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创新之初就蕴含了制作章法。作者研究发现,武夷岩茶制作章法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程序和规则,而制作技艺则是程序和规则条件下的操作技巧。为此,本文试从章法定义入手,展开对岩茶制作章法、制作章法与制作技艺的关系、制作章法对形成岩茶品质特征的作用,以及制作章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岩茶手艺,即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的工艺元素,工艺元素组合和工艺链条构建方面的研究,探索得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有半数的工艺元素传承于武夷小种红茶制造工艺,做青工艺元素是前贤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创新,足火和炖火工艺元素是焙火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工艺元素组合与工艺链条构建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的杰出创造、智慧结晶。从而探明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是传承与创新精妙结合的产物。此外,论文还揭示了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阐述了武夷岩茶拼配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相关性研究,通过从武夷岩茶品种特性,茶叶制作工艺,茶叶原料成本控制,茶叶成品品质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武夷岩茶拼配技艺进行初步梳理,以期能为武夷岩茶品质提升以及产品稳定性提供理论之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武夷岩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初焙、晾索、复焙各工序中,青叶的颜色、水分、气味、形态等发生相应的变化,需通过制茶师傅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来判断青叶是否达到每道工序与工艺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武夷岩茶采制各工序适宜工艺下在制叶的感官特征,以期为生产者更好地掌握武夷岩茶的采制技术,提升武夷岩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发展出非常多元的风味表现,从轻发酵到重发酵熟成的果香,其中加工技艺的多样化处理是武夷岩茶独特风味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着重分析萎凋和做青两个环节对品质形成的音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茶饮大国,饮茶人群遍及各个年龄阶段。武夷岩茶是我国代表性茶叶之一,素有中国传统名茶之称。武夷岩茶茶树生长在岩缝当中,故此得名。武夷岩茶有诸多功效,包含提升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等,这也是国内社会大众对于武夷岩茶始终保持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大众对于武夷岩茶质量、产量要求的提升,各种不同的制作工艺开始应用。本文针对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期探寻得到一种最科学合理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8.
武夷岩茶初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岩茶工艺独特,技术性强,岩茶品质不仅与鲜叶原料有关,而且还与初制工艺的每一道工序密切相关,需根据每道工序的工艺要求,控制好制茶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以适应茶叶的理化变化,提高武夷岩茶品质。  相似文献   

9.
解读“非遗”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贤庚 《福建茶叶》2011,33(6):37-38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五年来,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对宣传武夷岩茶、弘扬武夷茶文化产生了进一步的作用。但是,至今还有些人不但对此"非遗"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茶文化遗产。在众多茶文化遗产中,有一类茶文化是非常有名的,它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这一种类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因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在明、清时代才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的制约,很多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都是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如何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与创新成为目前每一位茶艺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考虑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的创新,也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传播这些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1.
武夷岩茶产于碧水丹山的武夷山而闻名天下。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成就了武夷岩茶的绝佳品质,尤其精制工艺,对最终形成武夷岩茶色、香、味、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个人从事茶叶加工的实际经验,浅谈一些武夷岩茶的精制焙火工艺。  相似文献   

12.
漫话武夷岩茶——兼论岩茶优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之久,茶区之广,名茶之多,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尤为卓著的是武夷岩茶,为茶中瑰宝,乌龙茶中的珍品.武夷岩茶原产于武夷山,自然环境独特,生长于碧水丹山地带,因受优美生态环境熏陶,使岩茶品质独具“岩韵”风格特点.目前,武夷岩茶广受追捧,这是武夷岩茶“岩韵”的品质、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和岩茶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所造就的;也因武夷山为中国茶树原产地的演化区域,其特殊生态,丰富的名丛种质资源和精湛的制作技艺铸就了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同时为世界孕育出灿烂的武夷茶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武夷岩茶烘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性强,是形成岩茶特有香气和独特茶汤口感风韵的关键工序。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炖火原则及火功与岩茶品质风味的关系。旨在为武夷岩茶的加工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武夷岩茶炭焙工艺的步骤进行详细介绍,探讨传统武夷岩茶炭焙工艺的延续与当下现代化设备生产适用性的演变.笔者认为:传统炭焙工艺形式下的传承是现代化炭焙工艺逐渐完善的基石,对现代化炭焙工艺有着指导性的意义.通过对武夷岩茶古法炭焙探考与调研,传承前人古法技艺,研究适用当下生产需求演变工艺,以期对武夷岩茶炭焙技艺传承与演变...  相似文献   

15.
林小荣 《福建茶叶》2015,37(2):21-23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武夷岩茶肉桂的制作工艺,结合肉桂茶树品种特性从鲜叶采摘时间与标准、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复焙等主要工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福建茶叶》2011,(3):62
武夷山市天邑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1 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武夷山(武夷山市旗山工业园区),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和现代岩茶生产加工工厂,是国内专业从事武夷岩茶种植、生产、销售、研究及中国茶文化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自清代以来武夷岩茶品类的历史面貌,体现武夷岩茶在不同时期的认知过程。武夷岩茶经种植、生产进入消费市场、品饮生活等环境,呈现丰富的品类样态,也是武夷茶文化的重要一面。本文探讨武夷岩茶分类的重要性,以凝聚武夷岩茶的品牌力量,促进武夷山茶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武夷古法炭焙进行调研和探究,梳理并总结前人的古法技艺,对武夷岩茶的炭焙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中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在武夷山召开年会。武夷岩茶享誉古今中外,本刊特地为大家制作了武夷岩茶的小专题,一探岩茶神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武夷岩茶水仙4个等级、肉桂3个等级和大红袍3个等级的标准实物参考样感官品质特征和基本理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实物参考样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武夷岩茶地方标准的要求,所制作的武夷岩茶标准样品可用于指导武夷岩茶生产和感官审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