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8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于花前5 d至始花期采取不同的花穗整形方式进行整穗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几种整穗方式均显著增大了果粒重;留穗尖10 cm整穗处理的葡萄穗重极显著高于对照,达339.63 g;留穗尖6~10 cm的整穗处理可促使果穗紧凑;留穗尖6 cm和留穗尖8 cm处理的果实总酸含量降低,固酸比提高,使果实风味提升,果实品质提高。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留穗尖6~8 cm整穗处理的综合效果优于对照,以留穗尖6 cm整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8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于花前5d至始花期采取不同的花穗整形方式进行整穗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几种整穗方式均显著增大了果粒重;留穗尖10 cm整穗处理的葡萄穗重极显著高于对照,达339.63 g;留穗尖6~10 cm的整穗处理可促使果穗紧凑;留穗尖6 cm和留穗尖8 cm处理的果实总酸含量降低,固酸比提高,使果实风味提升,果实品质提高.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留穗尖6~8 cm整穗处理的综合效果优于对照,以留穗尖6 cm整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6~8年生‘台农1号’芒果树为供试材料,开展机械疏花和化学疏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盛花初期,从花穗密节处以下短截主花穗,保留总花穗长25cm左右,早期坐果量比对照减少68.6%,最小果质量和平均单果质量分别提高177.1%和67.5%;筛选出适宜‘台农1号’芒的疏果药剂吲熟酯,适宜使用浓度为200mg·L~(-1),使用时期为谢花后7d至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结束止;‘台农1号’芒经机械疏花和化学疏果处理,无胚果平均单果质量(151.40g)显著高于生产对照(113.41g)和对照(67.89g);商品果率(90.60%)显著高于生产对照(67.35%)和对照(32.81%);平均单株商品果产量(40.11kg/株)比对照(14.86kg/株)增产169.9%,比生产对照(37.14kg/株)增产8.0%。  相似文献   

4.
对十八年生的石硖龙眼结果树采用"见三疏一"的方法随机疏去总量的1/3的花穗后,对留下的花穗采用短截、挖心和去除基部1~2条支穗,每个花穗保留4~6个支穗的方法进行疏剪,以不疏剪花穗作为对照,调查开花座果的情况。结果说明,适当疏剪花穗极有利于提高树体养分和座果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贵妃玫瑰"葡萄为材料,对其进行见花花穗修剪,分别留花穗穗尖5 cm、7 cm、9 cm、11 cm,以花穗不修剪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穗留穗尖长度对其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果实大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留穗尖长度处理对叶绿素含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果皮色度均无显著影响。但留花穗穗尖5 cm处理的叶面积、单粒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留穗尖7 cm处理的糖酸比最高,其叶面积、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留穗尖5 cm处理无显著差异。留穗尖5 cm、7 cm处理适合根域限制下"贵妃玫瑰"葡萄花穗整形。  相似文献   

6.
花穗修剪对仙婆果开花及坐果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花前对荔枝优良品种仙婆果的花穗进行"去心、短截、留数条侧穗"处理。结果表明,经花穗处理后,仙婆果的雌花比例和座果率明显增加,其中留2条侧穗的植株其雌花比例达36.94%,座果率达21.11%;留4条侧穗的雌花比例达31.67%,座果率达12.59%,平均单株产量最高、达62.5kg。  相似文献   

