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京有个“中国茶沙龙”《茶人之家》编辑部浩耕东京有个“中国茶沙龙”,是今年3月8日才听说的。那天晚上,沙龙的创办者、日本生存关系研究所株式会社社长成田重行先生和沙龙的主持人工藤佳治先生等,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扬同志陪同下,来到西湖国际茶人村...  相似文献   

2.
也谈苏东坡与桃花茶──与陈世佑先生商榷大冶民间文学副刊部彭祖法读罢1994年第2期《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中陈世佑先生的《苏东坡与桃花茶》一文,有几点想法,想与陈先生商榷一下。陈先生在文中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而贬至湖北黄州任...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其中堪称中华文化一绝的是文人在品茗过程中创造的回文诗、句、联。它们别具心裁,独树一帜,令人回味无穷。经常品茗者不难发现,一些茶具、茶壶、陶瓷壶身上大多雕刻或题写着一些与饮茶有关的短句。这些短句顺读、反读,甚至随便由哪一个字破读,皆成句成文,这就是回文佳句。这类四言短句常有:“清心明目”,“怡神悦性”,“品一人茶”,“清心宜人”等等。以“清心明目”为例,也可读作:“。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明心清。”五言回文有:“可以清心也。”也可读作:“以清心也可”,“清心也…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词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曾险峰(1997年10月24日)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1991年8月,在南昌举办过“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取得了成功。经过6年之后,“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又在南昌隆重...  相似文献   

5.
茶回文赏趣     
古往今来,品茶与文人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品茶中,文人萌发文思灵感,创作了不少胜炙人口7的回文作品。著名的工夫茶具就有一些精妙的回文佳句。常见的有“清心明目”,随便从哪字破读,皆可成句,如“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有的回文写的是“可以清心也”的连环妙句,可破读为“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寥寥几字就把茶的舒心怡神奇效描绘出来。有的艺匠对茶产生形影不离的痴情,独运匠心创作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回环佳句,破读出来也很有妙趣:“一日无此君不可”、“此君不可一日无”……这…  相似文献   

6.
茶诗六首     
西双版纳国际茶会歌行西双版纳赴勐海县道中作序 :2 0 0 2年 6月 5日 ,西双版纳国际茶会全体代表赴勐海县考察南糯山古茶树 ,道经澜沧江畔 ,江水浑黄 ,咆哮跳跃。询之当地茶友 ,知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等六国。因作 :澜沧一江黄河水 ,咆哮万里觅龙门 ;六国漫游观自在 ,可免签证可免繁。茗香若江流寰宇 ,保合太和茶道根。茶马古道骑牦牛序 :2 0 0 2年 6月 8日午 ,偕日本曾德深先生、曾峰英小姐及今雨轩董碧莲女士各骑牦牛 ,由丽江牦牛坪索道站出发 ,走茶马古道 ,看玉龙雪山十三峰 ,过雪花湖 ,抵高原草甸“第三国” ,访藏民牧场 ,围坐木愣房 ,…  相似文献   

7.
西湖的画舫中,曾有人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名诗作为座右铭:“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名似佳人”。 清代杜浚说茶有“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茶,可雅可俗的属性,主要还是茶的淡淡的苦涩味。某以自然物而升华为文化物,功在文人学士,反过来茶对文人,又是宣泄心中沉郁,浇开胸中块垒,甚至激发文思,助诗兴,浮想联翩所不可或缺少的饮品。难怪唐代诗人白居易每次睡梦初醒时,必饮茶一盅,竟有“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之感。 自唐代始,就热衷于有美女捧茶献舞佐茗。如白居…  相似文献   

