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波  李毳  海瑞明  李龙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Z1):104-106
新豇2号是在绿豇90品种中变异单株采用系统选育而成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叶片中等大小,叶肉厚,深绿色。以主蔓结荚为主,有侧蔓1~2个,一般第4~5节着生第一花序,以后各节均有花序。成荚率高,每花序结荚2~4荚,第4~10花序可同时开花,前期产量较高。嫩荚绿黄色,荚面平整,荚条长而直,荚长60~80cm,条荚匀称,单荚重30~40克。嫩荚肉质脆嫩,品质优,耐老化,商品性极佳。春播从播种到商品采摘期为56天。单产1 800 kg/667m2以上,前期产量较高。该品种适宜西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吉丰1号"为中早熟油豆品种,出苗至嫩荚始收期50~55天,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3~4个分枝,结荚部位低。株高250厘米左右,始花节位平均3~4节。嫩荚浅绿色,宽刀形,荚长13~15厘米,宽2.0~2.6厘米,单荚重16~20克,每荚含种子6~7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技推广》2004,(2):39-39
豇豆新品种———宁豇三号该品种植株蔓性,长势强,茎叶绿色,叶中等大小,主侧蔓同时结荚,始花节位低,主蔓第3节左右,侧蔓第一节,序成性好,差荚率高,单株结荚数平均18.4根,嫩荚绿白色,荚面平整、红嘴,平均荚长73cm,粗0.9cm,单荚重30g左右,耐老、质优、商品性好,单荚种子粒数少,黑色。经对比试验,春季栽培比之豇28早3~5天上市,亩产2300kg;夏季栽培比之豇28增25%左右,亩产2000kg左右。宁豇三号耐热、耐涝、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对光照不敏感,可在我国南北各地春、夏秋栽培。四月慢(蔬菜)植株直立,株高24cm,开展度30cm,叶片深绿色,柄绿白色,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潍绿9号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中早熟绿豆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2012年通过了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潍绿9号生育期70~74天。株型直立,株高50~60厘米,主茎分枝2~3个,主茎节数9~10节,幼茎绿色;叶片绿色、阔卵圆形,花浅黄色。单株荚数20~25个,成熟荚皮黑褐色,荚长8~9厘米,荚粒数9~10粒,千粒重62~68克。籽粒短圆柱形、绿色有光  相似文献   

5.
1.品种特征特性浙芸3号为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经多代系谱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耐热、品质优等综合性状突出的四季豆新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全生育期90~120天.叶色绿,花紫红色,主蔓第6节左右开始结荚,结荚率高.嫩荚淡绿色,扁圆形,商品荚长17~19厘米,宽1.2厘米,厚0.8厘米.荚条直,嫩荚肉厚,纤维少,商品性好,品质优,以鲜食为主.采收期长,平均亩(1亩=1/15公顷)产量1500公斤左右.适应性广,春、秋季均可种植,尤其适合夏秋季高山栽培.  相似文献   

6.
9个早熟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个早熟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沙皇冠、早熟五号、白沙抗热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势强,早熟,产量高,田间表现抗病性较强,适宜潮汕地区夏秋季栽培;白沙02号大白菜、正暑一号作为早熟品种栽培时应适当密植;绿冠白菜、庆农45天、正益农夏阳白菜早50、夏力士白菜可作中熟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1.九粒白菜豆该品种蔓生、早熟,从出苗至采收嫩荚共55天,嫩荚浅绿色、圆棍形,荚长25~30厘米,肉厚1.3~1.5厘米,单荚重20~25克,嫩荚肉厚无柴、口感鲜嫩、风味佳,上市早、效益高,抗病、高产,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高达3000公斤,适合春、秋露地大棚栽培。(彩图参见73页图4)2.绿眉豆扁豆早熟品种。植株蔓生,长势强,自第2节开始着生花序,  相似文献   

8.
<正>1.九粒白菜豆该品种蔓生、早熟,从出苗至采收嫩荚共55天,嫩荚浅绿色、圆棍形,荚长25~30厘米,肉厚1.3~1.5厘米,单荚重20~25克,嫩荚肉厚无柴、口感鲜嫩、风味佳,上市早、效益高,抗病、高产,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高达3000公斤,适合春、秋露地大棚栽培。(彩图参见73页图4)2.绿眉豆扁豆早熟品种。植株蔓生,长势强,自第2节开始着生花序,  相似文献   

9.
<正>1中绿1号(VC1973A)中绿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该品种早熟,夏播70天即可成熟。植株直立抗倒伏,株高60厘米左右。主茎分枝1~4个,单株结荚10~36个,多者可达50~100个。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适于机械化收获。籽粒绿色有光泽,百粒重约7克,单株产量10.0~30.0克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邮编:441021,电话:0710-3879703)选育的中熟豇豆品种“鄂豇豆5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春播全生育期90天左右,秋播全生育期70天左右,粗蛋白含量2.94%,粗纤维含量1.4%,可溶性糖含量2.50%。蔓生,植株主茎粗壮,分枝性中等,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始花节位第3~4节,紫色花,每花序多生对荚,一般成荚2~3个。荚浅绿色,略带红嘴,荚条圆形,单株结荚16个左右,一般荚长66.9厘米,荚粗0.8厘米,平均单荚重24.4克。种子肾形,种皮红褐色,有深褐条纹,每荚种子18.8粒,千粒重145克。采收后期易早衰。抗旱、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株型绿豆品种高产栽培措施,以直立型和半蔓生型绿豆品种为试材,施用不同量的磷酸二铵(0、150及225kg·hm-2)进行试验,分析了磷酸二铵对绿豆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豆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处理下绿豆品种的根、茎、叶干物质积累和单株第3个果枝的荚长,以适量施肥处理为最高,其次为超量肥,无肥处理(对照)最低;虽然根系干物质积累量辽绿6号低于辽绿5号,但茎、叶干物质积累辽绿6号高于辽绿5号,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早于辽绿5号;单株第3个果枝的荚长度也大于辽绿5号。  相似文献   

