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多表现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孕畜发生流产。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通过消化道、粪、尿、乳及流产胎儿等排出。犊牛副伤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1月龄以内的  相似文献   

2.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中多表现败血症和肠炎,也可导致孕畜发生流产.病畜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通过消化道、粪、尿、乳汁及流产胎儿等排出. 病原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舍饲青年犊牛比成年牛易感,往往呈流行性、病犊发烧、停食、虚弱,排泻恶臭液状粪便,常混有血丝和粘液.死亡率高的达50%~70%,一般为5%~10%.  相似文献   

3.
羔羊副伤寒也叫沙门氏菌病,俗称血痢、黑痢,是由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所引起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急性败血症和下痢,孕母羊流产。  相似文献   

4.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末冬初发病较多,而且多发生于40d以内的犊牛,所以也叫“犊牛副伤寒病”。母牛一般都是春季发情配种,初冬至年底产犊,这期间应注意该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或避免犊牛发病。  相似文献   

5.
兔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兔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又名兔副伤寒。主要表现腹泻、流产和急性死亡,也可呈败血症,对妊娠母兔危害大。2010年9月,昆明市某养殖场的幼兔和怀孕母兔陆续死亡77只,诊断为兔沙门氏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6.
兔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是兔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又叫兔副伤寒。临床上以急性死亡、败血症、腹泻与流产为特征,一般对妊娠母兔危害大,多发生于妊娠25d至接近临产的母兔和断奶仔兔,临床上对妊娠母兔的病例报到较多。  相似文献   

7.
刘敏 《四川草原》2010,(5):45-46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  相似文献   

8.
鸽沙门氏菌病又称鸽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哥本哈根变种引起的传染病。病鸽的特征性症状为关节炎、下痢及运动神经障碍。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仔猪副伤寒病,又称为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1~4月龄仔猪发生的传染病,各季均可发生,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与猪瘟混合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0.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将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称为鸡白痢,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称禽伤寒,而由某些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副伤寒。1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在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的传染病,有的呈急性败血性经过,有的则以慢性或隐性感染为主。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传染源,可通过消化道水平感染,  相似文献   

11.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又名副伤寒(paratyphoid)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畜、禽、啮齿动物和人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吕惠序 《养猪》2012,(6):116-117
仔猪副伤寒(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大多发生于幼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13.
仔猪急性副伤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沙门氏菌病(AvianSalmonellosis)是鸡的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引起禽类发病的沙门氏菌主要有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及有鞭毛能运动的多种副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对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使...  相似文献   

15.
仔猪副伤寒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在我县历来时有发生,多呈散发性。2009年我县一养殖场从外面引进一批仔猪暴发副伤寒,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经济损失较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町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  相似文献   

17.
猪副伤寒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荚膜和芽孢,抗原式相似,生化特性复杂,广泛存在自然界中,并且血清型达2500种以上,此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患病猪  相似文献   

18.
犊牛副伤寒是由侵袭牛犊的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高热、腹泻、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有鞭毛、无芽孢、无荚膜、短小可运动,能在普  相似文献   

19.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所致.副伤寒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带菌牛的胆囊内常长期存有病原体,并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而散播本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幼年牛较成年牛易感,特别是1月龄左右的犊牛最易感。成年牛放牧季节,常呈散发。环境污秽潮湿、粪便堆积、犊牛未饮初乳或饮初乳不足、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卫生不良及患其他疾病时,均能诱发本病。患病牛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猪沙门氏菌病(Swine salmonellosis)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细菌性传染病。该病是影响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且愈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另外,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菌,某些沙门氏菌能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交叉感染,因此沙门氏菌病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畜牧兽医和口岸检疫中都有重要的意义。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