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绥江县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参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对耕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铅、汞、镉、铬、砷含量以及p H值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选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常用的Nemero综合污染指数法2种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绥江县的土壤p H值在4.8~7.92,均值为6.48,土壤偏酸;绥江县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铅30.65 mg/kg,镉0.15 mg/kg,汞0.17 mg/kg,砷3.01 mg/kg,铬100.87 mg/kg,均低于《无公害食品蔬菜》(NY-5010-2001)中的标准限值。重金属平均变异程度顺序为砷汞铬铅镉。【结论】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尚未监测到重金属污染,达到无公害蔬菜产地和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质量要求,但不能满足有机农业产地的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旨在摸清简阳市土壤As、Cd、Cr、Cu、Hg、Pb 6种重金属是否存在污染、污染种类、重点污染区域、污染面积,为土壤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等在该区域共采集706个土壤样品。As、Hg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Cr、Cu、Pb、Cd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测定。以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作为参考值,对样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ArcGIS技术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706个样点中,670个样点清洁,清洁面积为2160.98 km~2,占总面积的99.21%;26个样点尚清洁,虽处于警戒线但未污染,面积为16.41 km~2,占总面积的0.75%;5个样点轻度污染,面积为0.70 km~2,占总面积的0.03%;1个样点中度污染,面积极小。【结论】简阳市土壤有极少量轻度、中度污染,没有重度污染,目前清洁度高。  相似文献   

3.
以2008年嘉善县基本农田质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嘉善县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农业区划,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1995)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3类:Ⅰ类土地占2.47%,Ⅱ类土地占90.58%,Ⅲ类土地占6.14%,超Ⅲ类土地占0.81%,表明调查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同时进行了土壤环境安全性评价,调查区域内适合种植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用地面积分别为21 062、23 426 hm2,分别占耕地地面积的75.72%、84.22%。调查还发现了12个富硒土壤区块,耕地总面积约28 247 hm2。农田灌溉水水质大部分符合灌溉要求,局部存在Hg超标。依据土壤、灌溉水安全性和富硒土壤评价结果,将嘉善划分为3个农业功能区,即3个大的种植区域,北部为"绿色农产品种植区",中部为"富硒绿色农产品开发区",南部为"绿色、观光农业开发区",该成果有利于嘉善县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也有利土地管理从"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4.
借助GPS、GIS技术进行荔城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荔城区耕地土壤总体环境质量较高,但局部耕地污染较严重。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以上的耕地占85.71%,轻、中和重度污染耕地分别占13.26%、0.13%和0.89%,平原区耕地土壤受污染面积比例较高。全区受污染的耕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水田,占污染耕地总面积的78.72%;环境质量处于清洁水平的土壤类型主要有灰埭田、黄泥砂田、赤砂土、灰泥田和红泥土,而灰埭田、咸砂泥土和赤砂土的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耕地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稻田重金属污染调查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江平原佳木斯市区域水稻田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潜在的环境风险.【方法】采用与标准比较,计算变异系数和累积指数等方法,测定、评价监测区域水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结果】监测区域57个监测点位、8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通过与对照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对比,水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相对较小,但汞的变异系数较大(最大值0.744),其他重金属变异系数相对较小(0.028~0.251),处于中下强度;部分点位重金属出现累积现象,其中镉的累积情况较重(单项累计指数为2.547),累积程度为镉砷锌镍铬铅汞铜.【结论】佳木斯市水稻田环境质量等级为清洁,总体土壤环境质量为良好,未出现重金属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全区耕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根据农田土壤和灌溉水水质评价标准,大田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样点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条件标准。灌溉水所有指标均未超标,符合1级标准。1个样点灌溉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为0.71,属尚清洁。其它水样均符合1级标准。综合大田和水质评价结果,我区耕地只有极个别地方受到污染,大部分没有受到污染,可作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提出耕地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目标、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柴湖镇主要的18 575.94 hm2土地为研究区进行农业地质调查,对硒含量、土壤环境质量和p H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镇土壤为中性至弱碱性,土壤环境质量达到GB15618-1995二级标准的土地面积为16 292.11 hm2,经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1 328.85 hm2的土壤为无公害富硒土壤。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柴湖镇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在镇域西北部存在城乡建设用地大面积占用无公害富硒土壤的问题,在镇域南部存在土壤环境质量为三级的区域种植小麦等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食用类作物的问题。鉴于此,提出柴湖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闽侯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进行闽侯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全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高,清洁和尚清洁的耕地占全县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98.98%,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的仅占1.02%。环境质量处于清洁水平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泥田、灰泥田、青泥田、黄泥砂田和红泥土等土属,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泥田等土属。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闽侯县耕地土壤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盘州市刺梨主产区耕地质量与刺梨生态效应,为盘州刺梨产业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盘州市刺梨主产区为研究区,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耕地土壤养分质量评价等方法,采集土壤和刺梨样品,测定其pH、有机质、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并对研究区土壤耕地质量及刺梨生态效应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中国A层土壤背景值比,除K、Tl含量偏低外,其余元素含量均超过背景值;土壤整体偏酸性,酸性土壤面积为4 700 hm2,占种植园区耕地面积的83.21%;耕地养分以较丰富级耕地为主,占园区耕地面积的74.85%,在PG镇均有分布;耕地土壤环境以安全利用类为主,占园区耕地面积的80.56%,主要分布在PG镇中部至东部。刺梨样品中仅1个刺梨样品富Se,刺梨对土壤中Se的富集作用较强,Hg和Cd次之,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结论】PG镇耕地养分、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情况较好,可根据实际规模化种植刺梨。  相似文献   

