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养猪》2017,(1)
为探明分娩相关因素对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影响,特对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母猪分娩情况和断奶后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及跟踪记录,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掏胎助产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最多,达100%(20/20),与未掏胎母猪发病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胎儿滞留母猪断奶后发病次之,为92.31%(12/13),与未有胎儿滞留母猪发病相比差异显著(P0.05);静脉滴注缩宫素助产母猪发病最少,仅为25%(1/4),与未用缩宫素助产母猪发病相比差异显著(P0.05);胎衣滞留、产程过长等分娩相关因素均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较高 ,也可转变成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 ,是导致母猪不孕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屡配不孕的母猪中 ,有 5 0 %由于患此病而被淘汰 ,这种情况在引进的纯种母猪中尤为突出。母猪在产仔过程中阴道受到污染是造成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母猪来说 ,在分娩过程中 ,子宫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污染 ,产后子宫或阴道都会出现短暂的炎症过程。如果母猪仅在产后 10d内 ,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而不影响断奶后配种 ,则预后大多良好。但有部分纯种母猪 ,阴道脓性分泌物在产后 2 0d后仍有排出 ,往往导致配种率降低。预防措…  相似文献   

3.
应用新型中药促孕灌注液对连云港禽蛋开发中猪场经产母猪进行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预防实验,同时观察其促孕效果,治疗结果表明,新促孕液对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比常规用西药治疗疗程缩短,省时省力省钱;预防实验结果显示,该药能明显降低子宫内为的发病率,显著缩短母猪产后至发情的间隔时间,具有显著的催情促孕效果。  相似文献   

4.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在母猪子宫颈口扩张(如分娩、发情、配种、流产等)情况下外界有害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尿道逆行进入子宫,同时在子宫自身免疫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困扰规模化猪场养猪的一个重要问题,有逐步蔓延的趋势,发病率20%左右,有的猪场发病率可高达40%~50%.近几年来,笔者在长期治疗实践中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采取消除病因治本,对症下药治标,标本兼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呈现暴发式出现。然而,困扰猪场生产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一般该病的发病率在10%~20%,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发病率更高,个别猪场发病率可高达40%以上。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母猪子宫黏膜的炎症,临床表现为母猪阴道口流出透明絮状灰红色或黄白色脓性腥臭的分泌物,是引起  相似文献   

6.
黄安妮  闫鹤 《中国兽医杂志》2019,(2):19-22,I0013
探究患子宫内膜炎母猪阴道病原,采用16SrRNA测序技术对健康和患子宫内膜炎母猪阴道菌群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患子宫内膜炎母猪阴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健康母猪。与健康母猪阴道菌群组成相比,患子宫内膜炎母猪阴道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显著降低(P<0.05)。在属的分类水平上,健康母猪阴道的主要优势菌属有链球菌属、梭菌属、拟杆菌属、放线杆菌等。母猪患子宫内膜炎后,大多数健康组的优势菌属丰度显著降低。特别是子宫内膜炎组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属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在健康组中未检出。试验首次发现,患子宫内膜炎母猪的阴道菌群失衡,其发病可能与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数量的增加有关。本研究为研究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奠定基础,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宫溯康对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预防效果,本试验选择分娩后胎衣自下的奶牛,试验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奶牛从分娩后24~36h通过消毒过的专用投药器投入3粒宫溯康至奶牛子宫孕角深部;对照组产后子宫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5.3%,而对照组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发病率为24.3%,其发病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宫溯康能显著降低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复方益母草煎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母猪分娩后1~3 d内添加复方益母草煎剂,并对母猪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断奶后发情时间及下一胎产仔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复方益母草煎剂能显著缩短母猪恶露持续时间;降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有效提高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和下一胎的产仔数。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母猪分娩后添加复方益母草煎剂能有效预防母猪产后疾病,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该验方配方简单、成本低,对于提高母猪的综合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炎即子宫黏膜发生炎症,是繁殖母猪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也是母猪不育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上以不发情、阴道流出多量的分泌物为特征。该病为猪场常见病,如果处理不当,对生产危害极大。母猪在生产过程中处理不当就易感染发病。1原因分析1.1人为感染母猪通常在夜间分娩,对于规模化猪场中的接产人员来说,在2~3d要完成数百头仔猪的生产任务。断  相似文献   

