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罗甸秋冬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丰富秋冬果菜花色品种,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8年在罗甸县进行了秋冬黄瓜栽培试验、示范及推广。通过对种植地区、品种、播期、定植期、高效种植模式等的研究,总结出了秋冬黄瓜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型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低海拔(600米以下)富热地区年平均气温18.2摄氏度以上,元月平均气温8.7摄氏度以上稻田,采用"冬春果菜类蔬菜-水稻-秋冬果菜类蔬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亩产值可达1~2万元。各具体模式主要做法如下。1冬春番茄-水稻-秋冬四季豆种植模式此模式第一季番茄一般亩产量5 000~6 000公斤,亩产值10 000~14 000元,最高亩产量可达8 000公斤,最高亩产值可达20 000元;第二季水稻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利用高山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优势,连续种植高山四季豆8年,推广高山地区连年种植四季豆高产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浙南高山地区连年种植四季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针对高山夏季蔓生四季豆的种植情况,做了详细深入的调研工作。高山四季豆适宜种植在新宅镇海拔600~1 200 m的高山区,以pH值为5.5~7.0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品种选择以浙芸3号、川红架豆、红花白荚架豆为优,5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前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采用干籽挖穴直播,及时间苗,齐苗后做好浇水、除草以利于尽早壮苗,每半月追肥一次,在"甩蔓"前及时搭架,做好病虫害防治,利用老株再生技术延长四季豆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5.
"架豆王套种花生"是在武山县海拔1 600~1 800m山区,三年试验示范种植,取得了成功。该模式通过试验种植,对主作物架豆王产量稳定或增产,套种花生是在单位面积上多增加收入,添补了当地种植空白,给该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了一项新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莴笋-架豆王-蒜苗"是武山县渭河流域,多年来总结出的塑料大棚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已达500 hm~2以上。该模式投资低、省时、省工、收益高,深受广大菜农的青睐。该模式年收入23400~30300元/667 m~2,其中莴笋产量4500~6000 kg/667m~2,产值8100~9600元/667m~2;架豆王产量1500~2500kg/667m~2,产值4500~7500元/667m~2;蒜苗产量4500~5500 kg/667 m~2,产值10800~13200元/667m~2。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栽培品种,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在叶堡乡侯滩村进行正茬架豆王栽培技术示范,以期探索架豆王栽培在我县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完善总结架豆王栽培技术,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春季甜玉米和四季豆轮作高效栽培模式适宜在海拔500 m左右的浙西南山区推广,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总结该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中稻加秋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叙 《广西农学报》2008,23(6):46-49
为充分利用中稻田的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粮食产量,探讨新的粮食作物种植模式,经5年试验,总结出中稻加秋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模式及其适合在中稻地区推广的栽培管理技术。该种植模式中稻每667m^2产量达450-500kg,秋玉米每667m^2产量达350-400kg,比单季稻每667m^2增收380~450kg。  相似文献   

10.
