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稻植株释放负离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电场作用下对丰两优1号(r1)等6个水稻品种释放负离子的浓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6个水稻品种的植株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很弱,负离子浓度最高为特优420(22 ion·cm-3),最低为冈优527(15 ion·cm-3).适当的脉冲电场刺激水稻根部,6个水稻品种较常态下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均大幅度提高,以脉冲电场u2(脉冲电压15 kV,脉冲频率1 Hz,脉冲宽度50 ms)的效果最大,释放负离子浓度最高为冈优527(r2),达4168100 ion·cm-3,是对照组刺激无水稻植株的土壤(r7)的24959倍,是自然状态下(未刺激)的208405倍;最低为糯广优201(r3),为2786000 ion·cm-3,是对照组刺激无水稻植株的土壤(r7)的16683倍,是自然状态下(未刺激)的139300倍.以同一强度脉冲电场对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进行刺激,以四叶期的释放量最大,抽穗期阶段均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DLY-4G-232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在800 mm×800 mm×800 mm密闭的玻璃箱中对盆栽的8种仙人掌科植物在常态下和固定电压的脉冲电场刺激下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并应用正交试验探讨最佳的脉冲电场组合.结果表明:(1)仙人掌科植物在常态下可以释放负离子,但其释放负离子的能力有限,8种植株中释放负离子浓度最高的为金手指,为320 ion·cm-3,最小的为英丸,为104 ion·cm-3;(2)8 k V高压脉冲电场的刺激可以高效提高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其倍增效益显著,8种植物中提高率最大的为英丸,较对照组提高74839.2%;(3)每种植物都有一个高效释放负离子的最优脉冲电场组合.  相似文献   

3.
高压刺激对几种盆栽植物产生空气负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主要研究了在高压刺激盆栽植物周边土壤时,植物产生空气负离子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植物产生的负离子很少,受高压刺激后会成百上千倍的产生负离子,产生负离子能力植物之间有差异,我们测定的植物中较强的是银星秋海棠和橡皮树.以银星秋海棠和橡皮树为对象研究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与遮光有无对负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橡皮树长时间(12 h)的连续高压刺激的日变化差异不大,植物的"疲惫"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密闭玻璃箱内测定了2变型4栽培品种变叶木类植物在常态下、固定脉冲电场和正交设计脉冲电场刺激下负离子释放浓度,分析与探讨植物在不同情况下负离子释放浓度及影响负离子释放的电场因素,旨在筛选在电刺激下能高效释放负离子的植物种质资源与高效释放负离子的最佳电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1)常态下植物能释放负离子,戟叶变叶木释放负离子最高浓度为381 ion/cm3,引起生态效应有限。不同植物对负离子的产生影响极显著(P=0.0000.01),可能与物种本身特性有关。(2)固定脉冲电场刺激下,研究的变叶木类植物在负离子释放量较常态下显著提高,倍增系数在283~3 161,脉冲电场刺激下研究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与植物在常态下释放负离子浓度显著相关。推测植物负离子释放量激增的原因是源于脉冲电场对植物生理活动造成的影响。(3)每个研究植物接受最佳脉冲电场参数组合刺激可产生最大量的负离子,最佳脉冲电场刺激下6个研究植物有5个产生的负离子比在固定的脉冲电场刺激下大1~2个数量级。设定最佳脉冲电场刺激柳叶变叶木,能持续10 d高效产生负离子而不产生"疲惫现象"。  相似文献   

5.
对植物在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要素下释放负离子的浓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很弱,而施加脉冲电场刺激时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显著提升(P0.05);在脉冲电场刺激下,以空气相对湿度对植物释放负离子的影响最为显著,空气相对湿度为20%时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水平,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不断提高;光照强度越大植物释放负离子能力越强;温度的影响最弱,仅在温度较低(5.0℃)的环境下释放负离子的能力才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短期遮光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个耐弱光能力不同的番茄品种作为试材,研究了短期遮光(遮光率40.97%)对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两个番茄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下降,遮光处理7d时下降幅度最大,14d时略有上升,耐弱光品种下降幅度小于不耐弱光品种。遮光处理初期气孔限制值升高,遮光21d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后期气孔限制不是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在遮光条件下,初期的蒸腾能力急剧下降可能与气孔限制有关,气孔的阻力降低了气孔的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7.
