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德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属国定贫困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甘德县以"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甘德特点的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为目标,以转变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为重点,以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努力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海南州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青海省海南州高寒草地长期以来存在人、草、畜矛盾突出,草地建设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畜群结构不合理,品种退化严重,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品牌战略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了该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恶化,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畜牧业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下对策:以草定畜,建立以“人、草、畜”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加大有机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对农牧民培训转移;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调整畜群和畜种结构,发展羔羊经济和幼年牛早期育肥;因地制宜,实施划区轮牧和禁牧;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草产业;实施良种工程;强化科技服务。通过以上措施实现高寒草地生态平衡和草地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青海省化隆县推进高原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出发,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方品牌效益,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高原现代畜牧业,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全县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维护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省草地畜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青海省草地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肖锋 《草业与畜牧》2006,(11):37-39
青海省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维护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省草地畜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青海省草地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青海省玉树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的优势,提出了玉树州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和发展对策,为促进当地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北畜牧兽医》2016,(6):39-39
正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从2016年起,青海将通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畜牧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传统草地畜牧业向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多年以来,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传统生产方式下,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草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青海省格尔木市草地畜牧业实际,以乌图美仁乡柴开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为例,对全市草地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模式建设思路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路子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治本之策,并结合青海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路子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治本之策,并结合青海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依据海北州现代高原生态畜牧业建设总体规划和省农牧厅畜牧业发展藏羊高效养殖推广的方案,从2012年开始,青海省农牧厅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依托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产业与科研相结合,以转变传统放牧方式、保护草地生态为切入点,对刚察县高寒牧区冬季枯草期的藏母羊和羔羊进行合理补饲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母羊的受胎率和羔羊的出栏率,截至2018年,我县历经7年的时间,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刚察县的藏羊牦牛高效养殖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农牧民群众的认可,从而使我县的畜牧产业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提质增效,实现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递增和社会稳定和谐“共赢”的效果,为长效机制集约化科学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青海省海南州草地退化加速,草原退化、沙化、鼠害、虫害、毒草害日益突出,导致草地生态恶化,草地退化已成为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因此,通过人工干预,化解人类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遏制草地不断退化的趋势,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都兰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资源大县,草地畜牧业是该县国民经济的主体。分析了都兰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并结合畜牧业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省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开展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启动实施了草牧业试点工作,总结出适合青海的草牧业发展新路径,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打破牧户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村为单位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促进集约化经营、适度规模发展。省财政累计投入1.8亿元支持生态畜牧业合  相似文献   

15.
草业是青海省畜牧业经济支柱产业,按照青海省地理地貌、生态特点和农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草业发展布局,是充分利用草地资源,振兴畜牧经济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青海省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青海省草业进行分区布局,并提出了加快法制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牧民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促进草业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并拥有世界数量最多、品质最好的牦牛资源和国内最优良的藏羊资源,但多年来畜牧业经济却始终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尽管也曾竭力打造过"牛绒衫"、"牛肉干"、"藏毯"等畜产品品牌,但多为"昙花一现"或"小有成就",难有成大气候的"王者",畜牧大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青海省应将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作为重点,大力推进牧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和农区规模养殖建设,告别小而散的传统模式,大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业模式迈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陈国明 《草业与畜牧》2006,(8):57-58,60
草业是青海省畜牧业经济支柱产业,按照青海省地理地貌、生态特点和农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草业发展布局,是充分利用草地资源,振兴畜牧经济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青海省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青海省草业进行分区布局,并提出了加快法制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牧民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促进草业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青海省化隆县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可以实现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生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使畜牧业的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并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结合青海省化隆县的具体情况,对促进化隆县生态畜牧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共和县以畜牧业生产为经济发展基础,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畜牧业、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等方面,对青海省共和县天然草地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推进共和县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牛改良工作自70年代开始,经过全省畜牧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发展我省养牛业和农牧民的增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推进全省养牛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发展好养牛业是推动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青海省农牧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