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生产实践 广东省湛江市2005--2006年榨季是一个不寻常的榨季,这个榨季是湛江糖业全面改革后迎来了第一个新的发展春天。据有关资料报道,2005--2006年榨季,湛江市全线飘红,蔗糖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全市糖厂收购总量466万吨,压榨460万吨,产糖85万吨;甘蔗平均收购价格为330元/吨,白糖售价从榨季初平均3600元/吨,上升至目前4414元/吨,而湛江本地糖价报价达5150元/吨:预计本榨季全市甘蔗产量达800万吨,蔗农增收4.5亿元,财政税收2.5亿元,实现蔗农增收,企业增利,政府增税。  相似文献   

2.
据《湛江日报》2007年5月11日消息,2006跨2007年榨季,湛江市甘蔗总产1101万吨,蔗糖总产109万吨,分别比历史上最高的1992跨1993年榨季的1013万吨和105万吨增长8.7%和3.8%,再创历史新高。那么,这给人们以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3.
罗凯 《广西蔗糖》2003,(2):43-44
湛江是我国三大甘蔗生产基地之一。最近 ,被国家农业部列为11个优势农产品 (“双高”甘蔗 )生产基地之一。甘蔗生产能否搞好 ,不但关系到湛江经济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我国食糖的供给。1甘蔗生产的现状1.1甘蔗生产日趋见好一是种植面积调整适当。湛江既是甘蔗主产区 ,也是老蔗区 ,1992年甘蔗生产达到高峰 ,全市种植面积234万亩 ,产蔗1013万吨 ,产糖105万吨。尔后 ,湛江根据食糖市场和农作物种植结构需要 ,适当调减种蔗面积 ,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164万亩 ,总产900万吨 ,产糖90万吨。二是区域布局合理。从行政区域来说 ,相对集中于遂溪、雷州、徐…  相似文献   

4.
罗凯 《甘蔗(福建)》2003,10(2):46-49
湛江是一个具有悠久种蔗历史的糖业大市,也是我国三大蔗糖商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高峰时期,年甘蔗种植面积曾达14.67万hm2,年蔗糖产量达104万t。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蔗在给湛江带来“甜”的同时,也不时带来“苦”。于是乎,人们对甘蔗糖业褒贬不一,莫衷一是。近几年,人们不大谈论甘蔗糖业了,更失去过去大抓甘蔗糖业的劲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甘蔗糖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湛江甘蔗糖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八五”期间,柳州地区的蔗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全地区甘蔗有收面积6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41万吨,产糖23.2万吨。原料蔗比“七五”期间的最高年份1987年的102.3万吨增138.7%,产糖量增140.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地区种下甘蔗88.3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93万吨.产糖32万吨。甘蔗面积、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又比1991年分别增35.8%、24.2%和50.8%。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台地貌,三面环海,含岸线长达923.93公里,海陆交通方便。其西南部徐闻县、雷州市和遂溪县是湛江市糖蔗重点发展区域,1997年种植甘蔗11.93万公顷,产糖量925万吨,分别占全市种植甘蔗面积、产量的90.2%和94%,曾经拥有22间糖厂,日压榨能力5.24万吨,1991年被列入国家首批糖料基地。  相似文献   

7.
《广西蔗糖》1997,(2):4-4
据有关方面预计,1996/1997年榨季全国(大陆)食糖产量680万吨左右,比上榨季增产57万吨,增幅9.2%。其中甘蔗糖产量537万多吨,甜菜糖142万多吨。甘蔗糖增产44万吨,主要来自云南、广东。广西本榨季人榨原料2040万吨左右,产糖235万吨,大灾之年仍增产食糖2万吨,食糖产销率比上年同期高出18个百分点,但食糖库存量仍然偏大,制糖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广东省食糖产量近123万吨,比上榨季增产11.8万吨,其中湛江市产糖77万多吨。云南省食糖产量可达111万吨左右,比上榨季增产27万吨左右。全国食糖增产…  相似文献   

8.
1 现状 “八五”期间,柳州地区的蔗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全地区甘蔗有收面积6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41万吨,产糖23.2万吨。原料蔗比“七五”期间的最高年份1987年的102.3万吨增138.7%,产糖量增140.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地区种下甘蔗88.3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93万吨,产糖32万吨。甘蔗面积、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又比1991年分别增35.8%、24.2%和  相似文献   

