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草莓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方法】以日本草莓品种“红颜”(Fragaria × ananassa Duch cv. Benihoppe)为试材,通过添加不同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并用氯化苦来处理土壤,以未处理的6 a大棚连作土壤为对照,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N量、果实甜度、株产量及大果率等指标的影响,来评价其对连作障碍的防治效果。【结果】大棚连作土壤中添加食用菌栽培废料,通过氯化苦熏蒸消毒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随食用菌栽培废料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则显著降低,pH值显著升高;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N量、果实甜度、株产量及大果率等指标均显著提高。【结论】大棚草莓连作土壤中添加食用菌栽培废料并用氯化苦进行熏蒸消毒,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草莓的形态及生理指标、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探明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柑橘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柑橘品种“宫川”为试材,设置喷施清水(CK)、磷酸二氢钾(T1)、奇茵(T2)及欧甘(T3)4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溶肥对果实的单果重、纵径、横径及净重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肥后,T1、T2、T3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比CK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T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9.39%、0.75%,显著高于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提高了14.93%,可滴定酸含量比CK提高了19.05%。T2、T3、T1处理的单株挂果数分别比CK高31.59%、16.28%、4.46%;T2、T3、T1处理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比CK高12.96%、6.57%、3.00%。结论:喷施叶面肥能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和产量,T2的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草莓科学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粉玉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了菜籽饼(T1)、羊粪(T2)、生物有机肥-藻优菌(T3)处理,以不施肥任何肥料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草莓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不施用底肥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91.10%、93.71%、108.99%和333.05%。T2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8.33%和85.67%,草莓折合产量较CK增加了37.81%。综合来看,T2处理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最为显著,其对草莓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处理明显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提高草莓产量和果品质量.其中,菌肥浓度37.5kg/hm2处理的草莓产量最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6.74%和5.54%;菌肥处理草莓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1.5%、20.0%、17.2%和30.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烤烟品种湘烟7号为材料,经4 ℃处理4 d后连续喷施0.01 mg/L表油菜素内酯( EBR、T1)和340 mg/L过氧化氢(H2O2、T2)4 d, 以进行低温处理后喷施蒸馏水的烟苗为低温处理对照(CK1),以未经低温处理喷施蒸馏水的烟苗为正常生长对照(CK2),测定烟草幼苗生物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与CK2相比,湘烟7号烟苗经4 ℃低温处理后,根系活力及生物量降低,CAT活性、MDA、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升高,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与CK1相比,喷施EBR和H2O2的烟苗根系活力、根冠比、保护酶活性均明显提高,干物质量分别提高40%、20%,可溶性糖分别增加66.3%、51.3%,MDA含量分别降低37.8%、37.5%;低温处理后转入常温的第8天和第12天,喷施EBR、H2O2的处理与CK2相比,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恢复正常生长温度后,喷施外源EBR和H2O2均能加速烟苗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其中以喷施EBR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选择连作13年草莓田土壤,以“宁玉”为试材,研究了ZYF-1(莓园土:自主研发改良剂=2:1)、ZYF-2(莓园土:自主研发改良剂=3:1)、YYT-1(莓园土:营养土=1:1)及YYT-1(莓园土:营养土=2:1)4种不同处理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提前草莓生长物候期。草莓定植28d时,ZYF-2处理株高、茎粗最大,显著高于CK;定植40d时,YYT-2、ZYF-2处理草莓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CK,且草莓成熟期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15.76%、17.04%;不同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影响较小,ZYF-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糖酸比最高,较CK高3.01%、9.6%,YYT-2 处理草莓维生素C含量最大,较CK高6.1%。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基于新型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作用,以乐山市井研县5年生杂交柑橘“爱媛38号”为试材,每株沟施竹纤维高分子菌肥0(CK)、100(T1)、200(T2)和300g(T3),探究不同处理下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下柑橘果实单果重增加,株结果量、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单果重、株产量和总产量在T2处理下最高,而株结果数在T1处理下最高;菌肥处理组柑橘果实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性糖、糖酸比与固酸比均显著高于CK(P<0. 05),其中T1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最高,比CK分别提高了20.98%、29.45%、20.12%,T2处理下果实Vc、还原性糖含量最高,比CK分别提高了21.40%、23.61%,T3处理下果实固酸比最高,比CK提高了33.78%。综合分析可知,100g.株-1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对井研地区杂交柑橘土壤养分与树体营养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杂交柑橘果实提质增产,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应用价值。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能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并促进柑橘果树汲取养分,使其树体维持较适宜的营养水平,从而促进杂交柑橘果实生长,提高其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覆草条件下施氮水平对旱地梨树(Pyrus bretschnei deri Rehd.)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在全园覆草条件下株施纯氮1 kg(T1)、0.5 kg(T2)、0.25 kg(T3)和不施氮(T4,CK)四种处理,2011年至2012年测定了土壤和叶片养分、树体营养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麦草覆盖条件下施氮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钙、锌含量,明显促进了梨叶片组织结构生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梨树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百叶重量、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均能提高梨果品产量,T1、T2、T3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25.4%、17.0%、11.6%。