10.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常常因产程异常而容易在产后发生急性子宫炎,一旦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不仅会严重影响哺乳仔猪正常生长,还会增加猪场非生产天数和母猪非正常淘汰比例。因此,母猪产后的完善护理对于预防子宫内膜炎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炎会导致母猪发情不正常或发情却不易受孕,使妊娠期母猪流产的机率增大,严重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笔者根据实践经验,从产前感染、产后感染两方面分析了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总结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想 《中国猪业》2015,(1):51-54
母猪子宫内膜炎已严重损害了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使用宫炎净灌注液进行了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和治疗试验。在预防试验中,试验组499头母猪,仅有13头发生产后流脓,流脓率为2.61%曰对照组500头母猪,46头发生产后流脓,流脓率为9.20%,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6.59个百分点,在治疗试验中,试验组治疗32头母猪,治愈29头曰而对照组治疗30头母猪,只治愈8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63.96个百分点,以上结果均表明,宫炎净对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但治疗效果优于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柏芩提取液是由黄柏、黄芩、红花、党参等组成,为了探讨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采用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进行柏芩提取液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确定药效作用后,按照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防治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的抗微生物兽药的靶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对其进行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柏芩提取液能明显改善实验性子宫内膜炎家兔的临床症状,血液白细胞计数分类、子宫分泌物涂片镜检、尿液及子宫分泌物化学检查结果趋于正常,并且能够减轻子宫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等组织病理学改变。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第10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给药后第21天,柏芩提取液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且与阳性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明柏芩提取液对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和临床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1.5和1.0 g/mL浓度(30 mL/次)对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明显,与土霉素效果相似,0.5 g/mL浓度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母猪是猪场的核心,而母猪的核心是其繁殖能力.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对猪场、公司、社会都会有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引起母猪子宫、产道炎症和子宫内膜炎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母猪的分娩状态、分娩护理和母猪自净功能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对规模化猪场影响很大,许多猪场均存在此病,发病率20%左右,有的猪场高达40%以上。患猪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会转为隐性或慢性感染。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则会增加生产母猪的淘汰率。笔者根据对猪场的调查发现,因子宫内膜炎导致淘汰生产母猪的比例达到40%~55%。1病因分析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与不同的胎次、季节和不同饲养场的生产管理有明显的关系。母猪子宫  相似文献   

16.
在珠江三角洲A、B、C3个大型集约化猪场进行试验,于母猪产后阴道子宫内输入新型的微生态制剂宫康素,用于预防控制产道炎症,并与抗生素组相比较。结果显示,在控制产道炎、子宫内膜炎和减少母猪复发情等方面试验组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且受胎率、胎产仔总数、胎产活仔数等繁殖指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感染了病原体引起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鼻镜干燥、频尿、弓背、努责。阴道中流出带有腥臭味的灰白色或红褐色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常引起繁殖障碍,造成不孕不育或者仔猪成活率降低等。最近遇到一例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西平县某猪场有一头体重170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当今规模猪场最为常见的繁殖性疾病之一。通过对规模猪场进行母猪繁殖状况调查发现,非正常淘汰母猪中70%以上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60%以上的弱仔是由于子宫内环境不良引起的。在猪价低迷的行情下,如何提高猪场生产成绩和降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哪些母猪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及如何进行有效预防,下面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1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母猪1.1产程超过4.5小时的母猪  相似文献   

19.
浦同灿 《猪业科学》2011,28(8):127-127
1病因 花溪区青岩镇某猪场一母猪在生产期间感染病原菌,畜主未及时请兽医对该猪进行处理,导致母猪产后第13天阴道还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并且带有淡淡的血色,经笔者初步判断,该母猪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炎奶牛产后氧化损伤与抗氧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用荷斯坦奶牛全血中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变化及血清、子宫分泌物中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进行检测,探讨产后患有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氧化损伤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其机理。结果表明,CE组和SE组全血中WBC总数和PMN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而CE组血清和子宫分泌物中NO、MDA含量明显高于N组(P0.01),SE组则变化不明显,CE组SOD和GSH-Px活性变化比SE组明显,表现差异显著(P0.01,P0.05)。试验证明,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清和子宫分泌物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升高、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是子宫内组织细胞病理损伤,引起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