9.
湛江市甘蔗良种场引进甘蔗新品种,优选出优良株系,暂命名为湛引8号。2006年以来在湛江通过试种,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等特点,适合湛江蔗区种植。本文主要介绍该品种在当地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蔗糖业是雒容农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甘蔗生产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近几年来 ,我场蔗糖业发展较快 ,每年种植甘蔗面积稳定在1650公顷左右 ,甘蔗总产在15 2~16万吨 ,1999年实现“吨糖田”[即667m2 甘蔗可产糖1吨/以上———编者注]170公顷;2000年实现“吨糖田”370公顷 ,且实现公顷产蔗150吨的攻关中试试验(30公顷) ;2001年实现监狱局生产处下达的“千十万八”项目(千亩[1亩=667m2———编者注]单产十吨、万亩单产八吨) ,经广西大学农学院、区甘蔗研究所、区糖业公司等专家组…  相似文献   

11.
湛江农垦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雷州半岛北回归线以南,三面环海。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蔗糖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03年种蔗面积已达2.6万公顷,2003/2004年榨季垦区四间糖厂榨糖209.7万吨,产糖22.8万吨,蔗糖份12.460%,  相似文献   

12.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袒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光热充足,雨量较丰、台地宽广、四季如春等特点,发展糖蔗生产十分有利。1992年种蔗面积234万亩,单产4.3吨,总产1013万吨,产糖量105万吨,种植面积,总产、产糖量为历史最高水平。近几年来,由于受市场糖价的影响,糖厂欠债经营,蔗款打白条,挫伤农民种蔗积极性,蔗糖生产走向滑坡。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人民政府下达科技兴农计划项目,由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完成的“粤糖93-159示范推广项目验收暨粤糖94-128现场观摩评议”会议,已于2002年12月19日至21日在湛江市召开。会议由湛江市科技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农业、糖厂、农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糖料》2005,(3):28-28
在生产甘蔗酒精领域,2004年甘蔗种植面积540万公顷,生产甘蔗大约3.89亿吨,其中生产蔗糖2490万吨,酒精146亿公升。蔗糖出口达到1300万吨,创汇近20亿美元。近两年巴西蔗糖出口约占世界蔗糖出口份额的3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昌宁县2001年结合西部开发,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蔗糖业,改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低水平、低效益的落后状况,建设“吨糖田”基地1333.3hm^2,2001-2002年榨季实际完成面积1343.76hm^2;甘蔗有效茎数达113565条/hm^2,茎长227.17cm,单茎重1.08kg,产量122.25t/hm^2,甘蔗含糖分15.1%,实现了667m^2产“吨糖”的目标。本文结合我县蔗区特点,总结甘蔗“吨糖田”的规范化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甘蔗新品种湛引8号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江市甘蔗良种场引进甘蔗新品种,优选出优良株系,暂命名为湛引8号。2006年以来在湛江通过试种,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等特点,适合湛江蔗区种植。主要介绍该品种在当地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冯奕玺1939年生,1959年湛江农校毕业分配徐闻县农业局从事甘蔗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多个年头,2000年退休,退休后继续从事甘蔗试验工作。历任徐闻县农业局经作股长、徐闻县十一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广东省甘蔗学会理事、湛江市甘蔗学会理事,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1982年和1989年曾经先后两次赴扎伊尔共和国援外,1997年赴柬埔寨考察蔗糖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8.
特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糖00-23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中至中大茎,原料茎数多,不易风折和倒伏,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宿根性好,特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平均蔗茎产量比新台糖10号增产23.1%,甘蔗蔗糖分10月14.80%,10~1月平均16.63%,比新台糖10号提高1.77%(绝对值)。2005年12月通过了由湛江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9.
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蔗糖业是昌宁的传统产业,对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大促进作用。本文根据昌宁蔗糖业发展现状,从甘蔗良种“吨糖田”建设、旱地蔗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探讨昌宁蔗糖业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陆忠 《广西蔗糖》1998,(4):11-12
推广甘蔗良种能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增强抗病虫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且投资少,效益高,是快速发展蔗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我场33年的蔗糖业发展史,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甘蔗品种演变史,也是一个产蔗量和产糖量逐步增加的历史。60年代推广台糖134和80年代推广桂糖11号,使我场甘蔗单产从公顷30多吨逐步提高到60多吨,是甘蔗良利,作用的最好说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我场相继推广了不少的甘蔗品种,取得了一些成缋,如推广了新台糖1号、粤糖79-177,但电面临很多问题.必须认真总结,正确认识,以加快甘蔗良种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