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地小麦品种太学1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学12号是洛阳太学农作物研究所以郑麦9023×豫麦49,采用水旱交叉选择鉴定方法对后代进行选择,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是一个适宜河南省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太学6号是洛阳市太学农作物研究所利用豫麦49×豫麦63,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晚播、早熟、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结合了双亲的优良基因,2008-2010年在河南省南部区试中2a分别较对照豫麦18-99增产4.91%和6.6%。在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0.2%,居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垦啤麦10和垦啤麦7号2a区域试验的结果比较,以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增产幅度、变异系数、高稳系数为参数,分析二者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垦啤麦10高产稳产性均优于垦啤麦7号,是能够替代垦啤麦7号的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潍麦7号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生物学特性作统计分析,研究潍麦7号丰产、稳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潍麦7号表现出丰产、稳定及适应性好的优点,但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地区)的不同,其产量、生态适应性又不尽相同。在推广种植潍麦7号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其产量三因素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潍麦7号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共有52个小麦品种参试,弱春性品种7个分别为兰考198、洛麦24、新麦29、偃展4110、漯麦18、众麦7号、04中36;半冬性品种45个分别为西农585、西农979、许科1号、许科168、许科316、许农5号、许农7号、商麦1号、中麦175、圣源619、众麦1号、众麦998、洛麦26、存麦1号、存麦5号、存麦8号、新麦28、新麦30、漯麦9号、良星66、平安8号、温9948-3、鹤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104-108
2008—2009年通过对潍麦7号以及以潍麦7号为亲本的后代在13个不同生态地域进行的抗病、抗逆性研究,明确了潍麦7号作为优良育种亲本的价值。研究表明,潍麦7号在不同生态地域的总体表现为抗病、抗逆性性能优,可作为抗病、抗逆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华中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合理利用可缓解该地区畜牧养殖饲料成本过高的问题。试验采集华中地区规模推广的25个小麦品种的秸秆,分别测定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指标的含量,使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主成分综合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初步构建有效评价小麦秸秆饲用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5个小麦品种秸秆的营养品质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洛旱12郁金香川红1号周麦12洛麦18周麦35周麦23周麦28焦麦266温麦28德研8号温6矮抗58开麦18字十麦太学12郑育麦9976富麦2008周麦16百农207周麦21中泓8舜麦1718济麦4号丰德存1号。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洛旱12为一类;郁金香为一类;川红1号、周麦12、洛麦18、周麦35和周麦23为一类;舜麦1718、济麦4号为一类;丰德存1号为一类;焦麦266、温麦28、德研8号、温6、矮抗58和开麦18为一类;字十麦、太学12、郑育麦9976、富麦2008、周麦16、百农207、周麦21和中泓8为一类。综合分析可得,洛旱12、郁金香、川红1号、周麦12和洛麦18等品种秸秆的营养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筛选适合云南省德宏州南亚热带气候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7—2018年度德宏州区域试验中的16个小麦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小麦品种的灰色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德麦10号、德麦9号、云麦53、滇麦7号、云麦68、滇麦4号、云麦56、云麦57、云杂12号、保麦3号、弥136-7、宜麦2013-34、易2011-1、云麦106、云麦69、云麦64。[结论]德麦9号、德麦10号、云麦53品种表现突出,适应性好,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滇麦4号、云麦68、滇麦7号在株高、抗病性、抗倒伏方面优于其他品种,产量水平中等,适宜用作育种材料。其他10个参试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不适宜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2个小麦品种淮麦35和镇麦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实验室拌种模拟小麦发芽的方法,研究不同聚合度壳寡糖拌种对种子发芽率、发病数、株高和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在2~7的壳寡糖对淮麦35的发芽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聚合度13~18的壳寡糖对镇麦10号的发芽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聚合度2~7的壳寡糖对淮麦35和镇麦10号在种子萌发期间有明显的抗病作用。聚合度2~7的壳寡糖在淮麦35的发芽试验中株高和根系促生长作用表现最好,聚合度13~18的壳寡糖在镇麦10号的发芽试验中株高和根系促生长作用表现最好。综上所述,聚合度2~7的壳寡糖应用在淮麦35拌种中具有抗病、促生长的优点,且对镇麦10号也有较好的抗病作用;聚合度13~18的壳寡糖在镇麦10号拌种试验中具有较好的促发芽、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麦4号是以济955159为母本,优质强筋抗病94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7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41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7%;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821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济麦4号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号综合抗病性强,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在啤酒大麦垦啤7号及龙啤麦2号上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种植垦啤麦7号垦龙啤麦2号密度水平在450万/hm2左右,在平丰年份产量水平可达70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太学12号是洛阳太学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旱肥地小麦新品种。在多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示范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创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太学12号是洛阳太学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旱肥地小麦新品种。在多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示范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创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淮麦35和镇麦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实验室拌种模拟小麦发芽的方法,使用不同聚合度的壳寡糖拌种处理种子并对种子的发芽率、发病数、株高和根系的生长性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聚合度在2-7的壳寡糖对淮麦35的发芽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聚合度13-18的壳寡糖对镇麦10号的发芽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聚合度在2-7的壳寡糖对淮麦35和镇麦10号在种子萌发期间有明显的抗病作用。壳寡糖聚合度在2-7的样品其在淮麦35的发芽实验中株高和根系促生长作用表现最好。壳寡糖聚合度在13-18的样品在镇麦10号的发芽试验中,株高和根系促生长作用表现最好。综上,聚合度在2-7的壳寡糖应用在淮麦35拌种中具有抗病,促生长的优点,且对镇麦10号也有较好的抗病作用。聚合度在13-18的壳寡糖在镇麦10号的拌种试验中具有较好的促发芽、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3.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我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的现状,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栽培技术不尽合理,二是农药使用不当,三是人为直接传播。目前,我省大面积种植的14个小麦品种多不抗病。当1990年多种病害大流行之际,在36个基点调查结果表明,条锈病病情指数平均达到4级的有百农3217、西安8号、豫麦7号、豫麦10号、豫麦16号等;5级的有豫麦11号、豫麦15号、西安9号等。另外,这些品种对白粉病的感病程度亦很严重,14个当家品种中除宛7107、豫麦16号的发病程度在2级以下外,其它12个品种如百农3217、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品种特性介绍了水稻连粳7号直播与淮麦20高产轮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介绍、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推广水稻连粳7号直播与淮麦20的轮作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赣榆区不同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连云港市赣榆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特进行了14个小麦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淮麦1403、保麦330、华成麦1688、安农0711、淮麦35、西农822、连麦7号、连麦8号、紫麦19、淮麦4046、淮麦28、皖麦203、瑞华516均可在赣榆区推广种植;瑞华麦520产量较低,在赣榆区只能小范围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河南省种植面积在33.3万hm2以上的小麦品种有5个,依次是郑麦9023、豫麦18号、豫麦70号、豫麦49号、豫麦34号,种植面积在6.7万~33.3万hm2的品种有5个,依次是豫麦69号、豫麦47号、豫麦58号、豫麦41号、豫麦54号。一、小麦品种利用特点1. 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比较合理。郑  相似文献   

19.
<正> 安阳市于1988年秋引进豫麦17,进行示范种植。示范结果,亩产246.5—367.3公斤,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2.4%。同年,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豫麦17亩产达362.8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4.2%。1989年—1990年度,该品种参加豫北种子联合体安排的豫北小麦新品种联合示范。春水组7处示范结果,平均亩产345.17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达34.5%。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亩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7个品种小麦抗病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颖东区宜推广泛麦5号、豫麦70、皖麦50、烟农19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