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节律与繁蜂的关系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都是有周期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对各种生物的行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生物的行为,随着时间或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叫做“生物节律”。例如,黑龙江省的柞树,每年5月10...  相似文献   

2.
生物节律是生物的生命活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是一种生物生理和行为的时间机制.这个普遍存在于生命活动中的时钟系统称为生物节律系统,其负责机体外周组织器官生物节律的驱动、产生和调节等作用,分为中心时钟节律和外周时钟节律系统[1].它们都通过时钟基因的正负反馈作用产生节律信号,而中心时钟系统能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等方式将生物节律信号传导至外周组织器官,并影响外周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生物体更容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2].在家禽中生物节律对性腺发育、产蛋周期以及生长等具有相同的调节作用[3],而其本质是受时钟基因的节律性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于汝清 《警犬》2010,(4):28-31
生物节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如候鸟在春秋季节的迁徙、南北极动物按季节换毛等现象,这都是上亿年生物在其发生和进化过程中,为了与环境影响变化相适应而逐渐形成的内源性的与自然环境周期性变化相近似的节律性的生命活动。它既存在于整个机体中,亦存在于器官乃至游离的单个细胞之中,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生物本身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生物节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如候鸟在春秋季节的迁徙、南北极动物按季节换毛等现象,这都是上亿年生物在其发生和进化过程中,为了与环境影响变化相适应而逐渐形成的内源性的与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生物钟是生物的计时机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列所决定,使行为、生理和新陈代谢的内部循环与外界环境周期性同步。本文就生物节律系统、生物钟的调控基因、生物钟对营养生理代谢和消化器官的调控以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生猪价格多年来已形成以4年为一个周期的"过山车"式的明显波动,业内人士称之为"猪周期"——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养殖者积极性导致供给增加,供给增加导致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养殖者积极性导致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造成"赚一年,赔一年,平一年"的尴尬局面。这种周期性的大幅波动,使养猪户叫苦不迭。形成周期性波动涉及两方面的原因:经济的影响和生物机制的影响,而价格波动是经济和生物机制的复合。  相似文献   

7.
地球自转形成了地球上各个区域的白昼与黑夜交替发生的昼夜节律。鸡长期受此种节律的影响,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有昼夜节律特点的生活习性,即昼夜生物节律。人们应用此种节律进行饲养管理,可更好地获得生产效益。应用方式有两种,一是“顺节律”饲养管理,二是“反节律”饲养管理,后者是由于鸡的可塑性较强,可对人为的新的昼夜节律产生适应性而形成新的昼夜生物节律的缘故。现将实践中应用效果较好的应用实例简述如下:   一.鸡生理昼夜生物节律的表现及应用   1.雄鸡啼叫的昼夜节律:黎明啼叫是雄鸡昼夜生物节律的重要表现之一。据…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节律是生物的生命活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是一种生物生理和行为的时间机制。这个普遍存在于生命活动中的时钟系统称为生物节律系统,其负责机体外周组织器官生物节律的驱动、产生和调节等作用,分为中心时钟节律和外周时钟节律系统[1]。它们都通过时钟基因的正负反馈作用产生节律信号,而中心时钟系统能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等方式将生物节律信号传导至外周组织器官,并影响  相似文献   