菜豆是甘谷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2007年以来,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在海拔1400-2400m的南后山区,试验示范种植“架豆王”菜豆获得了成功,平均每667m^2 3000kg,效益2500元/667m^2以上。该区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问题,单位种植效益是小麦的10-15倍,极大地调动了南后山区广大农民种植菜豆的积极性。该区域2008年被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认定为绿色菜豆生产基地,现将优质“架豆王”菜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低热河谷地区雪莲果的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雪莲果在低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在贵州南部低热河谷地区罗甸县对雪莲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驯化栽培试验,以海拔较高的温带地区贵阳作为对照,对试验材料进行生长势调查、产量测定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雪莲果也能在罗甸低热河谷地区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但产量较低,仅为975.5 kg/667m2,果实商品性较差,植株长势和营养价值也较低,属于雪莲果生长的次适宜区,应慎重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寒山区春季玛咖种植条件下,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不同类型玛咖种子质量和病虫害的影响,为适宜栽培留种方式及玛咖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玛咖主流栽培"黄色玛咖"、"紫色玛咖"、"黑色玛咖"并栽培在海拔3000 m的种球为材料,采用玛咖植株原地育种(海拔3000 m)、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30 d后栽培于原玛咖种植土壤海拔30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15 d后栽培于海拔27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在2400 m温棚内栽培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好种株栽培在温棚内待其发芽再栽培于海拔2400 m的大田处育种5种栽培留种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种子千粒重、产量和发芽率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间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分析,认为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于15 d后栽培在海拔为2700 m处留种,有利于提高玛咖种子质量和减少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干热河谷一种优良覆盖植物──大翼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元江芒果园覆盖植物的筛选试验中,选出优良覆盖植物大翼豆。其播种覆盖率半年达70%,一年达100%,具有抑制草害、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喂饲牲畜等作用。对改善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增加果园产量、发展种养结合的高效农业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系)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对海拔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紫苏的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选取5个海拔梯度(398~1 391m)试验点种植6个紫苏品种(系)(奇苏1~6号),收获后检测紫苏含油量及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紫苏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对不同海拔试验点的响应不同,奇苏1号在镇宁县(海拔1 391m)、开阳县(615m)、思南县(398m)和福泉市(821m)以及奇苏4号在开阳县试验点含油量较高,平均含油量47.27%;奇苏4号在开阳县、湄潭县(海拔802m)、思南县和镇宁县以及奇苏3号在开阳县种植的α-亚麻酸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65.03%;奇苏1号、奇苏2号、奇苏4号和奇苏6号在镇宁县种植及奇苏3号和奇苏5号在福泉市种植的籽粒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以含油量为目标性状,奇苏1号含量较高,适宜贵州省内不同海拔点种植;若以亚麻酸含量为目标性状,奇苏4号含量较高,适宜贵州省内不同海拔点种植;以不饱和脂肪酸为目标性状,偏高海拔地区种植紫苏其籽粒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贵长猕猴桃在黔北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2008年对黔北地区贵长猕猴桃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定植后第3年部分雄株开花,部分雌株开始结果,第4年雄株普遍开花,雌株普遍开花挂果,第5年以后进入盛果期.高接树第2年雄株普遍开花,雌株普遍开花挂果,第3~4年进入盛果期.抗病、抗虫性较强,同时抗低温、抗旱、抗裂果.在海拔800~1 500m,平地、山地和坡地栽植生长结果均良好.总了贵长猕猴桃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大面积推广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解决铜仁乃至贵州烤烟适期移栽烟苗不壮的问题,促进烟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井窖式小苗移栽的基本技术指标及其应用基础角度对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最佳井窖规格为井窖口呈圆形(直径8~9cm,深度以移栽烟苗高度距井窖口2~3cm为好);铜仁市800m以下海拔烟区,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10—20日,800m以上烟区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15—25日;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的垄体以高度25~30cm、宽度60~70cm为宜,非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的起垄高度以25~35cm、宽度70~90cm为宜;当垄体土壤水分好时的最小定根水用量以60~100mL/穴为好,当土壤水分达中等时的最小定根水以100~150mL/穴为好,当土壤水分较差时最小定根水以150~200mL/穴为宜。2011年,铜仁市示范推广1 466.66hm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黔西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单位产量,加速该优异成果的大面积转化,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黔油22号在黔西县产量达到200 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 20.13~22.00 kg/667m2,P2O5 11.95~12.94 kg/667m2,K2O16.20~19.80 kg/667m2,移栽密度为9040~9 935株/667m2.该技术方案对黔西县大面积生产黔油22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及栽培水平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8.
早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三熟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罗句的"天然温室"优势,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在不同的蔬菜淡季,向市场提供商品蔬菜,2003年开始进行早果莱-水稻-秋冬果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2007年示范面积163.3hm2,平均三季产值迭6617元/667m2;带动面积700hm2,三季平均产值5880元/667m2.一年三熟667m2最高产值达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高海拔山区缓坡地,选择不同杂交玉米品种(组合)进行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方式对杂交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平展型和半紧凑型玉米在追肥2次以上均能发挥增产潜力;半紧凑型新组合安2032在种植密度较高(4 000株/667m2)、追施3次氮肥的条件下,产量最高(701 kg/677 m2).安2032新组合对缓坡地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