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阐述了预留法、灰色系统法以及粮食需求法等耕地保有量的预测方法,并以桂林市资源县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得出了资源县耕地的最高、最低和可能保有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毕节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实践,探讨耕地保有量需求预测方法。[方法]多元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结果]应用毕节地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人口发展、耕地面积变化、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建立了耕地保有量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评价与解释确定最优模型作为毕节地区耕地保有量预测方案。[结论]将预测方案与贵州省宏观调控下达给毕节地区规划"影子指标"对照,并将规划"影子指标"分解到其所辖的8个县市,实现了预测方案与规划"影子指标"的衔接,为毕节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粮食安全的消费需求与最少耕地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耕地保有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四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灰色GM模型和对数需求函数模型对2006~2015年四川省的粮食消费需求和最少耕地面积保有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耕地保有量为603.92-629.51万hm2.如按现有耕地占用速度,2010~2015年实际耕地将少于最少耕地面积保有量,危及粮食安全.因此,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对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采用多指标构建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根据2005 ~ 2014年吉林省耕地面积和人口数据,通过预测区域总人口、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粮食播面单产、复种指数、粮作比,结合耕地需求量预测模型,预测得出2020年吉林省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为535.76万hm2.这一结果与《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 2020年)》确定的耕地保有量551.93万hm2有所偏差,但结果较为合理,且具有预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及中低产田空间分布情况,为天津市中低产田改良及粮食增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统计年鉴及相关区县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拟定了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分析了天津市6个主要农业区县(蓟县、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和滨海新区大港区)1980~2010年30年间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市粮食平均产量由1980年的2 445 kg/hm2提高到2010年的5 130 kg/hm2,增加了109.82%。天津市的中低产田面积由1980年的291 250.13hm2,下降至2010年的76 489.87 hm2,下降了74%。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9%,其中静海县、蓟县、滨海新区大港、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中低产田分别占全市中低产田总面积的43.12%、18.59%、17.23%、14.01%、7.05%和0。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粮食增产限制因素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低、干旱缺水和土壤盐渍化是主要限制因子。[结论]建议继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综合改良盐碱地、优化耕作制度种植耐旱耐盐作物品种等工程与技术措施,持续改良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平衡的四川省耕地面积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保护事关一个地区粮食战略安全问题,而耕地面积的测算与预测为耕地保护提供了决策支撑。本文以2004年为基期年,在综合分析四川省人口、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区域耕地需求预测模型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分别探讨2005~2020年间耕地需求量与耕地有效供给量。结果表明2005~2010年耕地有效供给量都高于低粮食自给率下的耕地需求面积,但基本都低于高粮食自给率下的耕地需求面积,至2020年四川省预测耕地有效供给量分别低于低粮食自给率和高粮食自给率下耕地需求面积56.21×104hm2和83.41×104hm2。  相似文献   

7.
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咙霏  赵乔贵  杨子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06-10808
依据1996~2008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数据,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选取耕地面积、粮播比例、耕地年粮食单产、总人口和人均粮食产量5个指标,分析预测了2020年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各指标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云南省总人口达5146.40万人,显著高于控制数(5000万人);2020年云南省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00kg,处于小康型下限;粮食自给率按100%、95%和90%3个方案进行;耕地年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按2.5%和3.0%2个方案进行预测;将2020年粮播比例确定为66%。耕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得到云南省耕地需求量共计6个方案,方案Ⅰ是很难达到的目标,方案Ⅳ、方案Ⅴ和方案Ⅵ的预测结果偏低,不符合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规定,也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目标;方案Ⅱ和方案Ⅲ较为接近,但方案Ⅲ预测结果最佳,并将基于粮食安全的云南省2020年耕地需求量确定为590万hm2,以保障云南省粮食安全、实现省域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部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辽宁省中部平原区未来20年内耕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2030年时,全区耕地面积将分别减少到134.52万hm2和132.82万hm2,粮食平均产量分别增加到7 238.90 kg·hm-2和7 423.30 kg·hm-2 以温饱型粮食消费水平计,该区耕地人口承载率可达到111.22%~100.10% 若以小康型粮食消费水平计,承载率为109.09%~98.18% 若以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计,承载率为91.00%~89.25%。因此,耕地的供应与...  相似文献   

9.
