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铃薯免耕栽培与常耕栽培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西式快餐企业进军中国市场 ,对马铃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马铃薯的种植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但长期以来 ,广西兴业县马铃薯的栽培一直沿用传统常耕方法即在晚稻收割后 ,经过犁翻耙地后起畦播种 ,工作量大 ,成本高 ,产量、品质、效益较差 ,严重阻碍生产的发展。现介绍马铃薯稻田冬种省工增效、优质高产的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方法。1种植地点及时间地点 :广西兴业县石南镇富阳村肖忠伟户稻田 ,时间 :2003年12月~2004年3月。种植品种 :贵州马铃薯。2种植面积免耕栽培覆盖稻草厚度6cm、…  相似文献   

2.
采用地膜马铃薯套西瓜--晚稻水旱轮作种植技术,每667米2可生产早熟马铃薯1000公斤,西瓜2500~3000公斤,优质晚稻450公斤,产值2500~3000元,纯利润在1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姜—稻—薯一年三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潭镇是福安市农业大镇,近年来创新耕作制度,推广“生姜—晚稻—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采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促进单位面积效益成倍提高。春季种植美观优质适应加工外销的本地竹姜,亩产1800-1900公斤,产值7580-7980元。在生姜收获后种上高产优质杂优稻,亩产446-500公斤,产值628—700元。在晚稻收割后种上马铃薯,亩产鲜薯1600-1800公斤,产值1440-1620元,三熟产值计9648-10300元。其主要的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4.
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及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建议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市场区位优势以及脱毒马铃薯的品种、种薯问题已解决的新情况,指出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条件已初步具备;提出广西可以利用中稻田、晚稻制种田等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同时提出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应注意选择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稻田种植已破眠的脱毒马铃薯种薯,要搞好播种、稻草覆盖和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并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5.
冬季覆盖植物对南方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冬闲-双季稻为对照,通过对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和马铃薯-双季稻等5种不同冬季覆盖植物稻田土壤养分变化及晚稻生长进行为期4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冬季覆盖植物均能改善稻田土壤肥力状况,提高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促进晚稻对养分的吸收和植株生长发育.晚稻植株的根系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上述4种冬季覆盖植物晚稻的有效穗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3.36,21.24,11.19,31.86万/hm~2,其穗长、穗重和结实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0.11,0.95,0.13,0.51g;油菜-双季稻晚稻的穗干重明显高于对照及其它处理.稻田冬季覆盖植物有利于改善晚稻产量构成因素,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49.67,558.64,437.26,783.82kg/hm~2.  相似文献   

6.
浅谈浅山地区高产马铃薯栽培模式及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在中国种植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人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更新种植模式来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近几年青海省循化县为了开拓浅山地区的发展潜力,从2008年开始探讨浅山种植全膜覆盖双垄马铃薯栽培模式,经过三年生产和实践发现,全膜覆盖双垄马铃薯丰产栽培模式即能达到高产、优质,更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商丘地区保护地马铃薯单垄单行双膜一苫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促进商丘市保护地无公害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商丘地区保护地马铃薯无公害栽培现状,针对保护地无公害高产优质马铃薯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及安全采收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对商丘地区保护地单垄单行双膜覆盖无公害优质高产马铃薯的生产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宁波市姜山镇探索出了一批多种多养、优质高产、节本增收、安全生态的农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示范推广。现将西瓜-晚稻-花菜、甘蓝-晚稻-青菜和马铃薯-早稻-花菜3种种植模式的示范情况、种植技术及经济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季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广东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广东马铃薯多利用晚稻收获后的冬闲田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广东的实际出发,系统总结了广东马铃薯丰产栽培经验,提出了选用优良品种的脱毒种薯、切块催芽、适时播种、高畦种植、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稻草覆盖、培土、植株生长调节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适时播种选择中晚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已打破休眠的脱毒马铃薯种薯,选择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高位田种植。晚稻收割时,稻草堆放在田边,以方便覆盖。播前按畦宽1.5米左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开沟整地,以利于排灌。播种时把薯芽稍用力压于土表,让其贴土摆放,以便出芽后尽快吸收水分,早生快发。  相似文献   

