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调查红河州核桃资源的基础上,对倒春寒危害地区进行了避晚霜核桃优树的调查和选择。结果初选优树113株,复选45株,决选12株。从决选出来的12株中进行内含物检测合格后,上报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中的10株核桃避晚霜性、丰产性、果品质量、抗病虫害较好,被评定为避晚霜性核桃良种。这10株核桃良种可作为红河州倒春寒严重的多霜冷凉地区推广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
在红河州油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油茶优树选择的方法,从红河州境内现有的油茶林中初选优树120株、复选80株、决选12株。最后从决选出的12株中选出5株进行无性系测定,最终选育出油茶优良无性系5个,并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获得良种证书编号,可作为红河州重点发展的油茶良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园林观赏树种国槐的优树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生长量指标、形质指标、抗性及适应性要求等优树选择标准对国槐进行了优树选择,结果表明:侯选优树按小样地法选择,生长量指标都超过了60%以上,按5株大树法选择,也都超过了30%以上。所有侯选优树在干形、冠浓密度、冠形、抗性方面有很多差异,根据分数标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选出2株国槐综合性状优良的优树。  相似文献   

4.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在泉州市国有林场进行黑木相思的选优,总面积约10.5hm~2,共选出17株候选优树。本文先根据优树胸径、树高的优良度对这17株候选树进行初选,有14株候选树通过初选。再以干形、胸径、树高为主要质量性状指标,辅以冠幅、枝下高等作为选择依据,通过5分制综合评分法(干形用10分制)进行复选,确定评分在20分以上的候选优树为入选优树,共选出10株优树。  相似文献   

5.
粗枝云杉天然林优树的性状变异特征与选择标准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然林内75株初选优树的22个性状资料,分析了性状随树龄变异的特征。对目的性状的选择潜力给予了评价。确定出评价优树的14个性状。按表型复选标准,筛选出47株优树,初选优树准确率77.4%。提出粗枝云杉纸浆用材良种选育应按数量性状和材性性状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分步改良。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茶优树选择工作巳普遍开展,几年来共初选优树7500多株,中选约500株。目前正按“边选择、边鉴定、边繁育”的做法,将中选优树应用到良种基地的建设中去,各地已营建了一批采穗圃和种子园。从7500株初选优树中,只能选中500株,即只占1/15,而绝大部分即14/15被淘汰了。是优树太少或是我们的评选标准不够完善?通过多年的实践体会:后者值得进一步研讨。评选优树,主要依据优树的选择标准。全国油茶优树选择的标准并列了五  相似文献   

7.
我区是全省主要核桃产区之一。全区现有核桃554万余株,其中结果树159万多株,年产量840万斤左右。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开展选优工作极为有利的条件。1980年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核桃优良单株选择的通知精神,我区积极组织开展了此项工作。一、优树的标准根据省的选优标准,并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鉴评,优树一般是青壮年树生长势良好,在同一环境下,与附近其它的树相比较,具有品质优良,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强,同时还注意到特殊优良类型如抗寒、早熟、薄壳、穗状等优点,确定优树的标准如下:1.核果外表光滑,形状端正美观,每斤在50个左右,且大小均匀。2.壳薄,厚度在1.5毫米以下。3.横隔膜薄而软,内褶壁退化或不发达,取仁容易,能取全仁或半仁。  相似文献   