基于泸定县耕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采用多项式拟合和多元逐步回归法构建了泸定县耕地需求影响分析数学模型,据此预测到2020年泸定县耕地保有量至少为5 339.75 hm2,提出了泸定县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泸定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梅焕  杨永崇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09-15011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运用基于粮食安全法、供需平衡法和趋势外推法等3种方法对研究区2010、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构建了固定权数组合模型对3种预测结果进行科学综合,最终预测出米脂县2010、2020年耕地需求量分别为40 967、36 556 hm2,为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确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类淑霞  郝晋珉  双文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86-21190
[目的]对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方法]首先对大同市中心城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大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目标年的城市规模和扩展模式,将新增城市用地和弹性空间用地进行空间布局,确定大同市2020年城市发展边界。[结果]大同市评价区域内适宜建设用地较少,面积66.18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10.40%;较适宜建设地区面积为117.51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18.47%;一般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149.49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23.49%;不可建设用地分布面积较小(89.31 hm2),占评价区域面积的14.04%。新增建设用地中,适宜和较适宜级别的用地占73.58%,没有不适宜级别的用地;有条件建设区中,适宜和较适宜级别的用地占66.85%,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合理。[结论]该研究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和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县级、乡镇级两级空间尺度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方法定量研究广水市耕地质量的空间集聚性规律特征。[方法]基于空间自相关Moran’s I分析方法,以湖北省广水市为研究区,将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作为空间变量,以耕地图斑作为空间单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县级和乡镇级两级尺度上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性特征并进行两级对比分析。[结果]广水市耕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规律,"中北部"的耕地质量较高,"西北角"耕地质量相对较低,其他地方耕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分布较集中。广水市耕地质量在县级和乡镇级尺度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说明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很强的集聚态势。县、乡镇两级尺度上,耕地质量指数Moran’s I值均呈现出国家经济等指数国家利用等指数国家自然等指数的递减特征,三者均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态势。[结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在不同尺度上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内部差异性特征,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可为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厚侠  望勇  徐同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23-15326
[目的]弄清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为下一期整治规划服务。[方法]基于密云县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1∶50 000地形图以及密云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用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田块调查分析法分析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状况。[结果]全县耕地整理区面积21 286.23 hm2,通过耕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1 482.09 hm2,耕地利用率提高潜力为6.9%,其中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密云县的西南部,面积10 930.61 hm2;二级潜力区面积主要分布密云的西南和东北部,面积为6 479.97 hm2;三级潜力区面积为3 875.65 hm2。[结论]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较大,空间分布上以西南部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指导县域种植业布局调整,应用耕地地力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合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调查分析结果,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县耕地苹果的种植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合阳县耕地高度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有5509.99hm2,占全部耕地的6.29%;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有45216.72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62%;勉强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有26301.75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0.02%;不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面积10574.72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2.07%。最后,对合理利用各适宜性等级耕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红  黄英  娄昭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19-7321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区的生态足迹及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喀斯特山区安顺市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安顺市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从供需平衡状况定量分析了安顺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和实现喀斯特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结果]安顺市200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447 8 hm2/cap,而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2.309 0 hm2/cap,人均生态赤字较大,为1.861 2 hm2/cap,属于严重的生态赤字区。安顺市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大大超出了其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自然资源的供给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难于支撑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可通过改变安顺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消费体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生产工艺,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等途径,实现喀斯特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结论]该研究为喀斯特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保护耕地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辽宁省鞍山市作为研究区域,在耕地保护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有关数据分析,预测规划目标年(2010和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为基于粮食安全模式下的耕地保护提供有益探索。结果表明,2010年鞍山市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9 000 hm2,2020年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8 000 hm2,201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04 186.02 hm2;到202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26 409.61 hm2。因此,鞍山市耕地可供给量可以满足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县域耕地需求量的预测是否合理关系到区域和全局的耕地保护压力程度。以夹江县为例,利用粮食安全法、GM (1,1)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法对夹江县的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合县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及土地利用现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预测结果赋予权重,最后用固定权系数预测夹江县的耕地需求量。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耕地需求量14 49359 hm2,2030年为14 28945 hm2,该方法综合了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准确地研究了目标年耕地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张掖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张掖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耕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比重最大,说明该市的生态供给过分依赖于耕地和草地;张掖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39 hm2,人均承载力为1.3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82 hm2,人均生态足迹的供给与需求之比为1∶1.72,总人口生态赤字为1 049 090 hm2,表明张掖市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强度甚高,在区域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对张掖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莹  高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91-4593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哈巴格希乡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方法]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哈巴格希乡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该乡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有关规划指标,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出2010年的3种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结果]从3种土地利用结构方案中选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最大的方案2为哈巴格希乡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结论]方案2基本上实现了哈巴格希乡各种用地结构的合理调整,耕地、草地、林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地、住宅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4.35、49.46、59.25、177.63、36.00、180.52和92.83 hm^2,该乡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64512030.4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