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冬型成虫大多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部分在杂草、落叶、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广凯 《果农之友》2008,(11):54-54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大部分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小部分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梨小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大部分在梨树枝十的裂缝内越冬.小部分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华东 《果农之友》2012,(11):41-41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叶和梨果,造成枯斑,使树叶早期脱落,树势衰弱,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梨木虱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中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在冬季针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叶和梨果,造成枯斑,使树叶早期脱落,树势衰弱,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梨木虱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裂缝中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针对其越冬场所综合防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清园及时清理园内和周围的残枝、落叶及杂草,深埋或烧毁,以降低越冬梨木虱基数。  相似文献   

6.
梨木虱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叶片,造成枯斑和早期脱落,树势衰弱,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梨木虱食性专一,主要危害梨树,在河南省太康县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型、夏型2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中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防治。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梨树害虫种类多达数百种,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是梨木虱。成虫、若虫均能在幼叶、果梗、新梢上群集吸食汁液危害,近些年来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其特点是:梨木虱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型和夏型2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在冬季对越冬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就能在防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华 《果农之友》2010,(4):46-46
<正>梨木虱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芽、叶、嫩梢汁液危害梨树,年发生3~5代,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越冬代成虫2月下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末至3月初;产卵初期在3月上中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梨树发芽前,成虫开始产卵于短果枝、叶痕、芽缝或小枝上;发芽期、展叶期产卵于嫩叶和新梢的茸毛内;坐果后产卵于叶缘锯齿间、叶脉沟内等处。  相似文献   

9.
1 发生规律 在我地区1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树上裂缝、剪锯口、杂草、落叶及土石缝隙中越冬。梨树花芽膨大时,越冬成虫大量出蛰。越冬成虫对温度敏感,当气温平均达1℃以上时,特别是晴朗天的中午,成虫便出来活动。成虫主要在新梢、叶柄、叶片中脉及叶缘锯齿上产卵,叶背极少。成虫生殖力强,平均每雌虫产卵295粒左右,当气温低时,则潜回越冬场所,产卵过程可延至开花期。梨树开花时卵大量孵化,第1代若虫主要潜入芽鳞片内或群集于花簇基部和未展开的嫩叶内危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梨树枝干缠绕瓦楞纸法、透明胶带法、涂抹粘虫胶环法、振落法、黄板诱捕法、目测法调查研究山西省梨木虱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越冬代梨木虱为成虫态,称为冬型梨木虱,在树干翘皮或枯叶下越冬,发生于10月至翌年4月的梨树休眠期、萌芽期,温度高时,有出离越冬场所活动现象,其基数决定梨木虱的年发生量。梨树生长季发生的梨木虱称为夏型梨木虱,有成虫、若虫、卵3个虫态,发生于3~10月,年发生4~5代,8月为发生高峰期;冬型梨木虱成虫体型较大,体色灰暗,夏型梨木虱成虫个体较小,体色多为黄色和绿色。  相似文献   

11.
柑桔木虱越冬成虫冬春季种群数量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柑桔产区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冬春季柑桔木虱越冬成虫能在不同植株之间活动,特别是在气温8℃时,活动更明显;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与气温关系密切,遇到低于0℃或日平均气温低于8℃持续5天以上时,越冬成虫数量会减少。九里香春梢萌芽期开始后,越冬成虫快速减少。因此,笔者认为冬季防治柑桔木虱的时间,宜在2月下旬以前(柑桔嫩梢萌芽前)进行,结合冬季清园,在柑桔木虱越冬成虫产卵之前及时喷药杀灭,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12.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1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2种,以冬型成虫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农事操作,可消灭80%以上越冬成虫。1清园杂草和落叶是梨木虱的越冬场所之一,每年秋季落叶后,清洁梨园及周边环境,彻底清除杂草、枯枝叶及一切废弃物,深埋或烧毁,能有效降低越冬基数。2刮翘树皮裂缝是梨木虱的主要越冬场所。刮树皮能有效清除越冬的梨木虱,达到降低越冬虫源的效果。在每年冬季天气寒冷时,先在树冠下地面铺一层塑料薄膜或纸板,仔细刮除树干上的粗翘皮,收集起来集中烧毁或深埋。3…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生规律在我县一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树体枝干裂缝内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土缝中越冬。次年梨树花芽萌动期成虫出蛰,3月下旬为出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第1代若虫大量发生,以后各世代重叠,若虫有群集性,喜阴暗,多栖息于卷叶或重叠叶片的缝隙内。  相似文献   