施氮后梨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明显降低,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水分含量等品质指标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孙喜军  王虎  吕爽  蔡苗  王小荣  孟菁  王安 《农学学报》2020,10(10):36-40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济邦套餐肥(T1)和欣金谷套餐肥(T2)施肥处理,并以农民常规施用史丹利复合肥(CK)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猕猴桃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能为西安市周至县猕猴桃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和CK相比,T1、T2处理虽对土壤容重和pH无明显影响,但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降低土壤电导率;(2)T1、T2处理较CK提高猕猴桃单果重和总产量,尤以T2处理效果最佳,其单果重和产量分别增长7.83%和19.50%;(3)和CK相比,T1、T2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尤以T2处理效果最佳,其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较CK分别提高28.10%和13.32%;(4)T1、T2处理较CK分别实现增收19.25%和26.41%,且T2的增收效果更为明显。总体来看,施用2种套餐肥,尤其是欣金谷套餐肥,能更好实现节本增效和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麻地膜覆盖栽培对铁把瓜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地膜覆盖栽培处理(CK)相比,麻地膜(T1)处理可降低土壤固相率和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而PE农用薄膜(T2)处理的影响则相反;T1处理还可以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且效果较T2处理更加显著;两种地膜覆盖处理后的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和pH值均低于CK,且二者差异性并不显著。生育期观察发现,T1处理可提前铁把瓜植株的授粉日期和果实采收日期,且与PE处理并无明显差别。与CK相比,T1处理可提高果实单果重和单位面积产量,且较T2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与CK相比,T1处理还可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以及Vc含量。试验表明麻地膜覆盖栽培适用于设施铁把瓜无公害栽培。  相似文献   

11.
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连达、连童及其野生型为试材,研究不同氯化苦用量熏蒸对其生长指标、枯萎病发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苦处理浓度越高,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的长势越优。氯化苦225 kg·hm-2处理抗连作障碍草莓品种的生长发育指标与300 kg·hm-2处理野生型无差异。氯化苦300 kg·hm-2处理的连达和连童理论产量均达37 700 kg·hm-2以上,比相同用量处理的野生型分别增产33.7%和18.8%。氯化苦225 kg·hm-2处理抗连作障碍品种的品质与300 kg·hm-2处理的野生型无明显差异。收获期,300 kg·hm-2处理连达和连童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75.3和64.2,均显著低于其他同品种处理;但225和150 kg·hm-2处理间,同品种发病程度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种植抗连作障碍品种可约降低25%的氯化苦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红蓝光和外源钙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为高品质番茄果实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樱粉1号’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1/2倍的霍格兰营养液,以椰糠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叶面喷施蒸馏水+自然光(CK)、叶面喷施10 g/L CaCl2溶液+自然光(Ca)、叶面喷施蒸馏水+补充红蓝光(LED)、叶面喷施10 g/L CaCl2溶液+补充红蓝光(Ca+LED),其中在番茄初花初果期叶面喷施蒸馏水或者10 g/L CaCl2,在果实转色期进行补充红蓝光或者自然光处理,取各处理第1穗和第2穗完全转色的番茄果实,测定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生长特性、氮代谢、糖代谢、品质以及不同组分钙含量,分析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番茄果实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Ca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了38.45%,37.83%,40.80%和23.08%;LED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升高了25.76%,11.30%,58.60%和22.84%,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1.58%;Ca+LED处理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3.80%,30.49%和61.60%,番茄果实硬度、纵径和果型指数均有升高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9.28%。Ca、LED和Ca+LED处理均能促进果实可溶性钙含量的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果实的硝态氮与总酚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与类黄酮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呈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与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钙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综合评价排名为Ca+LED>LED>Ca>CK。【结论】叶面喷施CaCl2和补充红蓝光均能促进番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改善,并以两者共同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连作、高密集型种植导致棚室土壤病虫害严重影响草莓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用氯化苦和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防治重茬病试验证明:氯化苦、石灰氯均能杀灭重茬病中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的病原菌,且对作物安全.氯化苦熏蒸土壤的效果好于石灰氮.用氯化苦处理土壤防治重茬病可进行实质性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连作、高密集型种植导致棚室土壤病虫害严重影响草莓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用氯化苦和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防治重茬病试验证明:氯化苦、石灰氮均能杀灭重茬病中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的病原菌,且对作物安全。氯化苦熏蒸土壤的效果好于石灰氮。用氯化苦处理土壤防治重茬病可进行实质性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早春茬设施番茄栽培时套养蚯蚓的效果,在宁夏平吉堡农场日光温室中,研究了垄沟套养蚯蚓(T1)和垄上暗沟套养蚯蚓(T2)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套养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作用,其中蚯蚓垄上暗沟套养(T2)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番茄产量方面表现较优,试验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升高186.67%,较CK(番茄常规栽培)试验后土壤升高32.72%;Ec值较试验前土壤降低21.79%,较CK试验后土壤降低16.94%;pH值较试验前土壤降低3.02%,较CK试验后土壤降低1.47%;产量最高为171.05t/hm2,较CK提高18.9%;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4.70%、58.20 mg/kg、1.88%和55.50 mg/kg,分别比CK高15.20%、45.50%、42.42%和32.