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脱脂处理后的油茶饼粕为原料,采用ZnCl2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活性炭的影响,获得了最优制备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活性炭的形貌特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油茶饼粕活性炭中微晶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选用脱脂处理后的油茶饼粕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油茶壳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油茶壳为原料,用物理法(水蒸汽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汽用量等对活性炭的得率、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用油茶壳制备活性炭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2.5h,水蒸汽用量为210g。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取的油茶壳活性炭的得率为33.7%。活性炭的碘吸附值968mg/g,亚甲基蓝吸附值180mg/g,比表面积935m^2/g。  相似文献   

3.
磷酸活化法制备棉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研究活化工艺条件对棉秆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磷酸活化棉秆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磷酸活化棉秆原料能制备出糖液脱色用活性炭的优级品,其碘吸附值、亚甲基蓝以及焦糖脱色力分别达N920mg/g、200mL/g和130%。其最佳活化工艺务件为:磷酸浓度50%,浸渍比2.5:1,浸溃时间60min,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min。其中浸渍比对棉秆活性炭的脱色能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烟杆水蒸气法制活性炭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木质活性炭性能的因素如微波辐射的功率、辐射时间、水蒸气流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微波辐射功率700W,辐射时间6min,水蒸气流量为3.09mL/min。利用该工艺条件所制备的木质活性炭产率为20.74%,亚甲基蓝脱色率为160mL/g,碘吸附值为l018.7mg/g。该木质活性炭的微观孔隙呈蜂窝状,并向内部延伸,同时,柱状管壁上也有微细孔,将各柱状管道连为一体。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制备的活性炭比市售一级活性炭具有更发达的微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竹节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以竹节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磷酸浓度对产品活性炭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560W、活化时间9min、磷酸质量分数4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889.0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78mL/g、得率31.0%。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45,产品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率为国家一级品标准(GB/T 12496.10-1999)的1.48倍。本工艺方法为竹节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漾濞泡核桃壳制活性炭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漾濞泡核桃壳是经加工取仁后的剩余物,占核桃重量的42%~46%。本研究在于摸索其制造活性炭炭化和活化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漾濞泡核桃壳经过炭化、水蒸汽活化,可制成净水用颗粒活性炭、味精脱色用颗粒活性炭和粉状活性炭等3个品种,主要技术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漾濞泡核桃壳容易活化,不但活化温度低,而且活化时间也短,温度在810℃时活化150min就能制得碘值在1000mg/g以上的优质活性炭;漾濞泡核桃壳较薄,宜于制造小颗粒活性炭,大约10t泡核桃壳可生产1t活性炭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处理竹节废料制备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研究了以竹节及其炭化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和水蒸气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活化剂浓度及水蒸气流量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竹节废料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水蒸气法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活化时间7min、水蒸气流量3.1mL/min。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12.2mg/g、亚甲基蓝脱色率165mL/g、得率52.3%。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l/45左右,得率为传统方法的2倍左右。氯化锌法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350w、活化时间5min、氯化锌质量分数4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l088.4mg/g、亚甲基蓝脱色率220mL/g、得率39.2%。该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l/36,产品活性炭亚甲基蓝脱色率为国家一级标准的1.83倍(GB/T 12496.10-1999)。  相似文献   

