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法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采自云南丽江的野生子实体鉴定为鳞皮新香菇(Neolentinus lepideus)。通过组织分离和菌种纯化,获得菌株JZ505,对该菌株的菌丝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究并进行了人工栽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碳源为果糖或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适宜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 5.0~6.0,经栽培成功得获得了该菌株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3.
香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子实体形成所需光照条件说法不一。日本学者安滕正岳报道:香菇菌丝体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形成子实体,影响香菇子实体分化的最适光照强度为10勒克司,最低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利用玉米秸秆代替木屑栽培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食用的安全性问题,通过比较香菇在不同混合秸秆基质内菌丝满袋期,转色完成期和出菇期的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酸性木聚糖酶的变化来观察香菇菌丝对基质木质纤维素的利用情况.测定干香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含量来监测不同类型的混合基质对香菇子实体元素构...  相似文献   

5.
草莓( Fr agaria a n a na s s a D u c h)是多年生常绿草木浆果植物,株体矮小。 通过对草莓植株各器官的解剖观察,以了解其结构特点,器官功能和结构的相关及各器 官间的差异和联系。一、材料和方法 1983年春开始于山东农业大学草莓团中取样,品种为狮子头。采样后,将草莓株体上各器官(根、茎、叶、花和果实)分离,把幼嫩的组织固定于FAA液中,用石蜡包埋后用石蜡切片机切片。脱蜡后,用番红固绿染色制成永久切片。对较坚硬的组织,用木滑动材切片机切片,用番红固绿染色,制成永久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特点并照相.一部分切片观察后画图记…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观察到,在月平均气温3.6~4.9℃的低温季节,生长在菇木上的香菇子实体释放担孢子的持续时间可达61d(天),采摘后的香菇子实体释放担孢子的持续时间可达29d。在相同气候条件下,香菇子实体释放担孢子的持续时间与菌盖直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探讨热风干燥[(50±2)℃干燥24 h]、真空干燥[室温,室温平均温度(20±2)℃、真空度50 pa干燥24 h]、冷冻干燥(-80℃预冷4 h,真空度50 pa干燥48 h)和自然干燥[室外平均温度(20±2)℃晾晒干燥48 h]4种干制方式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含硫风味化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样品中,含硫化合物的总含量最高,且热风干燥方式处理的样品香气浓郁;冷冻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样品中,含硫化合物种类最多;香菇子实体中含硫化合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两种干燥方式相关系数(0.994)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9中含硫化合物对香菇子实体风味影响较大,其中1,2,3,5,6-五硫杂环庚烷是对香菇子实体风味贡献最大的含硫化合物;冷冻干燥处理的子实体复水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干燥方式;4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子实体感官评价得分相近。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鬼伞类真菌的培养特性和丰富个体发育研究材料,通过对采集的野生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基于内转录间隔区间(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进行序列鉴定,通过培养菌丝测定生物学特性,通过出菇实验观察该菌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个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野生子实体为庭院小鬼伞(Coprinellus xanthothrix);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7;当培养料配方为37%木屑、33%玉米芯、18%麸皮、5%玉米粉、3%石灰、3%杨树枝及自然掉落的树叶、1%石膏时,可获得子实体;原基发育初时为菌柄菌盖发育型,很快转为同步发育型。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5个香菇菌株进行简易开放式栽培并观察其特性,发现菌丝生长速度、锁状联合数与生物学效率相关性不密切,香菇的酶活性,子实体形成所需时间、子实体单重、菌盖重与生物学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开展茶枝条屑、木屑不同复混配方的试验,研究茶枝屑的添加对香菇产量与子实体形态的影响,进一步对茶树木屑栽培香菇的安全性、营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木屑培养料相比,茶枝屑取代50%的木屑生产香菇,香菇产量较对照高26.73%,香菇子实体平均厚度减少4.04%,香菇子实体菌柄平均长度增加8.59%.香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对采自山东省潍坊市滨海新区柽柳防护林的柽柳核纤孔菌(Inocutis tamaricis)进行组织分离和鉴定,利用正交实验确定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pH、温度,进行驯化并测定子实体水提物得率和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柽柳核纤孔菌菌丝生长最适条件为葡萄糖、酵母膏、pH5.5和35℃;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后熟阶段(15~20 d),接种85 d左右子实体成熟;子实体水提物得率为2.46%;0.2、0.3mg·mL-1子实体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大,0.30 mg·mL-1子实体水提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和利用柽柳核纤孔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以谷物淀粉为原料,采用固体基质发酵技术和多次糖化工艺,生产香菇、金针菇等菌类蛋白(菌类蛋白各种含量均超过子实体含量,价格仅为子实体1/4)适合各种食品、饮料添加荆。技术转让费1.5至2万元(专利申请号86106677)。(二)菌种:日本春秋290号香菇母种,复壮台湾毛木耳母种,云芝母种等每支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4.
香菇发育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等主要环境因子对香菇子实体发生和发育的影响,类脂物、蛋白酶抑制剂和子实体形成诱导物等外源添加物与子实体形成的关系以及与子实体形成相关的酶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香菇发育生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香菇的品种类型与蘑菇品种分类不同,蘑菇是按菌丝形态来划分的,而香菇品种是根据子实体发生季节和形状特征及木段栽培和代料栽培的适应性来划分类型的。 (一) 按子实体发生季节划分类型。 1.高温型品种:春夏初秋发生的菇种。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范围为15~28℃,适宜温度为20~25℃。目前国内试用或应用的  相似文献   

