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1—1994年,在宝丰县石桥镇高铁炉村陈国强的4.7亩责任田,进行了小麦亩产600kg以上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该田土质粘壤,肥力上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碱解氮100ppm,速效磷20ppm,速效钾98ppm,且易灌易排,旱涝保收。种植品种均为豫麦25号,连续三年亩产平均达到618.2kg,其中1992年平均亩产606.5kg,1993年平均亩产620kg,1994年平均亩产628kg。比该村同样  相似文献   

2.
2013年我市夏玉米统计面积为168705亩,平均亩产327kg,总产55247t。如此低的亩产,与这几年我们实施的增量增收、高产创建、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试验示范田间实测的亩产相差甚远。从我们的实地调查结果看,只要找准低产原因,将我市夏玉米亩产提高到550kg,增加总产37621t,完全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
宁夏玉米种植起步较晚,解放后才逐步推广种植。1952年全区玉米面积仅6000亩,亩产73kg;60年代玉米面积增至4万亩,亩产191kg;70年代末(1980年)玉米面积41万亩.亩产204kg;80年代全区玉米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110.6万亩,亩产提高到304kg。尤其是2003年玉米播种面积264.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53.4kg,占宁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6%,占粮食总产量的44%。是宁夏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作物,其中总产已超过小麦位居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4.
<正> 1 北京小麦生产概况北京麦区位于北方冬麦区的北缘,解放前小麦生产极不稳定,由于生产条件差、管理粗放,小麦生产水平很低。建国以后,京郊小麦生产发展迅速,50年代全市平均亩产徘徊在50kg左右,1985年突破100kg/亩,1975年继续闯过200kg/亩大关,1988年超过300kg/亩kg,到1992年创历史最高记录387.2kg/亩,总产从50年代最高1.09亿kg,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是贵州省的柑桔重点产区,柑桔总面积1.5万hm2,其中低产柑桔园所占比例高达40%左右,对该地区的柑桔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产量低,品质劣,部分柑桔果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较差.为提高低产柑桔园的产量和品质,1990~1992年黔东南地区进行低产柑桔园的改造试点,取得成效后,于1993~1995年将"低改”技术在全州应用推广,推广面积2 130 hm2,单产水平从改造前3年的平均单产369.4 kg/667m2上升到886.7 kg/667m2,增长140.0%.优果率从20.5%提高到58.6%,经济收入从486.5元/667m2提高到1 064元/667m2,增长118.7%,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赵庄位于渑池县南大岭果元乡,全村1064人,耕地3896亩,95%是旱地,只有少量水浇地。由于机渠不配套,而且很少利用,是渑池县有名的小麦低产村之一。据资料,小麦亩产五十年代30多公斤,六十年代40公斤,七十年代160公斤左右,1973年亩产最低为45.3公斤,1976年亩产最高为65.5公斤。土地实行承包以后,小麦产量有了新的发展.据村委会1980~1982年统计,三年平均亩产80公斤,人均生产小麦117公斤。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第六次小麦品种更换的标志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种植作物良种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国内外资料表明,提高小麦单产品种的作用约占30~40%,甚至更高。随着生产的发展,及时科学地进行小麦品种更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和品种黄金时期的增产潜力,夺取更大丰收。河南省小麦平均亩产由50年代的不足50kg,上升到90年代的250kg,亩产翻了两番多。有力的证明了小麦品种更换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并充分显示了良种增产的巨大作用。每次小麦品种更换,不仅提高了小麦单产,而且带动了综合增产技术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播种期严重干旱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三种播种方式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含水量在11%—15.4%的范围内,抢墒播种,小麦出苗早,出苗率可达90%以上,苗情发育较好,产量最高,亩产可达127.3—310kg;0—20cm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时,干旱寄种,比雨后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以上,苗情稍优,亩产可达36.2—295.2kg,位居第二位;雨后播种.出苗最晚,产量最低,亩产只有34.5—264.2kg.  相似文献   

9.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油茶的低产低效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高原山地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质增效。2004年来,通过开展油茶低产林整形修剪、良种换接、保花保果、配方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并用研究成果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从改前的产鲜果202.5 kg/hm2,产值324元,提高到产鲜果4 725 kg/hm2,产值7 560元/hm2,产量和产值提高了23倍。2009年以来,用此技术在云南省文山州共推广改造油茶低产林1.33万hm2,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浪湾华侨农场原有柑桔4000多亩,其中温州蜜柑2200余亩,甜橙1800余亩。由于生产投资不足,管理技术水平低等原因,1988年平均亩产只有620公斤。为了提高柑桔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从1989年开始,我们采用边试验示范、边推广应用的方式对该场全面进行低产国改造关键措施的探讨和推广。经三年努力,取得明显成效,1991~1994年平均亩产高达2000~3000公斤,商品果率高达85.6~97.9%。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1低产果园的特点经实地考查,低产柑桔园主要有如下共同特点:1.1根系生长环境恶劣园土在20厘米以下的土层一般都没有经…  相似文献   

