表明,在亲本与杂种间,种子含油率和各物理性状的变异情况基本一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杂种在种子含油率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杂种优势,种皮厚度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杂种优势,这对于油菜高含油率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是有利的.在正、反交组合间,种子含油率和各物理性状均无显著差异,表现高度一致.各物理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关系数依次为:种皮厚度>皮壳率>种皮颜色>比重>容重>千粒重;种皮厚度、皮壳率和种皮颜色与种子含油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比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容重与含油率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每增加1 μm,种子含油率则降低0.176 1%;种子皮壳率每增加1%,种子含油率则降低0.420 7%.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厚度对种子含油率具有最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其次是种子皮壳率;种皮颜色和比重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小,而通过种皮厚度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是影响种子含油率最重要的物理性状,其次是皮壳率;种皮颜色和比重可能是通过种皮厚度发挥重要作用的.在油菜高含油率育种中,选育种皮较薄的品种类型可能是提高油菜种子含油率的重妻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葵13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05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籽实性状:种皮黑色间深灰色条纹,春种千粒重59.0g,籽仁率80.91%,籽实含油率48.07%;复种千粒重60.1g,籽仁率76.60%,籽实含油率41.50%。植株性状:幼茎紫色,  相似文献   

6.
油葵和食葵在浙江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771-3785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按用途分为食葵(食用向日葵)、油葵(油用向日葵)和观赏向日葵。由于当前实际生产需求,提高油葵、食葵的产量和商品性是当前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利用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77份油葵材料和59份食葵材料,在浙江省海宁市和湖州试验点对参试向日葵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试验结果发现,油葵和食葵的株高、总粒数、百粒重、子实长度、子实宽度在两点均表现差异显著;油葵和食葵的主要农艺性状在单点的偏度和峰度在-6.62~44.15之间,且遗传力在0.31~0.96之间,表明部分农艺性状是由数量性状控制,如株高、总粒数等,其它可能存在主效+微效多基因模型的遗传方式;此外,油葵和食葵在两点的遗传力在0.00~0.99之间,表明其中一些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两点气象因素相近,分析推测最可能是土壤因素。进一步对油葵和食葵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油葵和食葵中,12个性状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其中株高在两种类型向日葵中都对花盘大小存在显著性相关,同时影响结实率、总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本研究为油葵和食葵的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为高产向日葵培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6油葵6.3新引T012244原代号T012244,由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选育,通过审定。该品种是油用向日葵杂交种,春播生育期100~110d,夏播生育期80~90d。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36.3kg/667m2,籽实含油率44.6%以上。抗向日葵霜霉病、褐斑病、锈病、菌核病。适宜南北疆春播油葵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新葵10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1.1籽实性状种皮黑色间灰色条纹,千粒重58.3g,籽仁率79.66%,籽实含油率50.10%。1.2植株性状幼茎紫色,叶片深绿色、叶柄显细长、开花结束后叶柄转  相似文献   

