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30个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单株质量与株高、第1节叶柄长、第2节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小叶长、单株叶片数和蘖芽数都存在正向相关,单株叶片数对单株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367 7,其它性状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小叶长(0.233 1)、叶柄宽(0.231 8)、第1节叶柄长(0.129 0)、第2节叶柄长(0.104 9)、蘖芽数(-0.056 7)、株高(0.056 3)、叶柄厚(0.049 0)。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香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方法]对7个产地香椿的种子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芽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场圃出芽率和场圃出芽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经度、纬度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极显著正相关。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芽苗各生长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芽长、场圃发芽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发芽势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发芽速度、场圃出芽时间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陕西山阳、河南信阳的种源质量较好,可为本地香椿育苗或芽苗菜生产选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湘西地区油桐优树选择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油桐选优去劣是防止品种退化、实现油桐良种化的主要途径。对油桐优树选择标准、选择方法进行了初探,得出各性状在选优中所占权重。并以此为依据,对优树的种子繁殖和优树的枝或芽与选定的砧木进行嫁接繁殖以及防止良种退化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产地香椿品种在宁夏地区种植的生态适应性,本文以6个产地香椿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椿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营养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42%~40.46%,叶绿素SPAD、胞间CO2浓度变异系数较小,产量变异系数较大,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地径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芽长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11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3%~47.53%,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钙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维生素E含量与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72%,并以前2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了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为陕西安康红香椿和陕西渭南红香椿,适宜在宁夏地区及相似温室栽培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范小勇  刘国道  虞道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51-10053
[目的]研究山蚂蝗属植物的外部性状并探讨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AS(6.0)和SPSS(10.0)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所测性状变异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并计算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结果]植株自然高度的变异系数高达104.97%;叶长、叶宽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34%和33.51%;千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5.13%;果荚粒数、荚果长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06%、24.99%、21.08%和20.35%;中央小叶柄长度、叶柄长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0.39%和58.24%;中央小叶长度与中央小叶宽度、叶柄长度与中央小叶宽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0和0.5790;株高与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叶柄长度、叶柄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88、0.6897、0.5156、0.6954;种子长度与千粒重、种子宽度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0.8745和0.8293;株高与荚果长、叶柄长与荚果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96和0.6059。[结论]该研究为山蚂蝗属种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南京地区不结球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对50份白菜种质的株高、株型等15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形态学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0.35%,其中叶柄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8.48%,其次为株型、叶柄质量和叶形。主成分分析表明植株叶片指标、叶柄指标、植株外形和颜色指标等4个主成分代表了80.04%的变异,并以此进行聚类分析,依据种质间遗传距离将供试材料聚为夏播品种、秋播品种和腌制品种等3个大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蒜最适宜的鳞芽朝向播种方式,以济蒜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鳞芽朝上、鳞芽朝下和鳞芽随机3种不同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大蒜整个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苗期,在株高、植株质量、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长方面,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与鳞芽朝上、鳞芽随机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大蒜鳞茎伸长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株高、地上假茎高和株幅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蒜薹收获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单薹重、薹茎长、花苞长和花苞宽性状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蒜成熟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鳞茎横径、单头鳞茎重、鳞芽高、鳞芽数性状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在鳞茎横径和单头鳞茎重方面与鳞芽随机种植的大蒜存在差异,但不显著。综合以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可知,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最适宜的鳞芽播种朝向为鳞芽朝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芦笋雄株幼苗的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苗一次茎高、一次茎生长量、地上茎数、地上茎生长量、地上部干重等5个数量性状的综合作用显著影响鳞芽数,其中对鳞芽数影响最大的是地上茎数.在本试验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芦笋雄株壮苗的适宜数量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9.
香椿为多年生落叶乔木,别名椿芽,其嫩茎、嫩叶可食用.近年来各地大力开发香椿资源,开始作为商品蔬菜生产.作为蔬菜栽培的香椿,因每年采摘新梢而呈灌木状.香椿羽状复叶,小叶6对~10对,叶痕大,呈三角形;幼叶绛红色,成年叶绿色,叶背面红棕色,叶柄绿色;花为两性花,白色;种子椭圆形、扁平,粒小.根据香椿初出幼芽的颜色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类.紫香椿树冠开阔,树皮灰褐色,初出幼芽绛红色,有光泽,香味浓郁,纤维少,含油脂多,品质佳,主要品种有黑油椿和红油椿.绿香椿品质较差,极少用于作蔬菜栽培.香椿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红富士苹果优良短枝浓红型芽变生长结果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芽变初选优系的生物学特性观测和果实品质的测定,并与长富2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芽变初选优系的物候期与长富2号基本一致;短枝型基础性状与长富2号有极显著性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短枝特征;芽变优系的平均果重251.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可溶性糖含量13.6;,可滴定酸含量0.25;,果面色泽为浓红型,果实品质和着色均优于长富2号;芽变优系树体紧凑,短枝性状好;坐果率高,丰产.综合各项指标认为,该芽变优系是一综合性状优良的短枝浓红型变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产量和商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的产量、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①0,20,40,60,80 cm截干处理下,顶芽的感官品质差异不显著,侧芽的感官品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产量、维生素C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侧芽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侧芽的产量及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从提高芽菜产量和感官品质考虑,60 cm截干效果最好,顶芽的感官品质最佳,芽菜产量比最差的0 cm截干高22.3%。③顶芽的产量、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比侧芽高,生产中应重点考虑顶芽的商品性状指标;0和20 cm截干,顶芽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相对较高;60 cm和80 cm截干,顶芽的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相对较高。图3参18  相似文献   

12.