14.
桃潜叶蛾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蛾是鳞翅潜蛾科潜蛾属的一种小型蛾,俗称串食虫。全世界已知约600种。在淮南市果区一年发生5—7代。以冬型成虫在落叶、杂草、土石缝隙、树皮裂缝中越冬。少数以蛹在被害叶上结白色丝茧越冬。翌年4月桃展叶后,成虫开始在叶背产卵,幼虫孵化后,潜入叶内危害.幼虫老熟后。多由隧道端部叶片背面咬一小孔爬出,吐丝下垂,在下边叶片背面吐丝作茧。  相似文献   

15.
梨树随年龄的增长,树皮变得厚而粗糙。这种老树皮,常是梨树病菌和虫害的越冬场所,如梨小食心虫、梨蝽象、梨黄粉虫、梨星毛虫等的幼虫、成虫、蛹或卵在梨树老皮中越冬,梨树的腐烂病病菌也可在树皮缝穴中越冬。因此冬刮梨树皮,能有效地消灭病虫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刮梨树皮时,应注意以下5点。1掌握刮皮时间梨树落叶以后的休眠期,都可以刮树皮,其中最佳时间是12月至翌年元月,冬季气温暖和的地区可适当提早,而气温寒冷的地区,可在“立春”到“惊蛰”时刮皮,这样可免树皮受冻,但不能刮皮过晚,过晚梨树已经萌芽,有的病虫已经分散,病菌已随…  相似文献   

16.
<正>1黄粉虫的生活习性黄粉虫1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越冬。翌春,梨树开花期孵化为干母,若虫于翘皮下刺吸嫩皮汁液。成虫羽化后大量繁殖,一代若虫6月下旬开始向果上转移,7月上中  相似文献   

17.
发生规律梨小食虫是梨树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在河南省,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翘皮下、枝叉缝隙、根部土壤中以及果品仓库、果品包装材料中结茧越冬。早春平均气温10℃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旬至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  相似文献   

18.
梨茶翅蝗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茶翅蝽是梨树上为害较重的一种害虫,一般其成虫在村庄屋檐下越冬,次年4月上旬,成虫出蛰后首先分散到桑、榆、柳、槐等木本植物上为害,5月上旬转到梨树上为害。7月20日之前羽化的成虫能正常完成世代,7月20日至8月上旬羽化的成虫虽...  相似文献   

19.
劳建中 《落叶果树》2009,41(4):49-49
康氏粉蚧为刺吸式害虫,每年发生3代,以卵在被害树枝干、粗皮缝隙或土壤缝隙中越冬。翌春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刺吸危害嫩梢。第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第2代为7月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成虫交尾后,雌虫爬至枝干粗皮裂缝内或果实萼洼、梗洼等处产卵,少数卵产在土壤内。产卵时,雌虫分泌大量棉絮状蜡质物结成卵囊,卵产在囊内,每只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河北省1年发生34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到5月下旬结束。1头幼虫危害34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到5月下旬结束。1头幼虫危害34个桃嫩梢,幼虫老熟后在桃树上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5月下旬出现,仍危害桃、杏梢或李幼果。第2代成虫盛发期在6月末至7月,此代成虫开始往梨树上转移。从7月初即有幼虫蛀果,但由于果实内石细胞较多,蛀入后很少成活。到7月中旬才有大量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