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禽类养殖业有着较为快速稳定的发展,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禽类养殖业中,鸡养殖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提高我国鸡养殖的技术水平,现阶段我国加强了对鸡养殖工作的重视,在鸡场管理及养殖技术都有一定的技术投入,使得我国目前鸡养殖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鸡场防疫管理工作是鸡养殖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想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鸡养殖水平,就要首先加强鸡场防疫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广大养殖户在养鸡的技术上有了很大提高,但在饲养管理中仍旧存在一些陈旧的观念,对在养鸡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不能给予很合理的处理,鉴于此,笔者已解释几个关键词的形式为读者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供参考。1饲养管理问题1.1鸡场环境控制鸡场环境及周边的兽医防疫条件的好坏是影响鸡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鸡场应远离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远离中、小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远离重工业区和化工厂,以防止不良环境对鸡体本身造成的污染等;鸡场应具备良好的水源、电源、交通等条件,如鸡场应将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严格分…  相似文献   

3.
费强 《兽医导刊》2016,(11):23-25
正我国规模化养鸡是在学习欧美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养鸡行业的迅猛发展,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鸡场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出现恶化,再加上市场流通开放,鸡场不断引入种群,购入原料,与外界经常的、广泛的、多渠道的交往,为鸡病的传入提供了机会。当前我国鸡病在许多养殖场常年陆续发生,有的地区甚至暴发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旧病  相似文献   

4.
我国规模化养鸡环境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养鸡生产大多采用高产品种,这些品种对不利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弱,对鸡舍建筑与环境控制技术的要求提高。养殖设施环境条件成为影响规模养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文章从规模养鸡的健康环境及其调控技术角度,围绕鸡场生物安全工程防疫系统、鸡舍建筑与环境控制技术、福利养殖新工艺与设施设备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规模鸡场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规范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是养鸡者认真贯彻履行国家动物防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法律义务。有效有序规范蛋鸡场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工作能够保障蛋鸡的健康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以及鸡产品的质量安全。但鸡场在病死鸡无害化处理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无害化处理制度不健全、无害化处理操作不规范、缺乏对无害化处理结果的有效监测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疾病是制约养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规模养鸡预防疾病应从基础做起,并贯穿于养鸡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场址选择、场舍布局、鸡舍建筑、设施设备、卫生环境、隔离措施、鸡场净化、防止生产环境污染、疫苗使用和药物预防等诸多方面。有些鸡场由于注重卫生管理,防疫工作做得好,苗鸡购自疫病净化程度高的种鸡场,防疫费用主要用于隔离、消毒、卫生和必要的疫苗上,在对鸡体基本上不用药或较少用药的情况下,鸡群健康无病并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水平,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但对一般鸡场来说,由于防疫基础设施较差,卫生条件落后,大环…  相似文献   

7.
一.鸡场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搞好鸡场的经营营理是关系到养鸡成败的大问题。其要点包括下列内容:1.养鸡场饲养人员资金和鸡舍是养鸡的要素,缺一不可。饲养员主要是饲养管理。资金主要用于购买鸡、饲料、设备、修建鸡舍及其它开支。鸡舍是进行养鸡活动的基本场所,它的位置、结构是否合理与鸡的健康和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2.根据资金、鸡舍、饲料、生产能力及防疫措施等,编制各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孵化、育雏、产品经销、饲料生产、物资购置、防疫灭病、收支等。有了这些计划,心中就有数,便于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农户养鸡一般缺乏编…  相似文献   