陈绍红  任鹏康  赵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42-5643,5667
[目的]应用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系统,研究香椿叶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系统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香椿叶提取物或阳性对照药氨基胍,在不同时间分别取孵育样品检测其荧光强度,并结合SDS-PAGE电泳结果,研究香椿叶提取物是否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有抑制作用。[结果]在该体外系统中,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香椿叶提取物浓度依赖性抑制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其中,1.00g/L香椿叶提取物组抑制率均达80%以上。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香椿叶提取物抑制了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结论]香椿叶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香椿种子及幼苗差异性。[方法]以广西两大香椿类型的种子与实生苗为材料,对当年采摘的香椿种子进行质检和播种试验。[结果]白木类型香椿的鲜果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大于红木类型,白木类型的含水率、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均小于红木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2种类型香椿的种子含水率均呈现出低—高—低的趋势;二者之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叶长与叶宽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2种型香椿种苗生长特性、种子品质及生命力不同,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类型香椿的特性进行储藏以保持其活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亚热带高山地区椿树种和种源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揭示椿树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变异规律。[方法]运用方差、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营造6年生(苗龄2年)的椿树2个种33个种源成活率及生长量。[结果]椿树种源间成活率以及生长量均有较大差异,香椿生长明显优于毛红椿;初步筛选出适宜在北亚热带推广应用的3个优良香椿种源和1个优良毛红椿种源。3个香椿优良种源平均成活率比所有种源平均值提高15.5%,6年生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比所有种源平均值提高23.5%和33.3%;6年生平均树高和胸径比本地种源平均值增长100%和16.1%。[结论]该研究可为椿树造林生产管理和规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椒芽营养评价与产量估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山椒(Zhanthoxytum piperitum DC)芽营养价值并估测单株产芽量,测定了不同发育程度的朝仓山椒和花山椒的单芽(枝芽)量、单重、含水率、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Ca、Fe、P等矿质元素的动态变化,利用基径、树高、冠幅等形指指标建立了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山椒芽是一种优良的木本蔬菜,粗蛋白含量为27.6%~35.3%,粗脂肪1.29%~1.96%,氨基酸25.25%~27.09%,显著高于香椿芽;Ca含量为香椿的6.25~8.54倍,Fe含量为香椿的1.89~2.79倍,P含量为香椿芽的4.15~5.31倍。随椒芽的生长发育,单芽生物量显著增加,蛋白质、脂肪逐渐下降,纤维含量稳定增加。综合营养成分变化和生物产量积累,采收时间可控制在椒芽长度7~10 cm时。椒芽产量与树体主要形体指标均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所建估测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用于指导芽用山椒园的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新的小菜蛾生物防治方法,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种产于广西的楝科、番荔枝科、无患子科和报春花科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进行室内产卵忌避作用试验。【结果】以地黄连(Melia sinica)、香椿(叶)(Toona sinensis)、番荔枝(Annona squamosa)、四瓣米仔兰(A.terapetala)、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等植物提取物处理后48 h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86.21%、94.69%、97.92%、98.91%和100.00%。【结论】地黄连、香椿(叶)、番荔枝、四瓣米仔兰、灵香草等5种植物对小菜蛾成虫有强烈的产卵忌避作用,在蔬菜害虫生态控制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观赏桃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以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为依据对观赏桃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评价的可行性,为观赏桃种质资源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8份观赏桃种质的10个质量性状(花型、花瓣类型、花瓣颜色、雌雄蕊高度比、花粉育性、萼筒内壁颜色、花药颜色、叶色、树型、生长势)和6个数量性状(花径、节间长度、花芽/叶芽、单花芽/复花芽、花芽起始节位、生育期)数据,并通过赋值法对质量性状指标进行分级。在对所有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观赏桃种质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异程度均较质量性状高。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些性状间存在内在的关系,使得信息重叠。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将16个表型性状指标转化为10个主成分,前6个主成分可反映38份观赏桃种质表型性状的主要特征信息,其所包含的表型性状因子可以作为观赏桃种质创新和亲本选择的主要性状指标。对38份观赏桃种质16个性状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转换,利用欧氏距离、运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9附近将其聚为8个类群,发现直观表现特征最明显的树型、花瓣类型、叶色、生长势等是进行不同类群区分的主要表型性状。【结论】利用表型性状数据,以质量性状调查为依据,结合对数量性状的观测,分析观赏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并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木瓜叶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木瓜叶芽与木瓜果的主要营养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木瓜叶芽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并且具有较高含量的甲硫氨酸。木瓜叶芽中检测出7种有机酸,有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1.2倍,其中苹果酸的含量最高,为18.19 g/kg。木瓜叶芽中的无机矿物质含量是木瓜果的5倍,且检测出硒。木瓜叶芽VE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而Vc含量低于木瓜果。[结论]木瓜叶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木瓜果,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香椿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香椿的当年生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香椿外植体在0.1%升汞中消毒8min条件下成活率最高,香椿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0.6 mg/L+NA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1.0 mg/L,最佳移栽混合基质为蛭石+珍珠岩+泥炭(1:1:1,v/v/v),移栽成活率平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