16.
平菇(Pleurotus sapidus)、香菇(Lentinus edodes)及其融合子后代子实体的细胞学观察表明:平菇、香菇的担子细胞及核分裂行为均属正常,而融合子后代的担子细胞发生异常,其担子细胞顶端出现粗大伸长的担子梗,其中有的形成一个孢子。处于终变期的染色体收缩成小球状,其数目多于双亲染色体,分裂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融合子后代子实体不形成孢子印,镜检发现有少数孢子。融合子所产生的孢子与双亲的孢子相比较,在形态特征及大小上均有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香菇嘌呤研究简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香菇嘌呤是香菇特有的降血脂作用很强的一种腺嘌呤衍生物,其功效比降血脂常用药安妥明强10倍。香菇嘌呤具有各种空间异构体和衍生物,有许多也具有降血脂功能,其中香菇嘌呤的酯矣具有比香菇嘌呤还强10倍的降血脂功效。香菇嘌呤可以通过子实体或菌丝体提取及合成法制备得到,但由于香菇嘌呤的副作用还未得到确证,制备及分析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香菇嘌呤还未能付诸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的香菇“241-4”、“135”、“937”、“939”、“申香4号”、“香选2号”、“泌香3号”7个香菇品种(菌株)在贵州山区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品种(菌株)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香菇菌株“241-4”、“135”和“939”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子实体生长性状表现较好;且这3个菌株出菇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都超过65%,分别与其它参试菌株出菇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树木屑为主料栽培香菇L808,发现不但香菇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早期出菇量多,而且香菇子实体菌盖表面颜色比对照更浅,商品性提高。试验结果表明越南安息香是当前香菇L808的适宜基质树种,越南安息香可作为香菇专用林的营造树种。  相似文献   

20.
灰盖鬼伞(Coprinopsis cinerea)是一种嗜粪模式食用菌,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生长并结实。子实体发育从黑暗环境下形成初级菌丝结开始,随后在光照刺激下初级菌丝结紧密聚集形成二级菌丝结,然后二级菌丝结继续分化出菌柄和菌盖。在子实体形成培养条件下,前5天(P1-P5)为原基发育期,第6天担子及担孢子中发生核融合及减数分裂,伴随菌柄伸长和菌盖形成,子实体发育成熟。成熟的子实体在第7天自溶,含有孢子的液滴落地并释放出孢子。本文运用不同的组织染色技术观察原基组织切片,从而发现灰盖鬼伞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前担子比其他组织更容易被乳酚蓝、迈尔士苏木精明矾、孔雀绿、曙红染色。菌盖皮最容易被孔雀绿和乳酚蓝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PAS)的菌盖皮和子实基层颜色比其他组织深,其中菌盖皮颜色很深,子实基层颜色稍深。所有切片还尝试了各种可能组合的双染。在PAS和苏木精明矾先后双染色下,子实基层和前胆子可以获得最佳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