为模拟杉木凋落物源低分子有机酸对杉木林下土壤中磷的活化和持续释放作用,采用化学浸提法,以外源有机酸(草酸、丙二酸、苹果酸、柠檬酸及其混合酸)和南方红壤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浓度有机酸溶液处理,对南方红壤进行一次性浸提和多次连续浸提.结果表明:在一次性浸提条件下,各类有机酸对土壤磷释放量皆随浓度的上升而上升;2 mmol·L~(-1)浓度处理下各类有机酸对土壤磷释放作用表现为混合酸草酸≈柠檬酸丙二酸苹果酸;4、8 mmol·L~(-1)浓度处理下各类有机酸对土壤磷释放作用表现为草酸≈混合酸丙二酸≈柠檬酸苹果酸.通过6次连续浸提,各类有机酸在2 mmol·L~(-1)浓度处理下对土壤磷的释放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8 mmol·L~(-1)浓度处理对土壤磷的释放量表现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有机酸对土壤磷的释放量与其p H呈负相关,与其离子活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苗期弱光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苗期不同弱光条件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L.)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规划麦套花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花1号为供试材料,在花生苗期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进行遮光,设置不遮光(CK)、遮光27%、遮光43%和遮光77%4个处理。测定遮光后花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曲线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光合酶的活性,比较不同遮光处理间的差异。【结果】遮光后随遮光程度的增强,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羧化效率、RUBPCase和PE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增加,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升高;即时光强和长期遮光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光合酶的活性。【结论】苗期遮光显著降低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和光系统Ⅱ光能分配变化;提高了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遮光27%的影响较小,可据此合理规划麦套花生的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置不同体积比例的泡沫与土壤混合物,进行沿阶草的栽培,并测定各组沿阶草的生长指标与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占混合物总体积)10%的泡沫时,沿阶草的根长、株高、单株鲜干质量等各项生长、生理指标均较不添加泡沫的对照组有显著增加;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土壤含20%泡沫处理时达最大值,为0.144 U/g,其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夏季遮光对环境因子和玉兰(Magnolia denudata)幼苗光合特征的影响,分析幼苗光合日变化特征和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设置4个遮光处理,分别是全日照(CK)、轻度遮光(遮光度25%,LS)、中度遮光(遮光度55%,MS)和重度遮光(遮光度85%,SS),记录1 d中不同遮光环境下重要条件因子日变化规律,并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玉兰幼苗的光合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遮光条件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型曲线,峰值一般出现在10:00、12:00和14:00,胞间CO_2浓度均表现为早晚高中间时段较低的趋势,气孔导度因遮光条件不同而变化,其中CK和SS处理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谷值出现在12:00,LS和MS处理为典型的单峰曲线,12:00达最大值,气孔限制值与气孔导度表现出相反趋势。通过对光合指标的整体分析,不同遮光条件下的光合活性表现为LSMSCKSS。结合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来看,影响幼苗光合活性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和叶表温度,其中,CK处理的过高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引发的其他环境因子变化共同作用限制了叶片气孔导度开放程度,导致净光合速率低于LS和MS处理,造成SS处理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在于过低的光合有效辐射。通过对不同遮光条件下环境因子变化水平和幼苗光合活性分析可知,适度的增加光温条件,降低大气湿度更有利于玉兰幼苗光合活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新途径.[方法]在自然状态和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状态下,对玻璃室内的负离子、正离子和安倍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在自然状态下,玻璃室内负离子浓度均值较低,为1 084 ion/cm3;在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状态下,负离子浓度均值为684 190 ion/cm3,是自然状态下的631倍.正离子在自然状态下的浓度均值为946 ion/cm3,在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值为976 ion/cm3,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从安倍指数看,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开启状态下值为685 457.62,是自然状态下的539 730倍.[结论]在玻璃室内放置植物源负离子发生器可显著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间作麦冬对春季茶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茶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间的互作机制,为茶园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地梯田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分析茶树单作、茶树—麦冬间作及茶园空地土壤(CK)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丰富度差异。【结果】相对于单作,间作麦冬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P<0.05,下同),以及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而pH无明显变化。相对于单作和CK,间作麦冬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明显影响,但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土壤速效营养、有机质和土壤相关酶呈显著正相关;芽单胞菌门与速效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绿湾菌门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LEfSe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中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罗丹诺杆菌科(Rhodanobacteraceae)、褚氏杆菌属(Chujaibacter)、伯克氏菌科未分类菌属(unidentified_Burkholderiaceae),以及放线菌门中的放线菌门未分类菌纲(unidentified_ Actinobacteria)为间作茶园土壤样本的标志性微生物,且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和单作处理。【结论】茶园间作麦冬可诱导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能富集更多参与土壤营养循环和拮抗病原菌的有益细菌,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茶树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银杏叶片光响应下的气孔运动规律及相关机理。【方法】运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对不同光照强度(0、200、400、600、800、1200、1500、2000、2500μmol·m-2·s-1)下银杏叶片气孔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性拟合分析。