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水肿病,俗称"摇摆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疾病,又称猪胃肠水肿。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共济失调、接触敏感、抽搐、声音嘶哑、眼睑和头部水肿。这种疾病在同样大小的猪和健康快速生长的猪身上发生得更频繁,而断奶仔猪和肥育猪很少发生。1仔猪水肿病的概述仔猪水肿病是当前养猪场在养猪过程中极易遇到的一种疾病,猪患上这种疾病之后的死亡率特别高,高达90%以上。仔猪患水肿病是因为在  相似文献   

2.
水肿病常发于断乳猪仔,病死率高达90%。猪水肿病俗称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猪胃肠水肿病,又称猪摇摆症、浮肿病。以春秋两季多发,阴雨与气候骤变季节尤其严重,在春季的四五月以及秋季的九十月份,发病较多,致死率极高。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猪水肿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母仔双免法"防控仔猪水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此病近几年来在我区常有发生,发病率在10% ̄40%左右,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经过临床实践,应用猪水肿病多价油佐剂  相似文献   

4.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猪水肿病常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引起仔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痉挛和昏迷等症状,发病率10%~30%,但病死率高达80%~100%,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6,(5):823-826
为了研究黄芩注射液对人工感染猪水肿病的治疗作用,本试验以28~35日龄断奶仔猪作为实验动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O139菌悬液,建立人工感染猪水肿病模型,通过给予不同剂量黄芩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测定了增重率、治愈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显示,给予0.2、0.4mL/kg剂量的黄芩注射液,显著增加了动物模型的增重率,其增重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13%和90%。结果表明,黄芩注射液能有效治疗人工感染猪水肿病,为临床应用黄芩注射液治疗猪水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用经实验室确诊的患水肿病的仔猪250头,分别用猪水肿抗毒注射液、猪康宁注射液、尖峰抗肿注射液、氧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另选怀孕母猪15头,在临产前第7天和第3天用药,观察对仔猪水肿病的预防效果.结果猪水肿抗毒注射液按推荐剂量在母猪临产前第7天和第3天肌注给药2次,对仔猪水肿病的预防保护率达94.12%;发病仔猪肌注给药1次,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92%,均优于其它药物,配合尖峰抗肿注射液和猪康宁注射液肌肉注射的有效率达98%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猪水肿抗毒注射液是一种预防和治疗仔猪水肿病的新型专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漳平市和平镇仔猪水肿病的流行情况,掌握该病发生规律,笔者对漳平市和平镇猪场发生仔猪水肿病进行较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仔猪水肿病在漳平市和平镇的发病率在0.92%~3.14%,病死率在2.22%~4.20%,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同时,饲养管理不当、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营养和应激等因素,可诱发该病。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漳平市和平镇仔猪水肿病提供数据支持,并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对龙岩市其它乡镇防控该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猪水肿病通常发生于换季的时候,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快,对猪病进行症状诊断,从而确定猪水肿病,对这种疾病进行及时的预防治疗,有利于防止猪水肿病的传播。1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分析根据实际经验可以得知,猪水肿病通常发生于换季的时候,尤其是对于断奶的仔猪而言,更加容易患上此类病症。猪水肿病一般不会整群发  相似文献   

9.
猪水肿病在进行仔猪的养殖中具有非常大的危害,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死亡的现象,对养殖户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首先针对猪水肿病发病原因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猪水肿病临床表现,最后提出猪水肿病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免疫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环境管理以及实施药物治疗。旨在能够更好地对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实现病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水肿病是发生在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很高的疫病,在我市为常发猪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笔者在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自1994年起,应用扬州大学农学院研制的猪水肿病多价灭活疫苗进行了免疫试验,有效地控制了猪水肿病的发生。1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近年来,猪的水肿病在各地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原平地区从95年以来本病也呈上升趋势,尤其2001年发生较为严重,发病率10%-30%,致死率很高,可达95%以上,给广大农村的养猪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 ,猪病的流行有了一定的变化。仔猪水肿病目前在山东省养猪生产中已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病造成的仔猪死亡约占产仔数的 1 0 %左右 ,污染严重的场 ,这个比例更高。猪水肿病病原致病血清型多 ,各个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不很高。为了准确了解山东省猪水肿病病原的主要血清型 ,并为今后猪水肿病的防制技术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笔者对山东省仔猪水肿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材料与方法主要培养基 :麦康凯、伊红美兰、普通琼脂、普通肉汤。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 :多因子血清及单因子血清 ,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病料的采集…  相似文献   

13.
据辽宁瓦房店市陈和在某大型猪场试验,试验组仔猪于7~10日龄注射猪水肿病三价灭活苗2mL(辽宁益康产品),对照组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大肠杆菌,观察到2月龄,结果如表1。表12月龄内仔猪发生水肿病情况试验头数发病头数发病率(%)试验组2316351.5对照组267452119.5猪水肿病三价灭活苗使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是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常见于断奶后1~2周以内的仔猪,但育肥猪也有发生的报道。发病率通常在10%~30%,病死率高达80%~90%。目前,世界各养猪国家都有该病的发生报道。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猪水肿病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日益明显,特别是近几年该病发生频繁,由于病原体的血清型多,对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加之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猪水肿病的特点,对锦州地区猪群采用加酶益生素和补硒的方法进行预防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猪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选用本省分离鉴定的猪水肿病病原株及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的猪水肿病标准株,精心研制出符合我省当地特征的猪水肿病灭活疫苗,经过1年多的试验研究和小区域20万多头猪的实际应用,证明本疫苗质量稳定、效果良好,适合我省猪水肿病的预防。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岛及周边地区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多发于断奶后1~2周,发病率约5%~10%,病死率达90%以上;并对血清型分析,青岛及周边地区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以O2、O8、O138、O139为主;为防治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猪感染恶性水肿病,在许多文献中早有报道,但一般都呈散发,很少流行。2003年4月郭溪镇贾某猪场发生了恶性水肿病,开始误认为是饲料中毒或急性猪丹猪,经过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恶性水肿病。  相似文献   

18.
对猪病进行症状诊断,从而确定猪水肿病,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治疗有利于防止猪水肿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防治猪水肿病,多年来,许多猪场一直在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但由于存在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限制了药物的应用,本试验通过用自拟"消肿汤"配合西药,与单独应用西药复方恩诺沙星和硫酸卡那霉素治疗仔猪水肿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表明:用自拟"消肿汤"配合西药治疗仔猪水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呼和浩特市北郊常有发生,呈散发性流行.该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对发展养猪业危害甚大.笔者曾诊疗猪水肿病58例,治愈48例,死亡10例,治愈率为82.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