8.
为使核桃避开晚霜危害,选育避晚霜新品种,以核桃物候期为指标,综合考虑其丰产性、坚果品质和抗逆性等来进行避晚霜核桃优良单株的选择。深入鲁甸县内9乡3镇逐乡逐村进行调查,采用群众荐优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大约3 000棵不同树龄(均不小于15 a)的核桃树进行了调查分析,经预选、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出12株避晚霜核桃优良单株,各决选优株芽萌动期与该区域主要栽培品种‘鲁甸大麻1号’相当或晚,比‘云新90303’晚25 d以上。有5个优株的芽萌动期在4月上旬,优株号分别是L161、L185、L343、L353和L455,萌芽最晚的L161,在4月16号芽才开始萌动,比‘鲁甸大麻1号’晚27 d,比‘云新90303’晚近2个月。核桃品种表现为萌芽晚这一价值特性,在鲁甸核桃生产上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沙松的优树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优势度和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东京城林业局大沟林场 8株复选沙松优树进行了判断 ,同时对 30株沙松初选优树进行了二级判别分析 ,并建立了判别函数。提出了沙松优树选择的原则、标准及优树复选的标准 ,同时例举了判别法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1974年我省开始核桃选优以来,特别是1979年召开了全省第一次核桃鉴评会议,评选出我省第一批核桃优树,我省核桃选优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80年我省主要核桃产区又继续积极开展了核桃选优工作。晋中、忻县、临汾、运城、吕梁等行署先后在10月底至12月召开了鉴评会议,参加鉴评的核桃共184株,初选出60株优树。据了解,忻县行署领导重视,行动规模大,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昭通市核桃优树收集圃的建设,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昭通市核桃优树收集圃的建成,对昭通市的核桃优种繁育、发展规模、目标任务、推广使用和生产技术指导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对今后发展昭通核桃产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汪清县的5个乡镇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各选出30株生长健壮、胸径30 cm左右的雌树作为初选优树,用生长锥钻取胸径处近15年的生长轮,按5年分组,共分成3组,然后比较初选优树3组生长轮的生长量,按只要有1组生长轮的生长量超过4. 7 mm标准在150株初选优树中进行筛选,共选出优树55株。再将这55株优树采集优树穗条进行扦插育苗,用1年生扦插苗营建子代测定林,5年后调查测定林树木地径、树高和冠幅3个因素数据,进行再选择,结果表明:3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地径平均值为0. 7 cm以上时,树高、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冠幅在28 cm以上时,地径、树高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树高在45 cm以上时,地径、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根据以上数据,再选择出地径、树高、冠幅均具有显著优势的5株东北红豆杉优树,即罗子沟27号、东光22号、大兴沟1号、大兴沟9号、大兴沟30号。  相似文献   

13.
在贵州省望谟、册亨、麻江、盘县4个县选优区天然林分中初选毛杨梅候选优树21株,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形质指标评价模型,结合综合评分法对候选优树进行评价,共评选出毛杨梅优树3株。所选优树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毛杨梅苗木繁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檫树是我国南方珍贵、速生、优质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积极开展檫树单株选优工作,对于建立种子园,加速良种繁育,实现檫树良种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檫树人工林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从而迫切的需要我们积极地开展檫树选优工作。为此,我们从1977年起,在以沅陵为主的黔阳地区六个县,共作标准地30块,调查了2100多株样木,拟选优树39株,伐倒解析木145株,对檫树选优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一些调查、探讨。一、选优林分的选择“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和同  相似文献   

15.
以胸径、冠幅、枝下高、分枝角、通直度、叶片花色素苷含量6个性状为主要指标,在吉林省临江、汪清、湾沟、红石4个地点的天然群体中选择拧筋槭观赏型优树。在野外调查获得40株初选优树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优树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最终确定观赏型优树19株。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拧筋槭观赏性状间相关表现较弱,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从外地调运核桃苗种植后遭遇晚霜寒害的问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林"系列核桃项目组结合生产实际,在高寒、晚霜危害严重地区的昭通市开展避晚霜核桃种质资源调查,通过近15年的选育研究,选育了‘鲁甸大麻1号’、‘鲁甸大麻2号’、‘云林1号’、‘云林4号’、‘云林5号’避晚霜能力极强的5个优良品种并通过审定和认定。选育结果表明,新品种的发芽期明显晚于对照,能有效避开晚霜危害;其挂果期介于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之间; 7年生植株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明显高于国标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坚果壳薄、仁色好、出仁率高、口感好;特异性明显,容易分辨各品种的真伪,可以在云南冷冻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抗寒性强、冬季具有更高观赏价值的大叶女贞新类型,2011年春季在石家庄市内不同地段按照受冻指标、形质指标及生长指标初选优树28株。结果表明:初选优树在受冻性状及形质性状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冬季观赏价值明显提高;除特别优异的优良单株外,优树选择的树龄应在10a以上;初选优树的优良性状是否遗传,需进一步进行子代测定。  相似文献   

18.
<正> 优树的选择是营建种子园和进行良种繁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提高优树和种子园的质量,我们对日本落叶松优树的评选标准和分级原则进行了探讨。一、资料的来源和分析1973-1974年,为开展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研究,按三株大树法初选优树64株。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来源来源于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永幸林场30株初选优树材料(表1),取自年龄30~80年之间,郁闭度在0.6~0.8的山场林中.选择树干通直、无病虫害者为初选优树,然后逐项评分,满分为100分,若优树总分≥平均分数,如本例≥65分者选为复选优树,其综合得分标准是根据选优的目的和山杨的特点,做出各项规定如下:1.生长指标的评定(满分50分):当优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