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蛴螬是农业地下害虫之一。它为害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的地下根、茎,造成幼苗枯萎死亡。其成虫还可为害农作物的叶片,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尤为严重。它为害花生果实,使花生果形成空壳,对花生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一、发生原因(一)种植结构调整为蛴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随着农业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
方志鹏  张成  戚传勇  赵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20-920,940
调查了合肥地区近几年花生蛴螬的发生种类、发生特点及为害情况 ,分析了发生原因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蛴螬是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对花生棵为害严重的害虫,又名土蚕,成虫为金龟子,其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各异,发生规律复杂。幼虫严重为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实,若不及时防治,可使花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一、发生原因一是花生连作重茬,上茬花生田的蛴螬防治不彻底,下茬虫卵基数大,导致蛴螬大面积发生。二是连年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药剂进行防治,使蛴螬的抗药性倍增,降低了药剂防效。三是防治蛴螬幼虫的时间不在最佳防治时期,往往提前防治,蛴螬幼虫还不活动,  相似文献   

4.
花生田蛴螬的成灾原因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93万hm^2以上,占全国花生面积的1/5,位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由于地下害虫蛴螬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同时花生的品质也明显下降,秕仁、空壳大量增加。为有效控制花生田蛴螬的危害,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我们对近3年来河南省花生田蛴螬的成灾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防治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于许昌市花生蛴螬发生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品质及农民种植积极性,因此通过系统调查,明确发生主要种类、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并分析了重发原因,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在宿州市优势类群发生为害的演变概况,分析了近年蛴螬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并从种植业结构布局及花生等经济作物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防治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蛴螬是鲁东地区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明确该地区花生田蛴螬发生种类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优势种——暗黑鳃金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花生田蛴螬等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花生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花生田蛴螬等害虫的发生及为害特点,在治理上应坚持以农业防治成虫为基础,以化学防治幼虫为关键的原则,多种措施并举,进行综合治理,适时进行药物防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减轻花生田蛴螬等的为害。  相似文献   

9.
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蛴螬对花生的为害 蛴螬是农作物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它为害小麦、玉米、花生、红薯等多种农作物的地下根、茎,造成幼苗枯死。其成虫还可为害农作物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使作物造成大幅度减产。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尤为严重。它咬食花生果,使花生形成空壳。据浚县植保植检站2001年调查,花生田每亩有蛴螬15200余头,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22.7头,一股每穴花生有虫1.7头,严重地块有蛴螬2头以上。该年度因蛴螬为害,花生空壳率达5%~15%,一般减产  相似文献   

10.
随产业结构调整,我市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地下害虫对花生的为害日趋严重,每年损失产量5~10%,严重的达30%以上.为控制危害,2000年进行了乐斯本防治花生田地下害虫(蛴螬)试验.  相似文献   

11.
许昌市蛴螬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生危害特点蛴螬主要为害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甘薯、蔬菜、果树等,受害最重的是花生、大豆、小麦。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昌市该虫发生明显回升,至2001年已呈暴发态势。近几年连续出现因蛴螬为害造成部分地块花生、大豆9月初即提前干枯死亡的后果。据调查,严重地块蛀果率高达50%以上,甚至一棵花生下面蛴螬可达15头,损失极为严重。该虫成虫4~7月份陆续出土,取食蔬菜、甘薯、大豆、花生及杨树、柳树、苹果、梨等多种林木及花卉叶片。幼虫每年有三个为害高峰:3~4月份随气温回升,为害小麦及春播作物;7~8月份为害大豆、花生;10~11月…  相似文献   

12.
浅谈花生蛴螬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金龟子类害虫的幼虫。其危害以幼虫在地下啃食花生的幼苗根茎和幼果,并能蛀入花生的嫩果内为害,造成缺苗断垄和空果,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蛴螬在地下发育成熟后变成蛹,蛹羽化为成虫即金龟子出土。成虫出土后在榆树、桃树、苹果、杏树、杨树等林木果树上为害嫩芽和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幼树死亡,也可取食小麦、玉米、豆类、红薯、花生、向日葵等叶片。近年蛴螬在我大名县发生较重,加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元氏县地处太行山麓,花生是县域内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蛴螬的发生逐年加重。通过调查,花生田因蛴螬危害造成减产10%~30%,严重的达60%~70%。通过2007~2008年对花生田蛴螬的发生危害情况做了系统的调查监测,并在防治技术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花生是河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近年来,花生病虫害日趋严重。种类多、面积大、危害重,成为花生生产的严重障碍。一、发生情况 1.蛴螬。我省花生产区共有11种蛴螬,其中以华北大黑、暗黑、黄褐金龟子为三大优势种群,各优势种群形成独特的生活周期和为害规律,因此,可划分为三个发生区;①冀南黄褐区(邯、邢),  相似文献   

15.
小麦地下害虫种群变化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其为害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一般缺苗率10%左右,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收或毁种。镇平县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因甲基异柳磷的大力推厂,使小麦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得到了有效控制,虫口基数下降,蛴螬与金针虫比例接近1:1或少于金针虫,小麦受害程度明显减轻。经多年调查研究,找出其种群变化原因,以正确指导防治。一、种群变化原因(一)花生面积的逐年扩大。蛴螬成虫金龟子有喜食花生叶的习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镇平县花生种植面积在0.13-0.33万  相似文献   

16.
蛴螬对濮阳市花生种植业的影响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近年来濮阳市花生地下虫害特别是蛴螬发生比较严重,造成花生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我们对蛴螬给濮阳市花生种植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预防蛴螬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北方地区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蛴螬是为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为害严重,影响花生发芽、坐果、结荚、产量及品质。一般发生田被害损失率在20%~3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8.
蛴螬是鲁东地区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明确该地区花生田蛴螬发生种类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优势种--暗黑鳃金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发生原困,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耕种面积2383万亩。在农田中,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地下害虫为害作物情况,给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带来隐患。所渭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存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我市地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蛴螬的为害特性、年生活史、生物学特性,重点论述了近6年来国内在花生田蛴螬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