11.
董海兵 《当代农业》2011,(15):33-33
一、适时播种选择中晚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已打破休眠的脱毒马铃薯种薯,选择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高位田种植。晚稻收割时,稻草堆放在田边,以方便覆盖。播前按畦宽1.5米左右、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开沟整地,以利于排灌。播种时把薯芽稍用力压于土表,让其贴土摆放,以便出芽后尽快吸收水分,早生快发。  相似文献   

12.
从地块的选择,精心整地,应用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重施底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覆盖地膜、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小春马铃薯种植技术,以促进小春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3.
小春马铃薯地膜栽培是指小春马铃薯种植的大田在播幅带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薄膜,通过地膜覆盖产生物理隔阻作用,改变马铃薯生育期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小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栽培方式。根据雄壁镇近几年的种植经验,小春马铃薯地膜栽培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举措,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从地块与整地,应用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重施底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覆盖地膜,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小春马铃薯种植技术,以促进小春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一、以33.3万hm2稻田改制为重点,推进粮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是要进一步压缩早籼稻面积,全省早稻面积稳定在126.7万hm2左右,减少13.3万hm2,主要是通过挖掘一季稻和一季晚稻、旱粮生产潜力,稳定粮食总产。二是加快稻田改制,提高良田效益。重点抓好6.7万hm2优质油菜—高档优质晚稻、6.7万hm2蔬菜瓜类、6.7万hm2玉米、6.7万hm2避灾农业和6.7万hm2优质杂粮和特种经济作物产业化开发。三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继续扩大优质旱粮生产能力,狠抓玉米,扩大豆类、酒用高粱、马铃薯等旱粮生产,总产突破50亿kg。四是加大精品名牌优质稻开发。在全面提升水稻品质的同时,抓好100万hm2高档优质稻开发。  相似文献   

15.
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永志  李柱栋  曾南 《广西农学报》2007,22(1):48-49,27
马铃薯种植可利用稻草覆盖代替泥土,使马铃薯在地表生长发育,可减少翻耕、中耕等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充分利用稻草,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省工、节本、优质、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钦州市种植户多年水稻和马铃薯种植实践的经验,总结了早稻—晚稻—冬马铃薯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践表明,该模式实现了早稻、晚稻、冬季马铃薯的接茬种植,经济效益好,年亩产值超过9 286元。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稻草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惠安县主要冬季作物,为了探索配套高产技术措施,提高增产潜力,2009年,惠安县种植业管理站承担省农业厅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马铃薯高产优质示范项目,结合进行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示范。由于稻草覆盖起增温保温、保肥保水、疏松土壤和抑制杂草滋生等作用,促进马铃薯早出苗、多出苗,增加主茎数、分支数,单株薯重和大中薯率提高,增产优势明显。经验收,稻草覆盖产量2831.5公斤/亩,比薄膜覆盖增产21.08%。2010-2011年,全县大力示范推广,增产效  相似文献   

18.
该文针对广东省恩平市冬作马铃薯现状,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覆盖地膜(黑膜)的大西洋马铃薯冬作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旨在为恩平市大西洋马铃薯的持续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早、晚稻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植株根系、茎、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早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1.45,37.30,15.25,28.6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83%、12.29%、11.35%和8.39%,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87,0.31,0.54,0.93 g,产量分别增加420.70,424.72,282.76,317.25 kg/hm2;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0.20,33.55,13.45,36.9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2.38%、5.03%、1.56%和6.05%,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63,0.72,0.38,0.78 g,产量分别增加248.28,427.60,179.32,455.18 kg/hm2。在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采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分析了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了加强优质专用型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稻草覆盖、免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扶持和发展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等加快江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