12.
早豇3号 早熟豇豆新品种,嫩荚绿白色,红嘴,荚长70~80厘米,荚面光滑,耐老,耐贮运,商品性好。植株长势强,主侧蔓均可结荚,始花节位低,序成性好,着荚率高,比之豇28—2增产25%-30%。耐热、耐涝、抗逆性强,对光照不敏感,春夏秋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3.
地青豌豆1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5年从新西兰进口的商品豆中发现的自然变异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2004年2月19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青豌豆1号株高69厘米左右,茎秆较粗壮,茎上覆盖蜡膜;叶色较深,羽状复叶,顶端有卷须,复叶由3.0~3.5对小叶组成,小叶长椭圆形,叶缘锯齿状;花荚为总状花序,花白色,花柄上多为丛花多荚;荚刀形,荚长7.30厘米左右,荚内有籽5~9粒,田间不裂荚。干籽粒不正圆,绿粒,千粒重320克左右,生育期110天左右。播种期:根据情况可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5~6厘米,行距20~2…  相似文献   

14.
<正>辽宁省北票市南八家乡四家板村李志明利用0.5公顷水浇地种植丰产2号豆角新品种,获得高产高效益,上、下两茬共收获豆角45000千克,总产值9万元。丰产2号品种,种子肾形、黑色。植株粗壮,分枝较多,主蔓第7~8节开始着生花序,双荚率高,结荚整齐,嫩荚油绿色,有光泽,长圆条形,荚长58~66厘米,横径0.7厘米,单荚重25克左右。该品种属早熟品种,抗旱能力好,抗逆性强。花期长,播种至初收仅57天,可连续采收35天。豆角肉质嫩脆,纤维少,较耐储藏,  相似文献   

15.
1.品种特征特性 浙芸3号为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经多代系谱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耐热、品质优等综合性状突出的四季豆新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全生育期90~120天。叶色绿,花紫红色,主蔓第6节左右开始结荚,  相似文献   

16.
正品种来源:闽甜豌1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单位以"athos X台中13"杂交选育的半蔓生甜豌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闽认菜201102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种,从播种到初花60~65天,从开花到采收15~20天。播种到始收生育期80天左右,半蔓生,主蔓长85~125厘米,主蔓节数31~36节。分枝2~3个。主蔓第13节左右起始花,花白色,双花率高。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技推广》2004,(6):27-27
豇豆新品种——宁豇三号该品种植株蔓性,长势强,茎叶绿色,叶中等大小,主侧蔓同时结荚,始花节位低,主蔓第3节左右,侧蔓第一节,序成性好,差荚率高,单株结荚数平均18.4根,嫩荚绿白色,荚面平整、红嘴,平均荚长73cm,粗0.9cm,单荚重30g左右,耐老、质优、商品性好,单荚种子粒数少,黑色  相似文献   

18.
豇豆别名豆角、筷豆、带豆等,是江苏夏秋季栽培的重要蔬菜,对蔬菜的周年供应,特别是蔬菜淡季供应,具有重要作用。早豇3号豇豆嫩荚绿白色,红嘴,荚长70~80cm,荚面光滑,耐老,耐贮运,商品性好。植株长势强,主侧蔓均可结荚,始花节位低。序成性好,着荚率高。耐热、耐涝、抗逆性强,对光照不敏感,春夏秋季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红花紫荚高秆豌豆品种 Cv 13 和白花绿荚矮秆豌豆品种 Cv 4 两个亲本,选育适合在 广东种植、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的红花紫荚矮秆豌豆新品种。【方法】以豌豆品种 Cv 13 和 Cv 4 为亲本,通过 正反交获得 F1 代后,再次种植,以红花、紫荚和矮秆 3 个性状为选育目标,从 F2 杂交后代中筛选红花紫荚矮秆 豌豆新品种。【结果】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发现,高秆相对于矮秆为显性性状,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分离规律; 荚色与花色有关,红花对应紫荚,白花对应绿荚,而荚色由质量性状控制。通过对 F2 代筛选得到两个红花紫荚 矮秆豌豆新品种,命名为 1 号和 2 号,对其相关表型和品质进行分析发现:1 号株高 94.00 cm,开红花结紫荚, 花青素相对含量 0.65;2 号株高 90.00 cm,开红花结紫荚,花青素相对含量 0.34。【结论】1 号和 2 号均是红花 紫荚矮秆豌豆新品种,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其中 1 号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生产上缺乏优质高产绿豇豆品种,开展了绿豇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在地方品种“宁波绿带”中选择优良变异株,经8年系统选育,育成了优质高产新品种“绿豇1号”.该品种表现为蔓性生长,果荚绿色、长圆棍形、上下粗细均匀、色泽一致,平均荚长58.1厘米,荚径0.72厘米,单荚重18.6克,商品性佳,炒后色泽翠绿,质地脆嫩,风味好:从播种至嫩荚采收春季约61天,夏季约48天;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量2000公斤左右,比对照“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性早、品质佳、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春夏秋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