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性诱剂监测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动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连续3年监测了武汉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发生动态,并与频振式杀虫灯比较了监测斜纹夜蛾的情况。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诱剂能够及时准确监测斜纹夜蛾和甜莱夜蟥的发生动态,斜纹夜蛾性诱剂与频振杀虫灯的监测情况基本吻合;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主要发生班均在7月份至10月份,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和9月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3龄幼虫(1.056)>斜纹夜蛾卵(1.055)>烟青虫卵(1.035)>斜纹夜蛾3龄幼虫(0.973);控害效应高低为:烟青虫卵(152.21)>斜纹夜蛾卵(124.18)>烟青虫3龄幼虫(15.09)>斜纹夜蛾3龄幼虫(9.63);蠋蝽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卵(1.060)>斜纹夜蛾卵(1.056)>烟青虫3龄幼虫(0.825)>斜纹夜蛾3龄幼虫(0.760);控害效应高低顺序为:斜纹夜蛾卵(111.16)>烟青虫卵(101.92)>烟青虫3龄幼虫(8.87)>斜纹夜蛾3龄幼虫(7.04)。随着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加,蠋蝽成虫的搜寻效应会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控能力,因此,可结合害...  相似文献   

3.
以斜纹夜蛾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国范围内斜纹夜蛾分布记录及全球气候数据库气候因子信息,采用生态位模拟预测现代(1970—2000年)、2050s(2041—2060年)和2070s(2061—2080年)斜纹夜蛾在我国自然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及其越冬边界,采用刀切法(Jackknife)分析评价气候因子对斜纹夜蛾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是影响斜纹夜蛾分布最重要的气候因子;现代斜纹夜蛾在我国的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在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2050s时期,斜纹夜蛾在我国的适生分布范围扩大并往北扩张,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最适宜分布区范围扩大明显,北方的陕西省和山西省发展为最适宜分布区;2070s时期,适生分布范围继续往北扩张,但最适宜分布区有所减小。当前,斜纹夜蛾自然越冬区域在我国冬季最冷月份温度0℃以上区域,其自然越冬边界和冬季0℃分界线大致吻合。在地势上,斜纹夜蛾的自然越冬边界主要为我国横断山脉、秦岭和太行山脉北部一线,其分布区主要在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未来气候变暖,斜纹夜蛾的自然越冬边界会往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张。  相似文献   

