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讨最适初代诱导、增殖继代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建立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以腊花嫩茎尖为实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组合的KT和NAA,对腊花进行初代诱导培养;设置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进行增殖培养;选用1/2MS培养基为腊花生根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添加IBA不同浓度配比培养实验。最佳初代诱芽培养基为MS+ KT 3.0 mg/L+ NAA 0.2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诱导率达88.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增殖系数为3.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6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0.1 g/L活性炭,pH 5.8,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2.
非洲菊组织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非洲菊花托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综合分析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在非洲菊组培过程中对花托培养、继代增殖和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配方中非洲菊花托培养的最适组织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1.0mg/L+糖30g/L+琼脂5%;继代增殖培养的最适组织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糖30g/L+琼脂7%;无根苗壮苗生根的最适组织培养基均为1/2MS+NAA0.5mg/L+糖20g/L+琼脂7%。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0.5 mg/L、NAA0.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此时试管苗的增殖效果最佳,培养27 d,有效嫩茎数为3.433;白杜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1/2 MS+NAA1.5 mg/L+蔗糖20 g/L+琼脂7 g/L为好,培养25 d生根率为86%。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1)
为建立花榈木的组织培养体系,以花榈木籽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开展了基本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及试管内外生根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S为花榈木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5mg/L+琼脂8g/L+蔗糖30g/L,增殖率为86.67%;瓶外生根方式优于瓶内生根,采用NAA 2mg/L+IBA 1mg/L生根液浸泡花榈木无根苗基部20min,在石英砂∶泥炭土(1∶1)的基质中进行瓶外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8.89%。  相似文献   

5.
以火鹤侧芽作为外植体,用MS+KT2.0 mg/L +NAA5.0 mg/L +糖30g/L +琼脂7 g/L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并总结出火鹤最佳分生培养基为MS+BA0.2 mg/L +NAA0.1 mg/L +糖30 g/L +琼脂7 g/L,繁殖系数在5.6以上。用1/2MS+NAA0.3 mg/L +糖20 g/L +琼脂7g/L 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能够将毛白杨优良资源应用到北纬41°以北地区,为我国北方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优良苗木,特进行高抗寒性毛白杨杂种—‘蒙树1号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方法]利用‘蒙树1号杨’切枝水培嫩芽为外植体,开展了最佳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筛选,以及无菌苗茎段增殖、叶片分化、生根培养和玻璃化苗恢复培养研究。[结果]嫩芽在0.10%升汞中灭菌5 min效果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15.60%、萌芽率达77.70%;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为MS + 0.20 mg/L 6-BA + 0.05 mg/L NAA,平均分化出芽4.21个;不定根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 + 0.50 mg/L IBA + 0.20 mg/L NAA,生根率达93.90%;玻璃化苗在MS + 0.2 mg/L 6-BA + 0.05 mg/L NAA + 30 g/L蔗糖+8 g/L琼脂培养基中恢复效果最好,恢复率达82.38%。[结论]‘蒙树1号杨’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为毛白杨体细胞多倍体育种及我国西北地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余春香  郑晓峰  邓燕红 《种子》2004,23(12):65-67
