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杏扁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具备抗寒、耐旱、耐瘠薄、易管理的特点,经济效益显著,现已逐渐成为河北省北部山区防护林、生态林建设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然而,目前河北省杏扁生产上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技术落后、早春冻害严重等问题,应建立杏扁良种基地,选育良种,研究良法,以推动杏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大杏扁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耐修剪,是黄土丘陵区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山杏、土杏嫁接大杏扁,投资少,效益高,是山杏、土杏效益的3 ̄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杏扁产量及品质的主要技术要点楚燕杰(涿鹿县林业局075600)随着人们对大杏扁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逐步认识,大杏扁的价格也随之提高。因此,大扁杏成为干旱丘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捷径,涌现出许多致富典型。但是,在大部分杏扁园中,仍有因花期霜冻、...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涿鹿县是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的“仁用杏之乡”。大杏扁的栽培面积和生产规模均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杏扁产量低而不稳,其中主要因素有:1.肥水不足,树体不壮,雌花败育(俗称空花)现象严重,是大杏扁连年减产甚至绝收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果农只注重大杏扁较强的抗性和耐性,而忽视了正常的土肥水管理,使大杏扁必需的肥水供应不足,树体营养匮乏,导致树体衰弱,花芽分化质量不高,雌花败育现象严重,不完全花比例高。据调查,丘陵区大杏扁产区个别地区雌花败育率高达80%以上,平均也在6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杏…  相似文献   

5.
仁用杏杏肉采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仁用杏杏肉是山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杏果生产杏肉率 ,山杏为 6 2 .5 3% ,大扁杏为 70 .75 % ;山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肉干率分别为 17.7%、2 8.3% ,大扁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肉干率分别为 19.9%、2 8.3% ;山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汁率分别为 34.8%、5 5 .6 % ;大扁杏的杏果、杏肉生产杏汁率分别为 39.9%、5 6 % ;每生产 1kg山杏仁 ,可同时获得山杏肉 7.8kg,每生产1kg大扁杏仁 ,获得大扁杏肉 10 .7kg。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涿鹿县,把大杏扁生产作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铁秆庄稼”。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仁用杏生产基地。1997年全县总产甜杏仁330多吨,创汇折合人民币1320万元。 近年来,涿鹿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杏扁作为开发山区经济的突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涿鹿县把发展大杏扁做为绿化荒山,致富农民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由山区向丘陵区延伸,到去年丘陵区发展大杏扁已达13万亩,去年全县总产甜杏仁230吨,大部销往国际市场,为国家创外汇1100万元。  相似文献   

8.
大杏扁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 ,大杏扁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药用价值 ,是食品、医药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大杏扁也是荒山绿化的重要树种 ,它适应性强 ,耐寒、耐旱、耐瘠薄 ,栽培范围广泛。因此 ,发展大杏扁生产对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增加群众收入 ,加快脱贫步伐 ,加速荒山绿化等具有重要意义。1 砧木苗的培育1 .1 种子处理种子要求当年采集 ,充分成熟 ,种仁饱满。用清水漂选种子 ,弃去漂浮的种子 ,沉下的种子留下待用。可采用春播和秋播两种方法。春播用的种子需进行沙藏处理 ,在河北省易县为 1 1月中旬 ,在背风向阳处 ,挖深 50~ 6…  相似文献   

9.
不同杏品种花粉对金光杏梅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金光杏梅自花授粉坐果率为0,说明金光杏梅自花不实,属异花授粉结实果树。用金太阳、新世纪、二花糙、八达杏、凯特5个杏品种花粉进行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4.2%、11.7%、10.8%、8.3%、8.3%,均极显著地高于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处理的坐果率,认为上述5个杏品种可作为金光杏梅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0.
红荷包杏是当前国内自然形成的成熟最早的杏树良种,但对其开花坐果习性一直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生产上误解甚多。结合多年实践及科学设计研究方案,初步摸清了其不同树龄、不同树势、不同结果部位及不同结果枝类的败育花率和开花坐果习性。结果显示:红荷包杏坐果率的高低与树龄、树势、结果枝类、结果部位和开花批次有密切关系.红荷包杏幼树的早期丰产比较困难,其丰产稳产的时期在五年生以后才能达到;盛果期正常生长的红荷包杏树,以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虫媒和人工授粉对红荷包杏的授粉、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风媒对红荷包杏的授粉基本不起作用;红荷包杏白花坐果率不是零.  相似文献   