【结果】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中K元素浓度差与光照强度拟合方程为:y=0.296812076E-9x3-0.144161791E-5x2+0.171319903E-2x+1.33226634,R2=0.812892,呈极显著相关性,光照强度的极值点为784.036μmol·m-2·s-1;气孔开张度与光照强度关系拟合方程为:y=0.594592916E-9x3-0.307151239E-5x2+0.371863248E-2x+3.74379325,R2=0.915096,呈极显著相关性,光照强度的极值点为783.674μmol·m-2·s-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几种元素中K元素对气孔开张度的直接作用最大,S和Cl元素对气孔开张起负作用;保卫细胞中K、Ca、S、Mn、Fe、Cl、Cu元素高于副卫细胞,副卫细胞中O、Mg、P含量高于保卫细胞;电镜观测发现银杏叶片气孔外围副卫细胞有角质唇形物突起(乳突),气孔内陷,是抗旱能力较强的形态特征之一。【结论】银杏叶片气孔开张度及保卫细胞、副卫细胞中营养元素差异与光照强度相关,气孔及其外围副卫细胞结构与抗旱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绵阳涪麦冬为材料,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多效唑处理,测定麦冬块根中总黄酮、总皂苷、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等含量,分析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不进行多效唑处理),部分多效唑处理与对照差异极其明显。大部分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也较对照有明显降低。不同时期和不同用量多效唑处理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多效唑处理对麦冬块根的几种主要成分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银杏叶片光响应下的气孔运动规律及相关机理。【方法】运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对不同光照强度(0、200、400、600、800、1200、1500、2000、2500 μmol·m-2·s-1)下银杏叶片气孔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性拟合分析。【结果】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中K元素浓度差与光照强度拟合方程为:y=0.296812076E-9x3-0.144161791E-5x2+0.171319903E-2x+1.33226634,R2= 0.812892,呈极显著相关性,光照强度的极值点为784.036 μmol·m-2·s-1;气孔开张度与光照强度关系拟合方程为:y=0.594592916E-9x3-0.307151239E-5x2+0.371863248E-2x+3.74379325,R2=0.915096,呈极显著相关性,光照强度的极值点为783.674 μmol·m-2·s-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几种元素中K元素对气孔开张度的直接作用最大,S和Cl元素对气孔开张起负作用;保卫细胞中K、Ca、S、Mn、Fe、Cl、Cu元素高于副卫细胞,副卫细胞中O、Mg、P含量高于保卫细胞;电镜观测发现银杏叶片气孔外围副卫细胞有角质唇形物突起(乳突),气孔内陷,是抗旱能力较强的形态特征之一。【结论】银杏叶片气孔开张度及保卫细胞、副卫细胞中营养元素差异与光照强度相关,气孔及其外围副卫细胞结构与抗旱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府灵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32-34,41
根据高速公路旁土壤铅污染浓度范围确定的铅试验浓度为100mg/kg、200mg/kg和500mg/kg,在模拟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公路绿化常用的3种地被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葱兰(Eephyranthes candida)、红花酢浆草(Ox-alis rubra)和4种草坪草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对土壤不同铅浓度的耐受性和生物积累,每一试验组包括未加铅的土壤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植物都能耐受铅污染的土壤环境而正常生长,其中以黑麦草的生物量为最大。草坪草的铅生物积累系数(BAF)高于地被植物的BAF,白三叶的BAF最高,土壤铅浓度为100mg/kg和500mg/kg时的BAF分别为0.20和0.40。草地早熟禾和黑麦草在土壤铅浓度500mg/kg时的BAF分别为0.12和0.08。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增加,苇状羊茅和所有地被植物的BAF下降。麦冬、葱兰和红花酢浆草的地下部分对铅的积累能力强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7.
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植物耐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璇  谢三桃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60-262,265
选用狗牙根、黑麦草、百喜草、葱兰和麦冬作为供试植物,在不同的淹水条件下,通过观测植物的表观特征和监测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CAT和S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黑麦草与狗牙根在全淹10d后相继死亡;百喜草、葱兰和麦冬在全淹状态下CAT的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且百喜草、葱兰和麦冬在全淹50d后仍能够成活。百喜草、葱兰和麦冬能够适应在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上生长。  相似文献   

18.
徐作英  严伟  刘菲  燕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43-19744,19777
[目的]测定四川道地药材—"川麦冬"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以评判川麦冬作为四川道地药材的质量情况,为川麦冬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试验数据,也为三台县所产麦冬作为四川道地药材的用药质量提供了依据。[方法]以四川三台县所产川麦冬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总六六六(BHC)、总滴滴涕(DDT)和五氯硝基苯(PCNB)的含量。[结果]三台县所产川麦冬中残留有机氯农药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结论]从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方面印证了川麦冬作为四川道地药材的优越性,符合国家中药材GAP标准和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不同盐浓度下2年生金银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I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8)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气体交换参数,研究盐胁迫下气体交换参数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规律,探讨有利于金银花正常生长的适宜盐浓度、光照和温度条件.结果表明:(1)盐浓度为0.3%时,金银花叶片的光补偿点最低,表观量子利用效率和光饱和点最高,光照有效利用区间为18.5—972.8μmol·m^-2·s^-1,表现出较宽的光照生态幅.(2)金银花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对土壤盐度、光照和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其光合作用的适宜盐浓度为0—0.3%,最佳生长环境温度为25℃左右;盐浓度大于0.3%时,Pn、Tr、Gs和WUE下降,并随着盐浓度的增大下降越明显,耐盐碱能力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3)不同盐浓度下金银花叶片PII、G8和WUE对温度的响应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Tr对温度的响应呈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将石蒜、酢浆草、麦冬3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光照下的遮阴处理,比较其在不同光处理下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耐阴性排序为麦冬〉石蒜〉酢浆草,石蒜和麦冬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酢浆草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窄。酢浆草适宜种植于有直射阳光的空地,石蒜适宜种植于遮阴不是很多的疏林下及建筑物侧面等能见到散射光的地方,麦冬可以种植在遮阴度比较大的建筑物背面或者常绿树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