以毛慈菇假球茎上的不定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毛慈菇根状茎以NAA 1.0 mg/L 10%香蕉 2%白糖 0.4%琼脂的White培养基效果较好;适宜的根状茎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3.0 mg/L NAA 0.1 mg/L 2%白糖 0.4%琼脂;在诱导和增殖培养中,暗培养较光培养效果好;根状茎的长度对其增殖有一定的影响,较适宜的增殖长度为0.5~1.0 cm;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3 mg/L NAA 0.2 mg/L 2%白糖 0.4%琼脂;适宜的根分化培养基为1/2 MS NAA 1.0 mg/L 2%白糖 0.4%琼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薄荷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光照、褐变抑制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进而筛选出合适的生根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薄荷叶片最佳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1.4 mg/L TDZ+0.2 mg/L NAA+30 g/L蔗糖+5.5 g/L琼脂,诱导率达27.78%;暗培养20 d后再转接一次,叶片不定芽诱导率提高至64.29%,褐化率低至11.9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 mg/L NAA+20 g/L蔗糖+5.5 g/L琼脂,生根率达97.50%;再生苗经生根、炼苗后移栽,植株成活率达100%。本试验建立了薄荷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薄荷无菌苗生产和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宫灯玉露愈伤组织诱导及快速繁殖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宫灯玉露的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消毒时间、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宫灯玉露愈伤组织诱导、丛芽诱导及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试验表明:最适外植体灭菌时间为8 min,污染率为13.3%;培养基MS+30 g/L蔗糖+6 g/L琼脂+6-BA 1 mg/L+NAA 0.1 mg/L适合诱导愈伤;培养基MS+6-BA0.5 mg/L+KT 0.1 ml/L+NAA 0.01 mg/L有利于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1/2MS+30 g/L蔗糖+6 g/L琼脂+IBA 0.2 mg/L适宜诱导根的生成,10~15 d内可长出2~3条根;通过炼苗移栽幼苗的成活率达85%以上,从而建立了宫灯玉露工厂化育苗的组培快繁体系,为今后宫灯玉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菱花湛露’牡丹鳞芽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牡丹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的依据,建立牡丹品种‘菱花湛露’的组培快繁体系,以‘菱花湛露’的鳞芽为外植体,以MS、改良MS、WPM、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经试验对比筛选出‘菱花湛露’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WPM+6-BA 1.5 mg/L+NAA 0.5 mg/L+GA3 0.1 mg/L+蔗糖 25 g/L+琼脂6 g/L+AgNO3 10 mg/L,增殖系数可达3.7;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WPM+IBA 10 mg/L+蔗糖35 g/L+AgNO3 10 mg/L+活性炭(0.1%)时,生根率为47.9%。  相似文献   

11.
马雪  陈雪  张金柱  杨涛  车代弟 《作物杂志》2012,(2):62-64,159
以树状月季‘2004-4’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组合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状月季快繁体系建立及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2mg/L;(2)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MS+6-BA 2.5mg/L+NAA 0.1mg/L;(3)生根的最佳培养基:1/2MS+NAA 0.05mg/L;(4)组培苗移栽到东北山土和珍珠岩比例为2∶1的混合基质时,成活率高达74.2%。  相似文献   

12.
适当提高蔗糖浓度能明显改善甜樱桃试管苗的状态,在F14培养基蔗糖浓度由原来2%增加到6%,增殖倍数由1~2增加到25~30,叶片由黄绿无光变为浓绿油亮,保持天数由原来的15d增加到70d。经过4步骤程序培养可以获得小叶片再生,即:①将普通继代试管苗接入F14(附加6-BA0.5mg/L+IBA0.05mg/L+GA30.2mg/L+蔗糖6%+琼脂7.0g/L,pH5.8)继代培养30d,获得小叶型高分化试管苗。②剪取并且横切2~3刀后将小叶片,先在0.1%VC无菌水中浸泡1到30min,然后接入MS或F14或WPM(附加6-BA2mg/L+2,4-D2mg/L+蔗糖4%+琼脂7.0g/L,pH5.8)进行光照培养3~4d,获得剪切口组织脱分化的小叶片。③转接1/2大量元素的WPM培养基(附加6-BA2mg/L+IAA2mg/L+蔗糖4%+琼脂7.0g/L,pH5.8)及在环境控制(15h/24h日光周期变化,光照2000lux,温度20℃;黑暗,温度15℃)下培养20~30d,得到诱导出红色愈伤组织(含有花色苷)的小叶片。④转接F14培养基(附加6-BA0.5mg/L+IBA0.05mg/L+GA32mg/L+蔗糖6%+琼脂7.0g/L,pH5.8)培养20d后得到由红色愈伤组织中萌发出不定芽,同时颜色变淡。小叶片再生不定芽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13.