9.
胡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胡麻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胡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56份胡麻品种资源为材料,应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以归纳出6对主要典型变量,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99.30%,在二者典型相关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性状有千粒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株分茎数及含油率、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其中,前3对典型变量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分别占两组性状间全部相关信息的45.47%、30.53%和13.51%,所凝聚的生物学信息主要是千粒重与含油率、单株果数与油酸及亚麻酸含量、单株分茎数与含油率的相关性,表明千粒重大、单株果数多而分茎数较少的品种含油率及油酸的含量较高。因此,通过农艺性状可以实现对胡麻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11个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Ⅱ配置30个(6×5)杂交组合,对其F2代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F2代,产量性状组和品质性状组间的相关主要是千粒重、穗粒数与沉淀值和评价值密切相关,其中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与千粒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杂种小麦亲本选配中应该重视千粒重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鄂东大别山区油茶优良种质资源,对位于鄂东大别山区黄冈市红安县、麻城市、蕲春县的28株油茶实生单株进行调查,测定分析不同单株的冠幅产量、单果重、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以及脂肪酸成分等性状指标,选取冠幅产量、单果重、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等12个主要经济性状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油茶品种选育技术的相关标准筛选出HQ-3、MF-46和QY-105 3个油茶实生单株,其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82693、0.80718和0.80524,高于其他单株。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筛选出的3个油茶优良单株4年平均冠幅产量、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含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油茶优良品种选育技术》的要求,宜作为优良单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抗列当向日葵品种(系)植物学性状对产量预测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个抗列当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系)为材料,运用多元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法,对向日葵经济特性、生理特性、子粒特性与产量(CL)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抗列当向日葵产量预测模型,并量化模型中各性状指标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向日葵产量同时受多因素影响,但不同抗列当向日葵品种(系)产量的主导影响因子有所不同;各植物学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本身具有的直接作用,同时还表现在通过其他性质体现出的强烈间接影响效应;剔除种间因素影响后,单盘粒重(DPLZ)、结实率(JSL)、百粒重(BLZ)、株高(ZG)、粒宽(LK)及盘径(PJ)等6个植株性状成为抗列当向日葵产量模型Com-MODEL(CL=-6.023+0.014DPLZ+0.06JSL+0.328BLZ+0.014ZG-4.571LK+0.156PJ)的主要变量,该模型能解释86.9%的CL变异;其中粒宽、百粒重及盘径对CL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P0.001)或显著水平(P0.01);各变量对产量预测模型R2的总贡献计算结果显示,粒宽、百粒重及盘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成为影响向日葵产量变化的3个主导因素,共同决定了CL的大部分变异;其次是单盘粒重及结实率的影响;株高对CL的影响很微弱。  相似文献   

13.
新葵10号具有生育期短,丰产性好,抗病力强等特性,属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油葵杂交种。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85~90d,株高149.0cm,茎粗2.49cm,叶片数26叶,花盘倾斜度2~3级;葵盘直径17.2cm,单株产量62.3g,结实率88.72%;千粒重49.8g,籽仁率80.55%,籽实含油率44.82%。抗霜霉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多元遗传分析法分析了高粱16个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参数。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对一级枝梗数表型的选择可以明显提高二级枝梗数和穗粒数。对其他性状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都比性状的直接选择效率要低。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表型对穗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二级枝梗数。各性状通过穗粒数都有最大的正向间接作用。因此,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超过其他性状,是提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抗病虫性和一些重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996~1998年,分别在自然病圃、人工病圃、网室和温室对19份陆地棉品系的抗病虫性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全面鉴定。结果表明,这些陆地棉品系对不同病虫害的抗性相互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其抗性、产量和品质主要指标之间也存在密切的正向或负向相关关系。在育种中如能协调好这些重要性状的相互关系,就能培育出高产、优质和兼抗病虫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海岛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分离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岛棉新海3号×吉扎82的190个F2:3家系为材料,对海岛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在后代群体中的分离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岛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均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方式。相关分析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断裂比强度、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短绒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断裂比强度和整齐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茄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12个茄子品种研究了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和产量的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8y=0.8027,前期产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r9y=0.6376;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数和单果重两个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早期产量通过单果重对产量的间接作用也很大,这三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981,因此可以作为茄子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8.
大豆品种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盆栽方法, 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42份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相关关系, 随生长进程的推进相关关系趋于明显. 鼓粒初期所测7个根系性状与地上部茎粗、冠鲜重、冠干重均呈中度(以上)相关关系, 除主根长度与冠鲜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上达  相似文献   

19.
对夏大豆8个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与产量相关极显著(r=0.6182**),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与产量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夏大豆新品种选育中,选择丰产性好的品种可从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单株粒数选择入手,提高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印度芥菜(Brassica jumcea)是印度的一种重要油籽作物。为了导入能提高经济产量的希望性状,需要了解该群体中所存在的希望性状的遗传变异特性和程度,以及其相互关系和对产量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有用的遗传变异,遗传力和遗传方差,以及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和其对特定籽粒产量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