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鸡及其它禽类全身性淋巴瘤病或多克隆T细胞淋巴瘤病。俄罗斯、中国、葡萄牙、摩洛哥、秘鲁等国目前仍有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性疾病.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科细胞结合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virus,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是第一个能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疾病,因此受到了医学界、兽医学界、病毒学界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疗MD患鸡,仍通过疫苗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周围神经、内脏器官(性腺、肝、脾、肺、肾、腺胃、肠道等)、虹膜、肌肉及皮肤内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并发展成为淋巴瘤[1-2].虽然很早由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氏于1907年首先就发现了该病,但是人们在很长时期把它与之相类似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俗称"大肝病",简称LL)相混淆,甚至就当作鸡白血病.马立克氏根据患鸡在临床上呈现腿和翅膀的麻痹,把该病叫作"鸡麻痹",从病理解剖学上他认为周围神经的病变是炎症性质的,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1-3].  相似文献   

5.
一、鸡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是禽(主要是鸡)的一种由B型疱疹病毒引起的肿瘤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眼、许多内脏器官发生肿瘤性病变,瘤细胞主要是多形态的淋巴细胞。按症状和病变定位,本病通常分为神经型、眼型、内脏型三型。病理变化神经外周神经经常为臂神经丛和腰荐神  相似文献   

6.
1 前言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MD)是由庖疹病毒群的亚群病毒(与细胞相结合)引起,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世界性家禽流行病。大庆机械化养鸡厂1986年投产以来,鸡MD的防制主要采取1日龄注射国产马立克疫苗和法氏囊疫苗以及相应的消毒工作。据1987、1988年  相似文献   

7.
关于鸡马立克氏病及疫苗免疫的技术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1967年确定该病病原为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8.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简称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简称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产生肿瘤病灶。病鸡表现为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在临床上有4种表现型,即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MD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Salsbury 制药公司宣布其新问世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已领取美国农业部批准使用的执照。据称,此种新疫苗内含无致病力的2型SB-1号马立克氏病病毒(non-pathogenic,ty-pe 2,SB-1 Marek's virus)。凡用过标准疱疹病毒型的马立克氏病疫苗(standard HVT-type vaccines)而无效者,用此新苗可使鸡只进而得到保护,以对抗极强型的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MD作为研究病毒性肿瘤发生、发展和免疫的重要动物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利用自然宿主来研究淋巴瘤形成的各个方面的机会,同时MD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用疫苗预防的肿瘤病,在兽医学、基础科学和比较肿瘤学的研究方面已做出了重要贡献.MSB-1就是从鸡马立克病淋巴瘤建立起来的细胞系,试验通过接种MSB-1细胞于易感鸡群,对MSB-1细胞的致病性进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利用该细胞系探讨MDV的致瘤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养殖业面临的最重受的疾病之一。1967年,英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各自独立地在细胞培养上威功地培殖了病原,确定为严格细胞结合型的疱疹病毒,命名为马立克氏病病毒,该病是第1个能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疗MDV患鸡,只能通过疫苗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因此MD疫苗的研究一直是为养殖业所瞩目。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主要以侵染外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为主。先天性免疫是机体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病毒入侵后机体会迅速募集免疫细胞同时诱导产生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其他细胞因子抑制病毒的复制,其中Ⅰ型IFN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免疫作用。MDV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免疫逃避机制,过去十年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MDV蛋白参与调控Ⅰ型IFN信号通路。文章从Ⅰ型IFN产生的级联反应机制、MDV及与之亲缘关系相近的疱疹病毒蛋白调控Ⅰ型IFN表达的信号通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MDV逃避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为更深入的研究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最常见的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肿瘤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其危害性仅次于鸡新城疫和鸡法氏囊病。许多研究表明,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与抗鸡马立克氏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等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的危害性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各品种鸡均可发生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威胁。发生马立克氏病后,可在鸡的内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和火鸡淋巴组织增生的肿瘤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已普遍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成为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作为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手段,却常在操作中出现免疫失败现象。本文根据生产实际,深度探析了导致马立克氏病活疫苗(814株)免疫失败的原因,为正确使用该疫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d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是引起禽类肿瘤病的两种重要的病原[1,2],这两种病毒感染不仅能引起肿瘤,还可以引起感染鸡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萎缩,导致感染鸡产生免疫抑制,致使机体免疫应答降低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是导致当前养禽业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3].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加强规模化养殖场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的防控,增强鸡场的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本文就养殖场MD 的防控措施进行探讨,为从根本上提高养殖场综合防控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家禽的肿瘤病主要由致瘤性病毒感染引起,其中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 L)、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和网状内皮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最常见且危害最大。本文主要综述禽白血病与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鉴别诊断,为预防和控制禽肿瘤疾病提供参考和建议。一、禽白血病1.概述。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群中的病毒(统称为ALSV)  相似文献   

20.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鸡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的形成为主要特征,以外周神经、生殖腺、脏器、免疫器官中单核细胞浸润以及由于外周神经肿瘤细胞的集聚而引起的半瘫痪或完全瘫痪为典型特征。匈牙利著名的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在1907年首先报道了该病,英国科学家Biggs在1961年倡导开始使用马立克氏病这一名称[1]。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