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喷施不同硼肥对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从现蕾期开始分别对草莓喷施清水、硼砂、八硼酸钠4次,于初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测定草莓株高、茎粗、叶片面积、叶柄长度等生长指标,于采收期测定草莓单果重等产量指标,于果实成熟期测定VC、含糖量、有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八硼酸钠促进了草莓植株生长,株高和叶面积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根冠比与对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硼肥后,草莓单果质量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喷施八硼酸钠和硼砂处理单果质量分别较对照处理增重20.14%和4.86%;产量分别提高较对照处理提高17.28%和4.02%。同时改善了草莓品质,VC、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均较对照处理和硼砂处理显著增加。喷施硼肥后草莓叶片硼素含量升高,表现为八硼酸钠处理硼砂处理对照处理。[结论]喷施八硼酸钠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草莓植株生长,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同时可改善草莓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用不同浓度(0、30、60、90、120 mg/L)的烯效唑进行全树喷施,研究其对‘夏黑’葡萄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夏黑’葡萄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呈现‘先升后降’,在T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而电导率(REC)和丙二醛含量(MDA)呈现‘先降后升’,分别在T2和T3时降低最明显;在品质方面,T2与T3处理显著增加了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花青素含量、Vc含量,同时降低了果实总酸含量、果实硬度、类黄酮含量。各浓度烯效唑处理对单粒重、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总酚含量有所增加,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另外,高浓度烯效唑(T4)会降低单穗重和单粒重。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排名依次为T2>T3>T1>T4>CK。以上结果表明,喷施60 mg/L的烯效唑对于提高‘夏黑’葡萄生理活性和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硼肥对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硼肥对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从现蕾期开始分别对草莓喷施清水、硼砂、八硼酸钠4次,于初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测定草莓株高、茎粗、叶面积、叶柄长度等生长指标,于采收期测定草莓单果重等产量指标,于果实成熟期测定VC、含糖量、有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施用八硼酸钠促进了草莓植株生长,株高和叶面积较对照显著增加,根冠比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喷施硼肥后,草莓单果重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喷施八硼酸钠和硼砂处理单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20.14%和4.86%,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7.28%和4.02%,同时改善了草莓品质,VC、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均较对照和硼砂处理显著增加。喷施硼肥后草莓叶片硼素含量升高,硼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八硼酸钠处理、硼砂处理、对照。[结论]喷施八硼酸钠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草莓植株生长,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同时改善草莓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能提高桃果实品质的最佳壳聚糖浓度,以早熟桃品种早蜜为试材,在桃果实进入第二次快速膨大期时分别用浓度为0(CK)、1、2、4和6 g/L的壳聚糖进行叶面喷施处理,考察了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壳聚糖处理有降低桃果实单果重、纵横径,增加果实硬度的趋势;虽然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桃果实中葡萄糖含量,但壳聚糖浓度1和2 g/L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CK,壳聚糖浓度1 g/L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较CK显著提高9.56%,壳聚糖浓度1和2 g/L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9.40%和10.11%,壳聚糖浓度2 g/L处理的蔗糖含量较CK显著提高52.52%,果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壳聚糖浓度1 g/L处理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19.96%和16.67%,其次是壳聚糖浓度2 g/L处理,也显著高于CK;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桃果实氮、磷、铁和镁的含量,但增加了钾、硼和钙的含量;桃果实中PAL、APX和POD活性均是壳聚糖浓度1和2 g/L处理显著高于CK。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改善桃果实品质的最佳壳聚糖浓度为1和2 g/L。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蚯蚓粪与化肥配施对桑园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桑园配施有机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8年连续两年对种植农桑14的桑园设置4个处理[T1处理为单施100%化肥;T2处理为单施100%蚯蚓粪;T3处理为50%蚯蚓粪+50%化肥配施;以不施肥为对照(CK)],对比分析各处理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数量、理化性质及桑叶产量和品质。【结果】各施肥处理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而放线菌数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其中,T3处理的细菌数量(823.78×10~(4 )CFU/g)、微生物总量(1040.95×10~(4 )CFU/g)和真菌数量(8.74×10~(4 )CFU/g)均最多,细菌数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51.71%、14.41%和121.24%,微生物总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37.73%、10.49%和77.49%,但真菌数量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各施肥处理根际土壤的pH均显著低于CK,尤其以T3处理最低,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尤其以T3处理最高,分别较CK提高47.05%、62.58%和49.42%;各施肥处理桑叶全年产量均显著高于CK,尤其以T3处理的产量(41 616.01 kg/hm~2)最高,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18.11%、9.49%和41.24%;各施肥处理桑叶的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T3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13.64%)、粗蛋白含量(24.49%)、粗脂肪含量(6.07%)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5.74%、2.33%和24.23%,粗蛋白含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15.68%、5.15%和26.89%,但粗脂肪含量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50%蚯蚓粪与50%化肥配施可显著改善桑树根际土壤环境,大幅提高桑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