11.
潢川县种植棉花有较长的历史,但是产量却低而不稳,自1977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亩产量达到30kg以后,面积、单产一直下滑,目前全县棉田面积4.5万亩,亩产皮棉仅23kg,经济效益很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潢川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26天,棉花有效开花结铃期70天左右;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092小时,从4月中旬到10月下旬棉花生育期内200天左右的时间,日照时数为1332.4小时;雨量丰沛,年降雨量达1039mm,光热水资源十分有利于棉花生产的发展。但是,不利气象因素也是造成棉花低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我市夏玉米统计面积为168 705亩,平均亩产327kg,总产55 247t。如此低的亩产,与这几年我们实施的增量增收、高产创建、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试验示范田间实测的亩产相差甚远。从我们的实地调查结果看,只要找准低产原因,将我市夏玉米亩产提高到550kg,增加总产37 621t,完全能够实现。一、攀枝花市夏玉米低产原因通过田间的实地调查了解与农户的交流以及种子市场的执法检查,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3.
枣阳是湖北省小麦生产大县(市),小麦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小麦收获面积117.25万亩,平均亩产408kg;2009年小麦收获面积122.89万亩,平均亩产431kg;2010年小麦收获面积124.0万亩,平均亩产459kg。  相似文献   

14.
宣威有水果面积5.98万亩,2003年以前,由于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水果品种退化,平均亩产100多kg,亩产值仅200元左右的低产果园有近5万亩。2004~2005年,宣威开始对低产果园进行改造,如今,宣威龙津苹果、庙山梨、虹桥西瓜已成为当地知名水果品牌,水果生产已成为宣威农民增收致富的  相似文献   

15.
旱肥地施氮肥饱和量试验,单施氮、磷及氮磷配比试验,不同生育期喷施尿素液试验表明:小麦高产与优质同步提高的施氮范围为亩施0~9kg;亩施氮量<7.5kg时,作返青肥效益>基肥;增施氮肥对产量与品质均具良好效果,磷肥对产量有利,对品质影响不大;开花期喷施3%尿素液对提高品质最佳。据此提出了亩产400~450kg,品质达1~2级优质小麦标准的合理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6.
稻茬麦低产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春,陶老乡进行耕作制度和种撞业内部结构调整,实行科学种田,旱田改水田,低产变高产,一熟改多熟,将陶老乡自流灌区改种水稻达1.06万亩,单产450~500kg.可是,几年来稻茬麦单产严重下降,正常年景小麦单产只有160~260kg.作者长期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从中找出稻茬麦低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龙眼低产园改造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藤县地处桂东南 ,宜果山丘地达 15 0多万亩。大多数土壤属壤土 ,偏酸至中性 ,土地层深厚 ,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中等以上 ,基本能适应龙眼生长需要。但长期以来 ,由于科技落后 ,管理粗放 ,该县龙眼生产普遍存在单产低 ,投产率低 ,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等问题。 2 0 0 2年全县共有龙眼 4 5 6 0 8亩 ,其中投产面积 8195亩 ,总产量为4 5 89 2t ,平均亩产 0 5 6t。 1999年至 2 0 0 2年 ,在藤县南安开来果场等地进行约 10 0 0亩龙眼低产果园改造 ,平均亩产高达 0 79t ,提高了 15 4 8%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低产园现状1 1  5— 1…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2年我国小麦平均亩产48.8公斤,到2008年平均亩产达到317.5公斤,增长6.5倍(图1).小麦播种面积从1952年的3.717亿亩,到1991年增至4.6422亿亩,到2008年又减少到3.5426亿亩,比1952年还减少了0.1744亿亩.  相似文献   

19.
张国巍 《现代农业》2009,(10):38-39
昌图县年水稻栽培面积22万多亩,地块之间产量、效益差异很大,高产地块亩产超过800千克,亩效益可达800元;低产地块亩产仅350千克,亩效益仅300元左右。如何改低产为高产,进一步提高昌图地区水稻产量与效益,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山东莒县北部16个山丘乡镇的10万亩花生,1990年列入山东省农业厅下达的、省长基金资助的中低产田开发项目。开发计划要求为:在开发前三年(1986~1988)平均亩产194.8公斤的基数上,1990~1992年,每年增产5%,三年累计增产15%。开发进展二年,10万亩开发田产量连年超计划,1990年平均亩产231.13公斤,1991年为241.06公斤,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