8.
徐文 《农业考古》2007,(5):181-181
由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林晓丹茶画”册,今年四月中旬正式出版、发行。在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于上海“百佛园”吴觉农纪念馆举行该书的首发仪式并举办“林晓丹茶画展”,2007年又于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在上海国际茶城四楼贵宾厅举办“茶画展”,共展出98幅作品。“林晓丹茶画”册,由上海茶叶学会刘启贵老先生主编,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生前为该书题写书名,刘枫、杨堤、王泽农、张天福等老领导、茶学界泰斗为之题词。林晓丹,号“染霜”,取苏东坡“霜林染晓丹”诗句,今年八十三岁,他1946年考入上海美专国画系,承刘海粟…  相似文献   

9.
超然台轶趣     
公元1074年9月,苏东坡自杭州通判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市)。次年,苏东坡便派人“伐安丘、高密之木”,凿马耳、常山之石,鸠集修筑新台。超然台建成后,苏东坡便时常引朋携僚于台上,饮酒赋诗,借台“超然”。熙宁九年中秋,他于超然台上与家人朋友设宴,饮酒赏月,作出了咏月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千古绝唱。依据史料推本溯源,其词之所以迸发出如此高亢之音调,磅礴之气势,以至成为他在密州诗词创作之顶巅,与当晚发生的两件事有一定关系。其一,苏东坡当晚邀请的客人中,有位诗人赵果卿,入席前,他戏逗东坡小儿子苏迨道:“龙王的孩子会浮水,诗人的孩子能吟诗。” 要苏迨念一首咏月诗。苏迨随口读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果卿不让,专要念其老爸的。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苏东坡在一旁有些尴尬地说:“我还没有写过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第一号预告尊敬的女士、先生:自1991年8月在南昌举行“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转眼已有5年多时间了。5年多来,各国的农业考古发现和研究都有很大的收获,仅就中国而言,在稻作农业方面就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如江苏省草鞋...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低温贮藏是最广泛采用的贮藏法。如何低温贮藏好猕猴桃,以缓解采收峰期销果压力、延长应市期、加工期和使果实增值等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笔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影响猕猴桃低温贮藏的主因有以下几个,应予注意。   一、不同的种和品种间的耐贮藏性有差异:美味猕猴桃绝大多数比中华猕猴桃耐贮,贮期是它的 2— 3倍,如“华美一号”、“金魁”等美味猕猴桃一般可贮藏 4— 5个月,而中华猕猴桃的“华光 1号”和“ 2号”、“早鲜”等贮期难超 2个月。就是同一个种的猕猴桃冷贮性差异亦很大,一般晚熟品种比中熟品种耐冷…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欢迎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罗柱才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1991年8月,我们在这里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五年后,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今天,我们再次...  相似文献   

13.
4月29-5月2日,江西省星子县举办“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余赋诗多首,选抄如下: 出席“天下第一泉”新世 纪国际茶会开幕式感赋 4月29日下午,“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在庐山桃花源景区举行,开幕式别开生面,喜赋古风二韵。 茶友欢聚桃花源, 恭瞻天下第一泉。 茶风弘扬新世纪, 无边春色耀江天。 咏“茶香万里”(藏头诗) 在开幕式上,有韩国茶人联合会会长朴权钦先生赠给大会礼品,题为“茶香万里”,感情真挚,遂咏一绝。(古风) 茶有经典赖陆公, 香飘四海扬茶风。 万家受惠茶文化, 里程碑上纪新功。 游桃花…  相似文献   