4.
科云斜纹夜蛾NPV防治花椰菜斜纹夜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亿PIB/g科云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以下简称科云斜纹夜蛾NPV)是纯天然微生物专用杀虫剂,属无公害环保型农药。为了验证该药剂对蔬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探索其使用方法,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设进程,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江苏省植保站的统一安排,2007年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用科云斜纹夜蛾NPV对花椰菜上的斜纹夜蛾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是经济作物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了解斜纹夜蛾的天敌资源和寻找更好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79~1980年在广州菜区对斜纹夜蛾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并对其主要寄生天敌——斜纹夜蛾侧沟茧蜂Microplitis sp.的生物学作了初步的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6.
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选用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er)较专化的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和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较专化的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lNPV),按多角体数量1∶ 1混合后分别连续感染或交替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比较各代病毒对两种夜蛾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lNPV中国株和AcNPV混合,起始感染甜菜夜蛾,再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中交替繁殖后,F4代斜纹夜蛾病毒(由斜纹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3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极显著高于F2代斜纹夜蛾病毒,F3代甜菜夜蛾病毒(由甜菜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斜纹夜蛾的致死率也显著高于F1代甜菜夜蛾病毒;混合病毒起始感染斜纹夜蛾,再经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交替繁殖后,斜纹夜蛾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以及甜菜夜蛾病毒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也都显著提高。交替传代后的病毒比同代次连续传代后的病毒对非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并且它们对原宿主的毒力未有减弱。AcNPV和SlNPV日本株混合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繁殖后也表现出对非宿主毒力的提高。表明混合病毒在两种不同原宿主中交替繁殖比其在同种宿主中连续繁殖后对非繁殖原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夜蛾黑卵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卵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7月,我们在贵州黔东南地区采集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块内发现1种卵寄生蜂,经分子鉴定确认为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为验证该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效能,本研究以草地贪夜蛾卵为主要研究材料,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为对照,统计了夜蛾黑卵蜂对这两种寄主卵的卵粒寄生率、单卵出蜂数、雄性比和个体大小等指标。结果显示,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卵和斜纹夜蛾卵的卵粒寄生率均可达到95%以上。与斜纹夜蛾卵相比,草地贪夜蛾卵育出的子代蜂个体较大,但单卵出蜂数相对较低。结果说明夜蛾黑卵蜂是草地贪夜蛾潜在的高效生防作用物,斜纹夜蛾卵可以作为替代寄主用于繁育夜蛾黑卵蜂。本研究将为我国利用夜蛾黑卵蜂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莉 《湖北植保》2010,(2):27-27
近年来,随着黄陂芦笋种植面积的增加,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着芦笋产业化的发展。2009年斜纹夜蛾中等偏重发生,甜菜夜蛾大发生,两蛾发生总体重于2008年。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复配剂及其田间应用和对斜纹夜蛾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西部地区后,在田间与斜纹夜蛾混合发生。由于二者寄主种类、发生规律和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鳞毛较为疏松,且单块卵量明显少于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幼虫头部有白色Y纹,第8腹节具方形黑点,而斜纹夜蛾幼虫亚背线内侧各体节均有1对三角形黑色斑纹,且第1腹节和第8腹节较大;草地贪夜蛾蛹臀棘无倒钩或弯曲,而斜纹夜蛾臀棘末端有弯曲或倒钩;草地贪夜蛾成虫体型小于斜纹夜蛾,其雄蛾前翅环形纹黄褐色、肾形纹灰褐色、剑状纹不明显、顶角具较大的白色块斑,而斜纹夜蛾雄虫前翅环形纹白色、外横线与亚缘线间具泛紫色斑纹、剑状纹明显。和斜纹夜蛾相比,草地贪夜蛾大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自残习性。除此之外,两种害虫的迁飞、交配、繁殖等生物学习性有较高的相似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田间卵、幼虫、蛹和成虫密度监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进入水稻田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是棉花的主要害虫。据文献记载,斜纹夜蛾除棉花外还为害旱粮、绿肥等作物,但未见有进入水田为害水稻等作物的报道。笔者在湖北省黄梅县王埠乡于1998年8月中旬发现斜纹夜蛾进入水稻田为害,面积达67hm2。斜纹夜蛾在水稻田为害对象主要是水稻、荸荠、田...  相似文献   

12.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是多种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本研究观测了夜蛾黑卵蜂对5种供试寄主卵(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寄生及子代发育情况,比较了不同寄主卵繁育的夜蛾黑卵蜂在寄生率、羽化率、雌性比和体型大小等生物学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夜蛾黑卵蜂对斜纹夜蛾的卵粒寄生率最高,为94.48%;其次是草地贪夜蛾(92.11%);对烟青虫和棉铃虫的卵粒寄生率相对较低,为34.08%和50.75%。草地贪夜蛾卵育出的子代雌蜂的后足胫节长度166.48 μm,比斜纹夜蛾卵繁育的159.22 μm大,但其羽化率较低,仅为68.06%,显著低于斜纹夜蛾的92.40%,斜纹夜蛾的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寄主。研究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卵是规模化繁育夜蛾黑卵蜂的理想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世界性害虫,近年来在葡萄上的发生面积和种群数量不断扩大,为明确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发育与繁殖潜力,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对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棉花相比,斜纹夜蛾在葡萄上的存活率低、幼虫生长周期长、龄期增多、繁殖能力低,幼虫期取食棉花、‘巨峰’和‘红地球’葡萄叶片的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分别为786.80粒±41.88粒、581.27粒±20.03粒、619粒±17.99粒。以‘巨峰’和‘红地球’为寄主的斜纹夜蛾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39 2和0.114 1,低于其在棉花上的内禀增长率0.149 7。斜纹夜蛾在葡萄上能够正常完成生活史,种群可顺利繁衍,但其在葡萄上发育与繁殖适合度低于棉花。  相似文献   