8.
稻壳活性炭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稻壳中碳元素的分析研究,探索综合合理利用稻壳的新途径,提出了新的加工处理路线。首先以磷酸(或氯化锌等)为活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将稻壳加工成活性炭半成品(化学法),然后再以活性炭半成品为原料提取水玻璃。试验证明,该工艺合理而且可行,并对用碱提取水玻璃后活性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粉状活性炭在液相吸附中的应用实例、吸附效果、使用工艺条件及检验活性炭的主要指标,对活性炭生产厂家和活性炭用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磷酸法木质活性炭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已被广泛地应用。自本世纪初用气体(物理法)和药品(化学法)两种方法工业化生产活性炭以来,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目前世界年总产量达85万年我国年产量约9万t,其中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各占4万t,果壳炭1万t。近十年来为减少污染,传统的氯化锌法已逐步转向磷酸法生产工艺。我省活性炭生产在安徽农业大学林产工业研究所的推动下于1994年在宁国市建成兴林活性炭有限公司,在安徽省首家采用磷酸法工艺。现在全省已有20多家活性炭厂,生产能力达9000t,木质炭占50%,其中9家厂采用磷酸…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硝酸改性沙柳纤维状活性炭对油的吸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浸渍浓度、浸渍比、浸渍时间三个因素对其吸油能力的影响,并使用SEM和BET表征了改性前后沙柳纤维状活性炭的形貌及孔结构变化,确定了优化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当硝酸溶液的浓度为70%,浸渍比为1∶30,浸渍时间为36 h时,所制备沙柳纤维状活性炭的性能最好,其吸附量达到7.88 g/g,是未改性沙柳纤维状活性炭吸油量的1.38倍。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照制备竹类活性炭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生产活性炭,采用正交方法对影响活性炭性能的因素如活化剂、添加剂、微波功率、处理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用电子扫描镜对样品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毛竹经活化剂50.0%、添加剂3.0%浸渍后,用720W微波辐照22min生产的竹类活性炭样品效果最好,亚甲基蓝脱色力为每0.1g活性炭为14.5mL。不同的工艺所对应产品微观结构图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磷酸法制备棉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洲 《林业科学》2005,41(5):115-117
研究利用棉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探讨制备过程中诸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棉秆以磷酸为活化剂,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活性炭产品;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为34%,活性炭对亚甲基兰脱色力为292.7mg·g-1,碘吸附值898.2mg·g-1,所制备的活性炭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倍花提取物碱法水解制备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重点叙述了水解温度,碱用量及活性炭用量对没食子酸产品收率及颜色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中试规模流态化炉生产活性炭的工艺、炉型结构和计算,并对制取饮水净化用核桃壳活性炭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与一般生产方法相比,其核桃壳活性炭得率较高,实验结果证实了炭与水蒸汽反应属零级反应。  相似文献   

16.
棉秆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湘洲 《林产工业》2004,31(4):35-37
研究了利用农林废弃物棉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取活性炭的工艺.以及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棉秆可制得较高质量的活性炭,所得活性炭性能指标优于林业部颁一级品标准.对Cr6 的吸附容量测定表明所制备的棉秆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竹质活性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竹质活性炭各种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活化工艺的特点,并对未来竹质活性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碱金属氢氧化物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原材料与活化剂的配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确立了调控活性炭性能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活性炭的形貌特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稻壳活性炭中微晶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活化剂/炭为4,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为1 h.所制得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 240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 mL.g-1.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涂裹活性炭的制造工艺及配方。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较佳配方:乳化剂3份,稳定剂8份,粘结剂10份,水50份。由此配方所研制的涂裹炭,若原料炭碘值为680.6mg/g,耐磨强度为85.16%,则涂裹活性炭性能为:碘值645.1mg/g,耐磨强度为89.92%,炭粉减少率为98.7%;若原料炭碘值为1018.2mg/g,耐磨强度为82.21%,则涂裹活性炭性能为:碘值967.1mg/g,耐磨强度87.92%,炭粉减少率98.5%。对比原炭与涂裹活性炭的性能参数,可知本涂裹活性炭研制实验是成功的。该研究技术有望扩大活性炭的使用性能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以山核桃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活化,经过浸渍、膨胀塑化、炭化、活化、漂洗和烘干等工序制得汽油蒸气吸附载体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磷酸浓度、炭化温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制炭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85%,膨胀塑化130℃,炭化温度250℃,活化温度480℃,活化时间120 min。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制得活性炭试样,它的丁烷工作容量为13.55 g/100 mL,25℃时汽油蒸气吸附量为605 mg/ g,BET 比表面积为2215.37 m2/ g,孔容积为1.4247 cm3/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