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淀粉来源不同,颗粒结构、表面特征和组成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淀粉的消化具有很大影响,就淀粉颗粒的结构特性、非淀粉组分、饲料加工处理方式和动物因素等方面对淀粉消化速率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淀粉是畜禽能量的主要来源。研究动物体内淀粉消化及其相关的代谢机制对生产实践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淀粉的特性、结构及其组成、加工工艺对畜禽淀粉消化率的影响,并简要综述了淀粉在动物体内的消化特点及其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3.
饲料加工工艺对营养价值有着重要影响,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得到不同性质的饲料,选择合理的饲料加工工艺有利于制作合适的动物饲料,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文章综合探讨了热处理、粉碎、制粒、碱处理、膨化等常用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的影响,为合理选择饲料加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9,(14):45-51
饲料预消化技术是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特性模拟动物的消化过程,进行特定前消化处理的新型饲料加工工艺,可缓解畜禽的消化压力,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进而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减少饲料原料的浪费和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优势,在饲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饲料预消化技术的种类、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展开综述,并对未来的饲料加工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玉米的加工处理对瘤胃液氨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有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而玉米是反刍动物主要的能量饲料,玉米中淀粉占72%~74%,其中大约有70%的淀粉在瘤胃中发酵,因此研究玉米淀粉在胃肠道消化的调控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提高淀粉消化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加工处理方法对其影响的角度考虑,国外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提升肉牛饲料工艺能够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肉牛饲料的类型:粗饲料、精饲料以及全混合饲料等;粗饲料的消化特性及加工工艺:切碎,压粒,压块;精饲料的加工工艺:湿法加工,干法加工。通过对肉牛饲料特性与加工工艺介绍,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肉牛饲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商业、农场企业联合体的饲料加工业务,两者都依赖于动物饲料所用原料的营养改进程 度。加工工艺,包括粉碎、热处理或蒸煮,导致动物生产性能更好。这往往是因为,加工工艺可使饲料中,更多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动物消化。 比如,粉碎这种简单加工方式,可使饲料原  相似文献   

8.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勇 《饲料工业》2007,28(8):13-16
非淀粉多糖是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之一,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内源酶降解,同时增加肠道内食糜的黏度,降低饲料养分的消化利用率。非淀粉多糖酶对于改善饲料品质、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非淀粉多糖的多样性,非淀粉多糖酶的种类、来源及酶活测定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影响非淀粉多糖酶应用的因素及其在畜禽业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饲料加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尽管加工工艺通常都包括粉碎、混合、成型这些基本工序,但具体的工艺布置和加工参数都应根据饲料种类和所用的饲料原料作相应调整,因为不同的原料配方对成型饲料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原料特性包括物料的容重、粒度、含水量、粘结性、摩擦性和腐蚀性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饲料产品质量和加工设备生产能力。因此,在饲料配方中,要适当考虑饲料原料特性,调整配方使之具有较好的制粒性能。而在加工工艺上,则要根据不同饲料原料和配方,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本文根据饲料配方中淀粉、蛋白质、纤维、脂肪这几种成分在饲料中所占比例对饲料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类型饲料的加工工艺及适宜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产动物消化酶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介绍了水产动物消化酶的特性,包括其催化底物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多种酶活性的调节方式、pH值和温度等环境条件对消化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还综合介绍了水产动物消化酶特性知识在鱼类基础研究、饲料的研制以及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了解肉牛饲料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查阅并总结了2015年关于肉牛饲料营养的国外文献报道,主要从精饲料、粗饲料以及精、粗饲料搭配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精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其中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蛋白质饲料对肉牛消化性能、生产性能、酮体特性和肉质以及瘤胃发酵的影响;能量饲料的营养研究侧重于不同类型及加工工艺对肉牛的生产性能、胴体特性以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粗饲料的营养研究主要集中于粗料来源及粗料的加工工艺对肉牛生产性能和消化性能两个方面的影响。另外,对精、粗饲料的搭配比例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特性、瘤胃发酵以及采食行为的影响也进行了综述。通过总结和分析肉牛饲料营养的国外研究成果,为中国肉牛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白坤  李晓明 《饲料工业》1998,19(6):40-42
1玉米饲料加工技术11玉米饲料加工工艺美国玉米饲料加工工艺为湿磨法工艺,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将淀粉和玉米油提出做为食用,然后将玉米的化学成分,按照饲料标准分别生产出玉米浆、胚芽粕、玉米麸质饲料和蛋白粉4种饲料,然后配合各种辅料和添加剂制成各种动物的专用...  相似文献   