掌叶半夏微茎尖培养脱毒和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茎尖大小、激素浓度、培养基成分对药用植物掌叶半夏脱毒效果的影响以及影响无病毒苗快速繁殖的因素等,结果表明:茎尖大小是影响茎尖成活和脱毒效果的主要因素,0.2~0.5mm的茎尖培养在MS+6-BA 1.0mg/L+NAA 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成活率为53.3%,病毒脱除率为76.7%,培养基中附加247mg/L NH4 +可有效提高茎尖成活率至86.7%,同种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可一次性成功诱导形成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100%。MS+6-BA 2.0mg/L+NAA 0.5mg/L+GA3 0.5mg/L组合最有利于试管茎的形成和发育,从而建立了以掌叶半夏微茎尖为外植体的脱毒和快速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4个玉簪新品种的组培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BA和2,4-D,研究其外植体组培苗的愈伤组织诱导以及继代扩繁的最适生长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中,高浓度的6-BA(≥3.0mg/L)与低浓度的2,4-D(≤0.1mg/L)配比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成。MS+1.0mg/L6-BA+0.3mg/LNAA+35g/L蔗糖+12g/L琼脂的培养基可以使HostaBigDaddy(编号H1)和‘金鹰’(编号H2)的增殖倍数分别达2.54和2.78,而MS+1.0mg/L6-BA+0.2mg/LNAA+30g/L蔗糖+11g/L琼脂可以使‘小黄金叶’(编号H6)的增殖倍数达3.01,而最适宜H15增殖的培养基则是MS+3.0mg/L6-BA+0.1mg/LNAA+30g/L蔗糖+12g/L琼脂。研究结果为4个新品种玉簪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组培扩繁研究提供了有利数据依据,在此方法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最大,并且扩繁增殖倍数最大。  相似文献   

15.
魔芋愈伤液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魔芋颗粒状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液体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的探讨。结果表明,MS BA 1.0 mg/L 2,4-D 0.2 mg/L 蔗糖30 g/L 琼脂6.0 g/L培养基适合从芽鞘诱导颗粒状愈伤组织。获得的愈伤组织切割成0.3cm左右在MS BA 0.05 mg/L NAA 0.1 mg/L 蔗糖30 g/L PVP 1.0 g/L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建立液体培养体系。液体培养材料的生长曲线呈上升的半抛物线型,从第6天到第12天期间增重占整个培养周期增重的80%以上,随着液体培养材料的生长,培养液pH值上升。将液体培养12 d的材料转到1/2MS BA 0.6 mg/L NAA 0.1 mg/L 葡萄糖30 g/L 维生素C100 mg/L 琼脂6.0 g/L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然后将长到出叶期的大芽切割转入到1/2MS NAA 0.1 mg/L 蔗糖30 g/L 琼脂6.0 g/L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颐和园古桑树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取桑树当年新生嫩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其中不定芽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PVP 0.2 g/L;将无菌苗接到最适分化培养基MS+ 6-BA 0.8 mg/L +NAA 0.1 mg/L +PVP 0.2 g/L上,组培苗分化率高;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 +PVP 0.2 g/L,生根率达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对中国柽柳种质进行保存,以中国柽柳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采取75%酒精浸泡30 s、2%次氯酸钠浸泡3~5 min和升汞浸泡5 min为最适宜的灭菌方案。MS+蔗糖20 g/L+琼脂6.5 g/L为中国柽柳最适初代培养基,MS+蔗糖30 g/L+琼脂7 g/L+6-BA 0.5 mg/L+NAA 0.1 mg/L为其最适增殖培养基,1/2MS培养基为最适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植物分子育种与基因功能鉴定是建立在高效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基础上的。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状态、基本培养基类型、外源激素组合与固化剂种类与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进行了愈伤组织分化长芽与生根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离体成熟胚比完整种子作外植体愈伤组织出现早、质量优、诱导率高;基本培养基的选择上以N6诱导率最高,MS最低;激素组合研究中高羊茅三个品种(SAFari, FirewarⅡ, Barleduc)在无6-BA培养基中,生长激素选择上都是2,4-D优于IAA,2~2.5 mg/L 2,4-D在三个品种中诱导率都在50%以上,而在添加0.5 mg/L 6-BA时诱导率都偏低;固化剂选择上则以Phytagel与Agarose二都最优,Phytagel固化剂最佳诱导浓度为2~4 g/L。分化长芽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 2,4-D+0.1 mg/L 6-BA+0.5 mg/L NAA+20 mg/L AgNO3+2%蔗糖+0.6%琼脂,生根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3%蔗糖+0.3%Phytagel。本研究为高羊茅的高效转基因体系建立与CRISPR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