10.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渐变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隶属度函数并对土壤肥力指标、土壤立地条件各评价因子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壤肥力状况、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立地条件等3组评价指标上对喀斯特山区(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石灰岩母质发育的旱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金华镇旱耕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最高,下坝乡的最低;下坝乡旱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最好,朱昌镇的最差;东风镇旱耕地的土壤立地条件质量最高,水田镇的最低;研究区域内石灰岩母质发育的旱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为东风镇旱耕地〉金华镇旱耕地〉朱昌镇旱耕地〉下坝乡旱耕地〉水田镇旱耕地。  相似文献   

11.
福建名优绿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拟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福建闽东的福州恩顶茶场、罗源县满叠茶场;闽北的南平炉下茶场、政和志和茶场、松溪郑墩茶场、武夷山农场、武夷木关茶场及周宁官司茶场等8个名优绿茶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1)福建名优绿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较佳,基本未受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污染.不同地区之间茶园土壤清洁程度有所差异.(2)按照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评价,8个茶场中,有3个茶场茶园土壤属一级土壤,清洁,符合AA级绿色食品对原料产地土壤环境的要求;有2个茶场茶园土壤属二级土壤,尚清洁,适宜发展A级绿色食品茶叶;有2个茶场土壤处于2级土壤上限,经过适当改造可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有1个茶场土壤受Cr污染,不宜发展绿色食品.若以背景值为标准,则评价结果与上述有些差异.(3)名优绿茶产地土壤pH值为4.0~5.5,多数为4.1~4.7,适宜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耕地土壤中铅、镉、铬、汞、砷、铜、锌、镍等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状况,特于2022年对闵行区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闵行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未出现一种或几种重金属的轻度、中度或重度累积;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评价为1级清洁的样本数量为86个、占比为94.5%,2级尚清洁的样本数量为5个、占比为5.5%;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经作田<粮田<菜田,评价为2级尚清洁的耕地土壤主要分布在闵行区个别乡镇的个别粮田或菜田。  相似文献   

13.
银川市典型村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银川市典型村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土壤综合污染指数<0.7,污染等级为Ⅰ,属清洁土壤,农村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垦区耕地土壤重金属调查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及评价石河子垦区耕地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为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和土壤质量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新疆土壤背景值为标准,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d和Hg含量分别为新疆土壤背景值的4.3和4.7倍,积累最明显.Hg和As表现出明显的异源特征.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68,属清洁(安全);但以新疆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4.21,已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垦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论]研究区依然能够满足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但土壤重金属出现了明显的富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以GIS技术为依托,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单项污染指标描述该项元素污染程度,以综合污染指数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本文以抚宁县为例,应用GIS技术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该县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输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图和相应数据。评价方法可行,评价效率高,评价效果直观性强。  相似文献   

16.
杭锦后旗耕地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杭锦后旗耕地土壤重金属及土壤灌溉水的化验数据分析,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耕地环境质量做出了评价,杭锦后旗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测定四大金属均小于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属1级优;单项污染指数都小于1,证明耕地土壤属于安全程度,没有被污染,清洁水平,符合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要求的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山西太谷县部分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摸清太谷县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的要求,对太谷县蔬菜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土壤中铅外,蔬菜产地各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满足国家标准的限定值;污染水平为清洁或尚清洁。太谷县蔬菜基地土壤符合A级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壤环境质量的农业区划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2年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农业区划.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3类:Ⅰ类土地占21%,Ⅱ类土地占61%,Ⅲ类土地占17%,表明调查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调查区域内适合种植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用地面积分别为180.9万hm2和204.8万hm2,分剐占农用地面积的76.5%和86.6%.调查还发现了29个富硒土壤区,总面积为7657 km2.依据土壤安全性评价结果,将调查区域划分为3个农业功能区:城市生态农业区、平原高效农业区和低山丘陵特色农业区.本研究成果有利于浙江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凤县无公害花椒园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20-2001)所规定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采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陕西凤县主要花椒产区大气、土壤、灌溉水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凤县平木、唐藏和双石铺的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08,0.229和0.489,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402,0.303和0.559,灌溉水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20,0.294和0.491。大气、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依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20—2001)规定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采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陕西省凤县主要花椒产区土壤的6项污染指标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县平木镇、唐藏镇和双石铺镇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产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