13.
王斌斌 《饲料广角》2004,(11):30-32
调质是对颗粒饲料制粒前的粉状物料进行水热处理的一道加工工序,国内外研究表明调质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颗粒饲料总体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为20%左右。随着市场对颗粒饲料品质要求的提高,各饲料加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饲料加工中的调质工序,改进或升级调质设备是他们当前改善颗粒饲料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1调质器在颗粒饲料加工中的作用1.1对粉状物料作熟化处理。大多数动物消化淀粉的能力很低,但能较大程度地消化熟淀粉,调质器使物料在水热作用下,淀粉的糊化度大幅度增加,同时还促进物料中的蛋白质受热变…  相似文献   

14.
淀粉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动物所需能量的60%~80%来自于饲料中的淀粉。淀粉酶是淀粉消化和吸收的关键酶。在饲料中添加淀粉酶,可以提高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吸收,改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因素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淀粉是饲料与食品工业进一步加工利用的基础原料,淀粉的糊化性质决定了淀粉的应用品质,对淀粉深加工利用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基因调控、淀粉结构变化、静电相互作用、酸碱度、改性以及工业加工等几个方面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为淀粉在食品及饲料工业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饲料的不断研究,越来越多的酶制剂被应用到各种饲料生产行业中,而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就是其中之一。非淀粉多糖(NSP)是构成饲料纤维的主要成分,而大部分的纤维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包裹在细胞壁内,抑制动物正常的消化功能,阻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导致日粮养分利用率和饲养效益降低。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将这些NSP去除,使细胞壁释放出营养物质,进而提高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改善动物各方面的生产性能。因此,深入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作用效果对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对断奶仔猪的影响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膨胀加工是指膨胀器对物料进行瞬时高温处理后使物料的某些理化性能改变的一种加工技术。经过膨胀加工后,物料的宏观特性及微观特性会发生很大变化,对物料的营养价值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饲料生产而言,这些影响大部分是有益的正面影响,也有小部分是负面影响。针对不同动物的饲料,在饲料配方和生产工艺上都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膨胀工艺的研究,将膨胀工艺应用于不同的饲料配方生产,以提高饲料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有着密切关系,优质的产品需要科学的配方设计与加工制造共同实现。饲料的最适宜粉碎粒度是指饲养的动物对饲料具有最大利用率、最佳生产性能且不影响动物健康、经济上合算的几何平均粒度。合适的饲料粒度可以增加动物胃肠道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的机会,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及动物粪便排泄量及对环境的污染;能使各种原料混合均匀、生产质  相似文献   

19.
饲料配方与制粒工艺对水产饲料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旨在研究加工工艺及配方对水产饲料质量的影响。采集相同生产日期的鲤鱼饲料(LY颗粒饲料和LYF膨化饲料)和草鱼饲料(CY颗粒饲料和CYF膨化饲料),进行硬度、含粉率、漂浮性、水中稳定性、容重、淀粉糊化度、粒度分布测定,分别比较相同配方不同制粒工艺及相同制粒工艺不同配方所制饲料间质量差异。结果表明:1配方相同,膨化制粒工艺生产饲料颗粒质量优于普通制粒工艺生产饲料(P0.01);2制粒工艺相同,淀粉含量高、蛋白含低的配方生产饲料颗粒糊化度极显著优于淀粉含量低、蛋白含量高的配方生产饲料(P0.01)。综上,配方及制粒工艺的不同均对所制饲料有一定影响,其中淀粉含量高、蛋白含量低所生产的膨化饲料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加工工段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淀粉与淀粉糊化度的分析以及对饲料中淀粉糊化度的测定来研究不同加工工段对饲料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研究了对一级调质—制粒工艺、二级调质—制粒工艺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测定分析了膨化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得出了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二级调质—制粒工艺和膨化工艺能得到较好的淀粉糊化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