14.
连振娟 《农业考古》2003,(2):178-179
“寐熊” ,为邬梦兆先生之表字也。邬梦兆先生为何许人也 ?一茶人、诗人、世间人也。乍看“寐熊”两字 ,一般人皆会不解其意 ,我亦如是。以字面猜之 ,“梦见熊”也 ,脑中浮现的画面并不怎么美妙 ,只能摇头自嘲浅陋。翻至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文怀沙先生为此书所作之序———“覆载贵无私” ,细读之后才恍然 :“寐熊应该是梦中最美丽的先兆。传说周文王梦见长翅膀的飞熊 ,正是这个梦兆 ,使他幸运地在渭水边 ,认识并找来了辅助周王朝建立丰功伟业的姜子牙。”原来如此 !惭愧之情油然而生 ,暗嘲自己枉在校园里游荡了些许年。以“寐熊”二字…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品茶与文人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品茶中文人萌发文思灵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回文诗、回文联,这些诗、联是我国茶文化宝库中璀灿夺目的明珠,就像品茶一样令人回味无穷。我国饮誉于世的工夫茶杯茶壶很注重集诗词联句子其上,得以“杯随字贵,字随杯传”,特别有玩味的是茶杯上请书法家题写的回文佳句,有的写“清心明目”四字,随便从哪个字破读,皆可成句如:“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意皆不变。工夫茶具上通常还写上“可以清心也”的连环妙句。这一回文句也趣味盎然,也可读为“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这便把茶的清雅独特风味和令人舒心怡神的奇效描绘了出来。难怪乎,古今  相似文献   

16.
一、和陈香白先生《庐山国际茶会即兴 ,兼谢冯英赠画》陆公品一泉 ,一泻飞流挂谷帘。喜结茶缘矣 ,水自清洌茶自甘。二、和陈香白先生《庐山行》远望牯岭识庐山 ,更喜山间看陆泉。茶友嘉宾欢聚日 ,桃源漫步自悠闲。注 :陆泉 :陆羽品题的庐山“天下第一泉”。三、和陈香白先生《庐山国际茶会始归 ,即偕深圳静颐茶馆同仁登凤凰山问茶得韵》山上峰回并路转 ,花明柳暗正芳春。问茶教授万千里 ,一颗昭昭圣洁心和陈香白教授诗三首!湖北@欧阳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17日,一年一度的浙江省“西湖友谊奖”颁奖仪式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林学院加拿大籍专家Robert W.Wellwood先生荣膺这一奖项。"西湖友谊奖"是浙江省政府对为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有利加强双边友谊的外籍专家所给予的年度最高荣誉奖励。本年度共有26名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外籍专家获奖。  相似文献   

18.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杭州的一道传统名菜。相传宋朝时,在杭州西湖附近有一个姓宋的青年,平日以打鱼为生。有一次得了病,因家境困难没有好的东西吃,他嫂嫂就亲手在西湖捉了一条鱼,加醋加糖烧成菜给他吃,把病治好了。因为菜是用西湖鱼和醋糖调味制成,故称“西湖醋鱼”。后来,它就成为杭州地区各家菜馆里的著名菜肴,过去在孤山“楼外楼”壁上曾留有“亏君有此调和气,识得当年宋嫂无”的诗句,慕名前往品尝者日益增多。康熙皇帝到西湖游览时,亦品尝过“西湖醋鱼”,可见此菜在清代已很有名气。选料:活草鱼1条(重约700克),绍酒25…  相似文献   

19.
范增平先生邀我为《生活茶叶学》作序 ,以本人的学识、身份 ,尤其是对“茶”的无知 ,实在没有为范先生的新作写序的资格。如果一定要我找出点理由 ,那便是自 1 997年 1 0月以来 ,我和范先生结下了推动中华茶艺、使之弘扬的不解之缘。我和范先生结识、联手得益于《北京晚报》的苏东洋先生 ,苏先生从事经济研究与报导。经苏先生点播我对茶文化才略有领悟 ,并看到了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责任。承蒙苏先生引见 ,我才与范增平先生结识 ,并为范先生的执着追求而感动 ,当然范先生也为我能意识到弘扬茶文化之必要 ,特别是把茶艺作为职业教…  相似文献   

20.
谈《碧潭飘雪》诗三首饮茗《碧潭飘雪》,为成都新津徐公茶名品·此茶是以“芽茶”为茶坯,选用白色茉莉花窨制的。目前,咏及此茶的诗作计有三首。第一首,见于《餐饮娱乐报》,题目和作者不详。诗曰:碧岭拾毛尖,潭底吸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这首诗合声韵(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