8.
疾病是制约养鸡业发展的重委因素。实践证明,规模养鸡预防疾病应从基础做起,并贯穿于养鸡生产的全过程。这包括从场址选择、场舍布局、鸡舍建筑、设施设备、卫生环境、隔离措施,到鸡场净化、生产环节防止污染措施、疫苗使用和药物预防等诸多方面。一些鸡场由于注重卫生管理,防疫基础工作做得好,苗鸡购自疫病净化程度高的种鸡场,平时把防疫费用主要用在隔离、消毒、卫生和必要的疫苗上,在对鸡体基本上不直接用药或较少用药的情况下,鸡群健康无病并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水平,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但对一般鸡场来说,由于防疫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鸡场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鸡场疫病发生现状及流行特点1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高养鸡生产中引起鸡只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由于发生传染病和管理不善造成的,目前不少养鸡场采用的仍是非标准化模式。(1)病原的快速交互传播:随着养鸡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一些养殖单位为扩大生产盲目引种,由于检测手段不健全,防疫队伍不稳定,致使流通领域的疫病管理疏漏,鸡场不时受到外来病原的侵袭而暴发传染病。(2)耐药菌株和强毒株的普遍存在:由于忽视检测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长期大范围盲目滥用抗菌药物,人为造成了养殖场中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广而强的耐药性。而强毒株在…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率、死亡率高随着养鸡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一些养殖单位为扩大生产盲目引种,由于检测手段不健全,防疫队伍不稳定,致使流通领域的疫病管理疏漏,鸡场不时受到外来病原的侵袭而暴发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养鸡行业已经实现规范化、大型化、机械化,但是由于鸡群养殖密度过大,鸡舍环境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导致鸡群鸡病发病率提高,影响了养鸡行业的发展水平,为此要积极加强对集流行病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鸡病流行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减少养殖户自身的经济损失,提高我国养鸡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黄鸡由于肉质滑嫩、营养价值高,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优质黄鸡高效养殖技术主要包括:饲养方式(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管理技术(温度控制、合理通风、饮水供应、光照调节、喂料适当、湿度适宜),防疫技术(消毒、防疫)。应用高效养殖技术,有望使优质黄鸡养殖行业走向集约化、标准化,从而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鸡慢性呼吸道病是世界范围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如今科学技术飞快发展和进步,鸡场养殖更多体现出规模化的变化趋势,养殖数量和养殖密度有所增加,代表着鸡生存中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越来越大,影响着鸡群健康生长,降低养殖户的综合效益。每一个养殖场都要具有疾病防控意识,用科学的养殖思路开展养鸡,保障鸡群的身体健康,为养殖行业的效益提升奠定基础。为了探索鸡呼吸道感染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对患病鸡进行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  相似文献   

14.
鸡痘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多呈现散发性和季节性流行。有经验的养鸡场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鸡痘的免疫计划,而刚刚进入养鸡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集约化饲养土鸡的养殖者很容易忽视鸡痘的免疫工作。集约化饲养给鸡痘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一旦发病,感染率高、发病症状典型、持续时间长,发病鸡群生长缓慢、整齐度差、免疫抑制、死淘率大大增加;还会因卖相不好而影响销售价格,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集约化土鸡饲养者应提高对鸡痘防疫的重视程度,征求执业兽医师的建议,制订切实可靠的鸡痘防疫程序,以减少鸡痘给鸡场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葡萄球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或慢性 (关节炎型 )传染病。近年来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 ,科学养鸡的水平不断提高 ;鸡新城疫、禽霍乱、马立克氏病等烈性传染病的防疫工作的加强 ,防疫密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鸡葡萄球菌病已对一些养鸡专业户的肉用仔鸡场威胁很大 ,成为鸡场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来 ,笔者收治肉用仔鸡葡萄球菌病 80余例。归纳如下。1 发病时间 从笔者收治病鸡的日龄看 ,趋向于1 1~ 40日龄占 94% ,其中以 1 5~ 35日龄为最多。2 饲养方式 从饲养方式上看 ,此病趋向于笼养鸡和网上平养鸡发病率高 ,各占 57.…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定西市放养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所属标准体系情况、放养鸡发展存在的问题几个反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定西市放养鸡养殖技术对策,为定西市放养鸡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团队首席寄语:做人,做事,做学问;创新,创业,创实效!——李保明团队主要致力于鸡场规划设计理论、生物安全工程防疫技术、立体高效养鸡装备及环境控制、蛋鸡福利化健康养殖工艺、环境应急调控、鸡舍通风流场模拟与设计等理论与技术的  相似文献   

18.
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液进行喷洒消毒。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批次的鸡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养鸡业蓬勃发展,但由于技术力量不够,经验不足,一些鸡场在防疫上出现了问题,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现结合我场养鸡生产实践,总结出鸡病免疫接种程序与投药方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带鸡消毒就是对有鸡的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日龄的鸡群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