9.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是指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和季节周期等。植物生长大周期是指植物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减慢,至生长停止。形成与细胞生长过程有关,生长初期以细胞分裂为主,细胞数目虽增加较快,但体积增大不多,表现出生长缓慢;中期以细胞伸长和扩大为主,是器官体积和体重增加最显著的阶段;后期则以分化成熟为主,因而生长又趋缓慢,最后停止生长。植物生长大周期中生长进程的变化呈S形。昼夜周期是指植物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植物生长速率与昼夜温度变化有关。白天气温高,植物蒸腾作用强,呼吸消耗大,同时紫外线对植物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因而白天比夜间长得慢。但在早春时由于夜间气温低,植物在夜间生长反而比白天慢。季节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中的生长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温带树木的生长,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即春季和初夏雨水充足,生长快,盛夏时节蒸腾作用强,生长慢甚至停止生长,秋季生长速度又有所加快,冬季停止生长或进入休眠期。木本植物中早材和晚材的变化,就是由于形成层细胞季节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8):104-108
表观遗传学可以解释哺乳动物生物节律变化相关生物行为的调控过程,如具有较明显季节性的被毛生长和繁殖行为。本文综述了影响表观遗传的外在环境因子及毛囊周期生长中的表观遗传调控,以期探讨季节性调控DNA甲基化的可能因素,进而通过反向调控DNA甲基化而达到人为控制毛发或绒毛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的蜂群,无论是恒定条件下饲养的单只蜜蜂,还是新出房的工蜂都没有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是生物在以24小时为周期内,生命活动在生理、生化和行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变动(不受环境影响)。虽然昼夜节律具有内源性(嵌入式的,自给的),但他们适应外部环境因素——授时因子,主要还是白天的影响。之所以被称为生理、生物节律,通常满足以下四个常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规律,而且往往呈现周期性,养猪也是如此。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猪周期的亏损期已经来了。既然来了我们就必须面对,如何应对?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猪周期的亏损期已经来了。既然来了我们就必须面对,如何应对?笔者谈谈个人的观点,仅供各位同仁参考。1猪周期的回顾和预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规律,而且往往呈现周期性,养猪也是如此(表1)。过去几次猪周期大概是3年,上一次变成了4年多(2010-2014年),笔者认为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自然界因阳光的变化而使地球上出现了春夏秋冬或白天与夜晚,大自然因阳光变化一年内春、夏、秋、冬和一日内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形成了阳气的升浮降沉的,动物因外界阳光的变化而获得的能量或其生理的功能也发生变化,季节和昼夜的变化使机体为适应这些变化形成了一定的生物节律,机体脏腑功能每日都因定时当班工作而形成整体功能的统一。这些生物节律是子时23~01点胆经值班;丑时01~03点肝经值班;寅时03~05点肺经值  相似文献   

14.
<正>生猪市场周期性的波动,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猪作为一种商品,受价格、效益等多方面因素调节形成的有规律的变化。近年来生猪市场一直呈现暴涨暴跌的现象,让养猪户无所适从,人们从多年来生猪价格变化中找出了大致规律,但这种变化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波动的周期、变化幅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母猪存栏量、规模养殖程度、投资者对规律的认知度、猪肉进出口、政府调控机制政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养猪的形势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伟业 《养猪》2009,(4):65-66
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后,猪价就呈周期性波动,一般33~39个月(约3年)为1个市场周期,1个市场周期有低谷期、回升期、高峰期、下滑期。母猪1个生产周期约为6个月(两次配种之间的时间间隔),肉猪生产周期一般也是6个月(从出生至出售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6.
<正>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是指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和季节周期等。植物生长大周期是指植物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减慢,至生长停止。形成与细胞生长过程有关,生长初期以细胞分裂为主,细胞数目虽增加较快,但体积增大不多,表现出生长缓慢;中期以细胞伸长和扩大为主,是器官体积和体重增加最显著的阶段;后期则以分化成熟为主,因而生长又趋缓  相似文献   

17.
名词解释     
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是指生物体内存在的生物节律系统。生物通过对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主要指昼夜、潮汐、朔望、季节)的感受来调节本身的生理活动,从而出现相应的生物节律(biologicalrhythm)诸如睡眠觉醒节律,体温节律,细胞分泌、酶合成节律和内分泌节律。这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蛋鸡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大致为饲养两批鸡的时间,大概为两年半到三年之间(即30~36个月左右),这种周期性波动被行业内称之为蛋鸡养殖的"大、小年"。本轮蛋鸡养殖周期的"大年"、"小年"如何界定?我们先来看一个图表(图一):图中反映的是2010年至2014年蛋鸡养殖利润的变化情况。图中深色曲线反映的是鸡蛋价格,浅色曲线反映的是养殖成本价格(即1.5千克饲料的价格),如果深色曲线高于浅色曲线,则说明当时养殖是盈利的;反之,深色曲线低于浅色曲线,则说明当时养殖是亏损的。(此图只能反映料蛋比价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五因素左右猪价判断,周期性是研究重点影响猪价的五大因素是:周期性因素、趋势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偶发性因素、货币因素。猪价的周期性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的关注热点,供应变化是引发价格周期波动的核心要素;趋势性因素决定猪价中枢中长期上移,每轮周期价格底部和顶部高度上移;季节性和偶发性因素对具体某个周期构成边际影响(如延长或缩短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湖北省生猪生产的周期性特征:“猪周期”时长平均为4年、“猪周期”价格波动趋势一致、“猪周期”内价格下行时间长于上涨的时间、“猪周期”价格跌幅有规律;指出当前湖北省生猪生产处于第7轮周期中下段:生猪价格已进入下行通道、生猪产能持续稳步恢复和猪肉进口量大幅增加;并提出了加快推动生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合理规划生猪产业布局、建立生猪生产监测预警机制和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等应对生猪生产周期性特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