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湘棉17号的选育及应用@杨春安@罗炳煌¥湖南省南县大通湖农场农科所湘棉17号的选育及应用杨春安罗炳煌湖南省南县大通湖农场农科所413207湘棉17号(原名大农C58)系大通湖农科所于1985年从复式杂交组合〔黑山棉选系(长绒)×品系16〕F3×湘棉10号...  相似文献   

2.
组合CD135是由W53×Q10杂交配组选育而成,其母本选自优质陆地棉C1×海岛棉35×97中间材料(回交多年)选系材料W53,其父本为自选的高品质、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系Q10。2011年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组合)CD135。经品比及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并经枯萎病、黄萎病重病田圃鉴定及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年检测分析,表现出高品质、丰产性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并介绍了CD135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3.
何录秋  张亚 《江西棉花》2010,32(3):43-44
湘农棉1号是利用高产优质棉花品种P115株系材料为母本,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棉花品种P48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组合.该品种产量高、抗性好,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1山农棉7号 山农棉7号(原名泰丰棉7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山东滨州博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高产、高抗黄萎病的自育非转基因中熟品系880B(山农269×JH26后代系统选育)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KB-5系(GK-12×Ao97010后代系统选育)为父本配置的一代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1选育经过利用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Bt CpTI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系石远321选系(E27)为父本,以本省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湘棉14号选系(湘V23)为母本,通过人工去雄方法选育的高优势杂交组合。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2000年从138个抗虫杂交棉组合中筛选出高优势组合湘S-26  相似文献   

6.
秦棉1号是咸阳市农科所1977年在本所棉花枯黄萎病圃中,从美棉SR—1中筛选抗病单株,1979年选系,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原系号6083。1987年元月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为秦棉1号。该品种优质、丰产、兼抗枯黄萎病,并  相似文献   

7.
湘棉16号     
湘棉16号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86-1)F4作母本,(无酚1号×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湘棉16号1992年至...  相似文献   

8.
湘杂油1号     
湘杂油1号(湘油11号X466)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育成,1995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试验示范结果及其栽培要点如下:1 选育过程湘杂油1号是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的杂种.母本为双低油菜湘油11号的自交系,父本466为单低油菜品系(来自81011的自交选系).1985年春配制杂交组合,经两年比较试验,比对照湘油10号增产29.3%,比对照湘油11号增产18.26%.1982年正式参加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湘杂棉21号选育及其F1种子生产技术。总结了湘杂棉21号产业化开发推广模式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冀棉1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优异的种质材料,以高产冀棉20号选系402系为母本,自育抗虫、抗黄萎病棉花品系33为父本,通过杂交实现优良基因重组,经南繁北育,定向选育而成。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6)第019号]。2010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10001]。  相似文献   

11.
沈杂10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自选不育系7-02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F00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838.0 kg/hm2,居第1位,2008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33.0 kg/hm2,居第1位,并于2010年通过国家鉴定。具有高产、抗病、抗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丹玉20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玉205号玉米杂交种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Q3048为母本,S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经辽宁省区试结果表明:丹玉205号比对照种丹玉39号增产10%以上,并且具有抗病、抗倒伏、耐旱、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铁单18号玉米杂交种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铁C9324为母本,自选系铁9010为父本组配成的强优势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铁单18号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是北方春玉米区重点推广的新品种,在黄淮海地区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丹玉36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31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各级试验和试种结果表明:丹科2147比现应用品种增产8%以上,具有抗大、小斑病,抗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抗丝黑穗病、抗倒伏、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在辽宁、吉林春玉米区开始试种,是比较有推广前景的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3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以大铃或抗病虫棉花材料配置的10个杂交组合F1代与对照从产量、抗性、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多个性状的优势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合的F1代均具有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筛选出达到高产、优质、高抗目标,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组合是3号组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丹玉201号玉米杂交神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C89为母本,S9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经辽宁省区试结果表明:丹玉201号比对照种丹玉39号增产10%以上,并且具有抗病,抗倒伏,耐旱,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泉豆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泉豆7号系以穗稻黄为母本、福清绿心豆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04、2005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该品种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伏性好,田间抗病毒病强,生育期105d左右。两年平均产量2526.9kg/hm^2,比对照柳豆1号增产10.55%。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6027)。  相似文献   

18.
秦信蓉  沈奇  杜才富 《作物研究》2011,25(1):30-31,34
鼎油1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隐性核不育系4655A为母本,恢复系02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籽双低高油分油菜杂交种。具有黄籽双低(芥酸含量小于1%,饼中硫苷含量小于30μm o l/g)、优质高产(含油率44.05%,在四川省区试中比对照增产8.19%)、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性。介绍了鼎油17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抗白叶枯病杂交稻协优218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8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把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α21导人到强优恢复系辐恢838中,选育出抗白叶枯病恢复系中恢218,组配出强优势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协优218。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白叶枯病、易制种等特性,于2002年2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农41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代  尹钧  张文杰 《作物研究》2009,23(4):242-243,248
豫农416是以豫麦49为母本、(豫麦21×豫麦35)F,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7846.5和7987.5kg/hm2,分别较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625.0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居参试品种首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成穗多,千粒重高.超高产,广适的优点,区试混合样籽粒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优质麦标准,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