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高热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瘟病毒、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毒、链球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引起,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等为主要临床症状。2006年9月农业部把此病定名为“猪无名高热”,俗称猪“高热病”。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经过国内的畜牧兽医专家证实是蓝耳病毒(PRRSV)感染。但仍然有部分行业内的学者专家持有不同看法,如:流感(SIV)、猪瘟(HC)、伪狂犬(PRV)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说法不一。最后大家一致肯定了,是病毒导致的高热病,后期病毒又继发了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加快了猪群的死亡率。根据我在临床预防高热病的一些用药经验,推荐几个药物处方组合供行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地区多个暴发“无名高热病”猪场的调查和病原学检测,证实此次高热病的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PCV-2)和猪链球菌等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瘟、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链球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引起,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等为主要临床症状.2006年9月农业部把此病定名为"猪无名高热",俗称猪"高热病".  相似文献   

5.
浅谈猪“高热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高热病由多种病因造成,蓝耳病、猪瘟、伪狂犬、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是主要的原发性元凶,此外圆环病毒、霉菌毒素有时也推波助澜,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热综合征,造成了母猪、仔猪、育肥猪部分死亡和淘汰,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1高热病的病原多数学者认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基本上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且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弓形体等密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高热病病原是巨细胞病毒,这个病毒和猪伪狂犬是一个科,属于疱疹病毒科,但不是一个亚科,β疱疹病毒亚科、巨细胞病毒属。  相似文献   

7.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朴蒲(PM)、弓形体、附红细胞体、伪狂犬病病毒(ADV)、猪网环病毒2型(PCV-II)和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猜嗜血杆菌(HP)、猪支原体肺炎(MH)、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细菌或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多杀性巴氏朴蒲(PM)、弓形体、附红细胞体、伪狂犬病病毒(ADV)、猪网环病毒2型(PCV-II)和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猜嗜血杆菌(HP)、猪支原体肺炎(MH)、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细菌或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应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配合相关抗菌药物防治猪高热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夏季江西发生猪的高热病以来,该病席卷全国南北十几个省市(区)的大中型养猪企业以及农村的大小养猪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当前猪传染性疫病流行的新特点表现为:疫病发生为多重感染、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临床上呈现病原体的多元化,病原体不断发生变异,毒力不断增强,导致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出栏率低的“两高一低”的局面。所谓高热病,主要是免疫抑制性病毒猪蓝耳病毒和Ⅱ型猪圆环病毒感染后,猪机体的免疫系统被破坏,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后,多种病毒和细菌或原虫乘虚而入而引起的多病原高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宁地区多个暴发“无名高热病”猪场的调查和病原学方法检测,证实此次高热病的病因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Ⅱ型病毒(PCVⅡ)和猪链球菌等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引起高热病的病原为多种病毒、细菌、原虫混合感染,主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病)、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多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猪高热病”频繁,使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业内人士都知道高热病主要源头是圆环蓝耳病毒导致免疫细胞机体抑制并发猪瘟、流感、细菌性疾病并发感染,诱发猪群疾病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剧烈性、破坏病毒性疾病控制和净化是目前猪场必不可少的—项课程。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综合征俗称"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以高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引起猪高热综合征的病原很多,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因此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4.
<正>1什么是猪高热病猪高热病,实质是一种或多种病毒混合感染或又继发细菌感染,使猪病症状表现复杂或者变得不典型,主要涉及的猪病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伪狂犬病、副红细胞体等。猪高热病不是一种病的名称,高热是一种症状,一般传染病都会  相似文献   

15.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以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多为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蓝耳  相似文献   

16.
1疾病概况猪高热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指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从2006年5月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部分地区发生并命名为猪高热病。病原是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临床上以高  相似文献   

1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该病发生后往往引起严重的继发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1987年在美国首先发现,然后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PRRS于1995年在我国东北首次发生,郭宝清等1996年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到PRRSV。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病,最初许多人称之为“高热病”,2007年1月,农业部最终确定“高热病”即“高致病性蓝耳病”。笔者对本病的防控问题作了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份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出现了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疫病流行(群众称之为“高热病”),随后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等省;2007年3月份农业部公布了本次疫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变异毒株,“高热病”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9.
猪无名高热病是由多病原感染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猪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流感病毒等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巴氏杆菌、放线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常造成误诊,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同仁们的高度重视。现就一例猪无名高热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仅供参考。1发病情况2012年9月20日某猪场发现个别猪出现咳嗽气喘,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下降,曾用一些消炎退烧药物,收效甚微,且退烧后不久体温又有升高。根据问诊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猪无名高热病,经治疗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20.
猪高热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病",也叫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