7.
葡萄果穗套袋可以明显改善果实品质、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的重要措施。1套袋前的果穗处理在葡萄开花前,根据花穗的数量和质量疏去一部分多余的、发育不好的花穗,使养分集中供应给留下的优质花穗,以提高果实品质和座果率。疏穗时通常疏除花器发育不好、穗小、穗梗细的劣质花穗。为使花穗外观一致,所结果实成为标准化、规格化的优质商品,还需修剪花穗,先除副穗,把花穗上部的2~3个小穗摘除,下端的穗尖要掐掉1~2厘米。整个花穗留14~15个小穗,使果穗整齐、美观。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信阳地区夏黑葡萄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开展了信阳地区夏黑葡萄花穗不同整形长度对夏黑葡萄浆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在夏黑葡萄开花前7d,分别将其花穗穗尖留3cm、5cm、7cm、9cm的长度,疏除花穗其余部分,以花穗穗尖不做处理为对照,分别测量葡萄果实的纵横径、果形指数、果实单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信阳地区夏黑葡萄的花穗最适长度为5cm。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的影响,分析比较化学打顶剂各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间的棉花产量、农艺性状差异,为生产上使用化学打顶技术提供参考。选用新陆早58号,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3个不同化学打顶时间,比较3个处理的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处理的打顶效果及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使用化学打顶剂可抑制主茎和叶枝顶芽的生长,增加棉花株高和果枝数,降低叶枝长和节间平均长度,增加铃数和内围铃,纤维品质差别不显著;3个打顶剂处理中,处理2较对照增产,打顶效果最好,打顶剂使用时间影响打顶效果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进行四季龙跟第二造花穗的抽生成花试验,结果表明,剪除第一造花穗能促发整齐良好的结果母枝,采用环割和喷施多效唑有利于增加四季龙眼的成花率,分别比对照高5.52%和4.32%,但不同处理和对照的每穗平均结果数基本无差别,初步显示四季龙眼有较稳定的自然结果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20年树龄的大型杧果园内39种重要害虫和6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防效及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每种病虫害的为害,1989年的果实产量和收入比1986年增加11.6倍和16.36倍。  相似文献   

12.
芒果气调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芒果为典型呼吸跃变型果实,试验结果表明,气调贮藏有效地抑制了芒果呼吸代谢和后熟过程,延长了芒果贮藏寿命。气调贮藏使芒果果实内Vc、还原糖、总酸含量的损失明显减少,降低了贮期发病率,提高了芒果贮藏品质。鸡蛋芒果果实在10~11℃气调贮藏40~50天,出库后经一定的货架时间,果实风味与常温自然后熟的果实几乎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3.
我国芒果套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我国芒果套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芒果套袋技术的实施策略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芒果涂膜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MC、柠檬酸、保鲜剂、CaCl2为主要原料研制果蔬保鲜涂膜剂,对芒果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的芒果,在贮藏过程中其硬度、酸度、叶绿素的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海南反季节杧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反季节杧果生产技术及其形成过程的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钙元素对芒果生长及果实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芒果钙素营养需求,钙的吸收运输, 钙的生理功能,钙对芒果,品质及贮藏的影响等方面有关芒果钙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以97—1实生苗和疑是父本紫花芒、四川红芒为试验材料,利用颜色指数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将芒果枝、叶颜色分级,鉴定97.1实生苗父本。结果表明:97.1实生苗枝条和叶片颜色指数更接近四川红芒枝条、叶片颜色指数。推断实生苗的父本是四川红芒。  相似文献   

18.
贵州芒果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芒果防治炭疽病的药剂筛选、药剂防治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试验,探讨贵州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为贵州芒果推广和生产提供指导.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剂筛选上,噻霉酮的防治效果较好,甲基硫菌灵的效果次之;在防治炭疽病的最佳浓度筛选上,噻霉酮1 000倍液和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最佳时间筛选上,噻霉酮在叶片萌发时的防治效果较好,甲基硫菌灵在古铜色叶片时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两个芒果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AFLP技术在芒果上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并利用16对引物构建了两个芒果育种亲本的指纹图谱,获得了两个品种间分子水平上的多态性信息。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了4个芒果品种5种杀菌剂9种不同组合的处理方式测定了芒果套袋前药剂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对预防套袋后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和炭疽病有较好的效果,在47%春雷·王铜药液中加人防治炭疽病苯甲·嘧菌酯或者嘧菌酯悬浮剂,对提高套袋芒果的好果率、降低病虫果率和沙皮果率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