14.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近年该虫在我地持续大发生,严重害蔬菜、棉花等多种作物.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该虫抗药性不断增强,致使化学农药用量倍增,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环境污染重,而且成本高,防效差.为了探索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措施,丰富斜纹夜蛾"绿色"防控的手段,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湖北省植保总站要求,2007年9月,我们进行了斜纹夜蛾核型角体病毒防治斜纹夜蛾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几种因素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测定,就不同来源诱芯、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类型诱捕器、诱芯不同储藏期等因素对信息素诱集斜纹夜蛾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蔬菜害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置放高度依据不同寄主田间生长高度,以1~1.5m效果较好;3种诱捕器诱集效果相当,诱集代次清晰、峰谷明显,均可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配套的诱捕器;斜纹夜蛾橡皮塞诱芯置放冰箱贮藏1年或2年,诱蛾活性显著下降,诱蛾量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丽草蛉对斜纹夜蛾的捕食作用,本研究在室内测定了丽草蛉3龄幼虫对斜纹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及其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丽草蛉3龄幼虫对斜纹夜蛾的卵及1龄、2龄和3龄幼虫均表现出积极捕食行为和较强的捕食能力,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模型可信度较高。猎物的龄期和密度能显著影响丽草蛉的捕食能力,随斜纹夜蛾龄期增大,丽草蛉3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对猎物的攻击系数和控害效能均显著下降,但对猎物的处理时间明显延长;当斜纹夜蛾密度增加时,丽草蛉3龄幼虫的捕食效率逐渐下降。综合各项捕食作用参数,丽草蛉3龄幼虫对斜纹夜蛾卵的捕食能力最高,其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313.7粒,控害效能为23.5;其次是对斜纹夜蛾1龄幼虫,其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30.5头,控害效能为9.9。本研究结果证实了丽草蛉是斜纹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重要天敌,且具较高的控害潜能,可用于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7.
钱荣明  张泰荣  胡桂珍 《江西植保》2004,27(1):31-31,30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可为害多种作物。近年来对我县芦笋造成严重为害。为筛选出防治斜纹夜蛾有效的药剂品种,2003年我们选用了8种药剂,在该虫发生高峰期进行防治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斜纹夜蛾是红花岗区甘蓝、花椰菜、西兰花、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常年中等程度发生,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我们于2014年8月31日至9月7日,选用5种低毒杀虫剂对甘蓝地斜纹夜蛾进行防治试验,以筛选出防治斜纹夜蛾效果好的低毒农药在红花岗区推广应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山东省青岛奥迪斯  相似文献   

19.
6种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是1种重要农业害虫。近几年,该虫在我国各地大发生的频率明显提高[1 ̄3],为害日趋严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生范围广,食性杂,世代重叠严重,不同区域及寄主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给测报与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此,笔者以寿县当地斜纹夜蛾的6种寄主植物为食料对斜纹夜蛾进行人工饲养,研究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开展斜纹夜蛾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虫源及食料品种供试斜纹夜蛾幼虫为室内连续饲养5代后的成虫所产卵(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饲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物防治》2014,(4):459-459
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laphygmae Ferri6re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的体外聚寄生蜂,主要将卵产到寄主幼虫体外,且能在同一寄主幼虫上产多粒卵,蜂幼虫在寄主体外生活,何建云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见453~459页),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平均单雌产卵量为73.69粒,卵主要产在斜纹夜蛾幼虫的1~4腹节背面,单寄主上通常产卵1~5粒;喜寄生2、3龄斜纹夜蛾幼虫,当寄主斜纹夜蛾2龄、3龄初、3龄末幼虫同时存在时,其偏爱寄生3龄初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