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营销方式的改变,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就开始在品种推广上采用新媒体营销的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结合优质糯稻品种浙沣糯188的推广实践浅析新媒体营销在种子推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花后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甬优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为试材,常规粳稻镇稻18和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为对照,研究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氮素积累特征以及比较不同类型品种花后氮素积累特征差异。结果表明: (1)两年中,甬优538平均产量为12.5 t hm-2,显著高于对照。抽穗期、成熟期及抽穗-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均呈甬优538>镇稻18>中浙优1号。百千克籽粒吸氮量以镇稻18最高,甬优538最低;氮肥偏生产力则以甬优538最高,镇稻18最低。甬优538花后茎鞘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穗部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2)镇稻18和甬优538花后各时期氮素积累量均高于中浙优1号,且各品种花后氮素积累量与花后天数均以Richards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均大于0.995)。分析特征参数,花后最大氮素积累速率、花后平均氮素积累速率及花后到达最大氮素积累速率的时间均呈镇稻18>中浙优1号>甬优538,花后氮素有效吸收时间则呈甬优538>镇稻18>中浙优1号。花后氮素积累渐增期、缓增期的持续天数、积累速率和积累量以镇稻18最高、甬优538最低,快增期的持续天数和积累量以甬优538显著高于对照。本研究结果表明,甬优538花后较强的氮素积累优势集中在快增期,此期氮素积累量占其花后氮素积累总量的86.1%(两年平均值)。且甬优538在花后快增期较强的氮素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快增期持续天数。  相似文献   

3.
迷你甘薯新品种试种结果表明,金玉(原名浙1257)品质优,商品性好,熟期早,产量高,适宜在红黄壤丘陵地区推广种植;良缘(IAS)为红心软糯型甘薯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商品性表现较好,也可考虑作为搭配品种在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林辉 《种子世界》2001,(11):21-22
品试结果表明,浙凤糯2号品种表现有:田间植株生长整齐,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秃尖短,外观商品性好,糯性好,适口性强,品质优等特点,可逐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鄂东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的芝麻新品种,选用14个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7M5151、18-42007、15-524、18-41908、宝塔芝一号和18P02共6个芝麻品种(系)产量高于对照品种中芝22。其中15-524株高最高,苗期和盛花期整齐度好,成熟期一致性好,经济性状较好,对枯萎病和茎枯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鄂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淮北地区稻麦两熟制水稻、小麦茬口矛盾,通过对14个新品种(系)进行新品种展示鉴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淮北地区,淮稻268、润稻118可作为机插秧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推广;南粳2728作为优良食味稻品种,建议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的穗部特征及籽粒灌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为试材,常规粳稻镇稻18和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为对照,将穗部分成上部一次枝粳籽粒(UP)、上部二次枝粳籽粒(US)、中部一次枝粳籽粒(MP)、中部二次枝粳籽粒(MS)、下部一次枝粳籽粒(LP)、下部二次枝粳籽粒(LS)6个部分,比较不同类型品种的穗部特征和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1)两年中甬优538平均产量为12.5 t hm–2,较中浙优1号和镇稻18分别高17.6%和15.2%;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以甬优538最高。(2)单穗重和着粒密度以甬优538最高;甬优538穗部6个部位的籽粒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以上部二次枝粳籽粒和中部二次枝粳籽粒数增加最为明显。(3)甬优538中,UP与MP、MS与US、LP与LS为同步灌浆,但两两之间为异步灌浆。中浙优1号和镇稻18中,UP、US和MP为同步灌浆,而UP、US、MP与LP、LS为异步灌浆。品种类型间,穗部6个部位米粒终极生长量的平均值以镇稻18最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的平均值为中浙优1号镇稻18甬优538,有效灌浆时间为甬优538镇稻18中浙优1号。  相似文献   

8.
先油188是用E12AB-2×NR-49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10028)。2013年在垫江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推广中是主推品种,万亩示范片每hm2平均产量达到2476.5kg,千亩片平均产量达到2557.5kg。在垫江表现出熟期较早、产量高,有利于稻油两熟制生产。  相似文献   

9.
严俊 《中国种业》2022,(2):116-118
镇糯29号是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以常农粳8号为母本、镇糯19号为父本,通过多代正、反季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宜迟播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5d,稻米品质达部颁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优糯一级,易栽培,产量一般在9750kg/hm2以上,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对镇糯2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机插水稻配套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中浙优10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中浙A×06制7-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14),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4)第001号]。1高产栽培技术1.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中浙优10号在古田杉洋作中稻种植,一般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播种,秧地应选择肥力中上、向阳、排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甜糯结合型糯玉米品种泸玉糯2008的选育审定过程,在区域试验中产量、品质、抗性表现,以及品质化验分析指标.泸玉糯2008不仅鲜产量高(19 500kg/hm2以上),而且干产也高(7 500kg/hm2),其淀粉含量高达74%,且全为支链淀粉.泸玉糯2008既可作为鲜食品种开发,又可作为工业及饲料加工原料品种开发,种植效益高,前景十分诱人.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主要推广的13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常规和高密度两种种植条件下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增加种植密度能够大幅度的增加产量,渝糯7号、浙糯玉3号、燕禾金2005、苏科花糯2008这四个为耐密品种,在6.7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高过对照品种苏玉糯2号1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新稻22水稻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培育的超高产抗病品种镇稻99作母本,以早熟品种01D41LB88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连续6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2012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2001)。该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青睐,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种子》2019,(7)
为筛选出适宜天津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满足市场消费者和种植户需求,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13个马铃薯品种(系),以荷兰十五为对照开展田间比较试验,对其主要生育进程、植株性状、块茎外观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华薯1号和F 04007产量较高、商品性较好、抗病性好,可在天津作为搭配品种进一步试验示范。华薯4号产量略低于前2个品种(系),薯皮颜色特别,可进一步试种作为特色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15.
贾良 《中国种业》2016,(4):68-68
<正>嘉58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杂交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11。该品种不仅产量高、抗性好,而且直链淀粉含量只有10.0%,稻米口感软糯食味佳,现已成为秀洲区的晚粳稻第一当家品种。1品种特性嘉58在秀洲区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下旬,成熟期是161d。生长整齐,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剑叶短挺,  相似文献   

16.
"鑫糯1号"系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本地糯稻品种"丫丫糯"与"海南糯"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粳型糯稻新品种.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09)011号].该品种以其群体表现整齐、株型适中、有效穗多、结实率高、耐寒性强、高产稳产、糯性好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亲睐,具有较好的推扩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在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和平村高产创建方内进行了8个水稻新品种的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为镇稻19,其次是镇稻15和常农粳7号。上述品种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中低产田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8.
越糯3号是绍兴市农科所以越糯1号/黑宝//嘉育29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糯新品种.1996年参加浙江省早稻联合品比试验,平均产量6334.2kg/hm2,居11个参试品种(系)之首,分别较对照浙852和嘉育293增产8.01%和3.43%,前者达显著标准.1997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平均产量6888.15kg/hm2,较对照浙852和嘉育293分别增产4.41%和0.78%,前者达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盐稻10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糯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 2002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推广.为进一步挖掘新稻 11号的增产潜力,探讨其高产栽培途径,加速其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