11.
涿鹿县大力发展大杏扁、核桃等国家创汇和农民致富的“拳头”树种.到1990年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干果创汇基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七五》期间累计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优质甜杏仁106万公斤,核桃464万公斤,创汇折人民币4572万元.涿鹿地处太行山北麓,气候凉爽,土质沙壤,非常适应大杏扁、核桃生长.每当春寒过去,这里才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极晚熟杏品种‘冬杏’的杂交亲和性并为选育其晚熟品种奠定基础,以‘冬杏’为母本、15个不同成熟期的新疆杏品种为父本进行了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坐果率及花粉管的生长状况,探讨了不同父本与‘冬杏’的亲和性。结果表明,15个父本杏品种的平均花粉量为1 413.24粒/花药,平均花粉活力为51.0%,与‘冬杏’杂交后的平均坐果率为22.5%,‘贾格达玛依桑’、‘木孜佳娜丽’、‘赛买提’、‘克孜朗’等品种与‘冬杏’的杂交坐果率较高,‘毛拉肖’、‘索格佳娜丽’、‘旦杏’等品种与‘冬杏’杂交的坐果率相对较低。‘冬杏’自交坐果率小于6%,为自交不亲和类型。授粉后2 h有部分品种花粉在柱头上开始萌发,所有品种的花粉管在96 h后均到达了‘冬杏’的花柱基部,但各品种花粉原位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的差异较大,其中以‘赛买提’和‘贾格达玛依桑’的花粉管最早到达基部,‘木孜佳娜丽’和‘克孜朗’等较早。‘贾格达玛依桑’、‘木孜佳娜丽’、‘赛买提’、‘克孜朗’等品种与‘冬杏’的杂交亲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杏,在华北地区的山丘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中“大杏扁”是仁用杏的系列优良品种。为了发展杏资源,发展仁用大杏扁,振兴山区农村经济,1992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县林业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整理如下: 1 大杏扁生物学特性及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杏扁优质壮苗培育技术楚燕杰王海军(涿鹿县林业局075600大杏扁作为优良的甜仁杏品系,在涿鹿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80年代初,涿鹿县大杏仁产量占全国甜杏仁出口量的1/4,占河北省甜杏仁出口量的1/2。到目前为止,全县大杏扁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万公顷,到...  相似文献   

15.
从1990开始至今,怀安县营造杏扁面积近2666.7hm~2,品种以优一、一窝蜂、龙王帽为主。由于栽培地多为丘陵区,立地条件较差,水肥技术措施跟不上,管理粗放,致使部分杏扁园不能及早挂果见效。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细致的丘陵区杏扁早果丰产综合技术措施。我们在多年的杏扁栽培实践中,认真观察研究分析,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扁杏,是一种优质甜仁杏,其杏仁味甜质脆,营养丰富,且有止咳平喘、防治癌症的作用。由于大扁杏仁加工的糕点、饮料及多种食品备受各国人民青睐,所以在市场上的售价高达每公斤26—40元,是许多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目前在大扁杏的生产申  相似文献   

17.
杏扁退化花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扁退化花调查张连锦李桂亭(涿鹿县赵家蓬区林业站)杏花根据其雌蕊发育状况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也叫退化花)。完全花座果率高,退化花由于花器发育不完全,故座果率极低或不能座果,严重制约着杏仁产量的提高。因此,调查摸清杏扁退化花形成和分布规律、并采取相适...  相似文献   

18.
甜仁仁用杏俗称“大杏扁”或“大扁杏”。它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是退耕还林中最受群众欢迎的一个主要造林树种。总结前段经验,发展大杏扁需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1.选好地形大杏扁是喜光树种,它在光照条件好的阳坡、半阳坡地长势好,产量高。大杏扁虽然在冬季很抗寒,但在花期和座果期对低温很敏感,它的受冻临界温度为初花期-3.1℃、盛花期-2.2℃、座果期(花萼脱落前)-0.6℃,花萼脱落后抗寒力增强。花期遇上低于这个临界温度的晚霜,就有受冻的危险。同时花期遇大风也会影响授粉造成减产。因此,发展大杏扁一定要选…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仁用杏(山杏和杏扁)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即沿内蒙古南缘毗邻省市县较为集中,被称为“中国杏仁带”。而杏扁主要产区集中在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保定,辽宁省阜新、朝阳以及山西的岚县、方山、宁武和阳高等地,全国栽培面积28万hm^2,年产杏扁仁2.2万t,全国人均不足17g,而杏扁在世界其它国家均无栽培,不难看出市场潜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大杏扁又叫大扁杏,是一类优质甜仁杏的总称。其杏仁味甜,营养丰富,是制作糕点及多种食品的原料,同时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涿鹿县是大杏扁的主要产区,年产杏仁量15万kg,其杏仁全部用于出口。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只重收获,轻管理,致使树体衰老。而面对广阔的山杏资源,没有及时进行改接换优,大批山杏自生自长,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经济效益差。因此,开发利用山杏资源,提高大杏扁产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7~1991年,进行了万株山杏改接换优的技术探索,以期找出适宜改接时期和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