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疆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区,玉米在生育期内遇到干旱胁迫会使产量大幅度下降.筛选抗旱的玉米品种,对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选择种植适宜的抗旱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采用玉米开花期干旱胁迫法,以经济产量为主要性状,结合株高、穗位高、ASI、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形态生理性状,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用品种耐旱指数(DTIv)来筛选抗旱品种.对新疆正在推广种植的13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鉴定、评价和筛选.鉴定出先玉335、新玉29号抗旱性较强,初步筛选出先玉335、郑单958、Sc704、新玉29号等品种适宜在新疆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河北省夏玉米各生长阶段降雨特点及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收集3个生态区30年夏玉米生长阶段降雨数据,选取先玉335、极峰2号、郑单958、农单476、巡天969、华农887、先玉1266、邢玉11这8个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品种为材料,在玉米灌浆期进行抗旱棚干旱处理。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长阶段,灌浆期降雨量最少,经干旱胁迫处理后,8个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品种相比较,郑单958、极峰2号和邢玉11这3个品种产量较高,抗旱性相对较好。本试验为玉米抗旱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抗旱性品种的鉴定和选育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田间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干旱一直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筛选具有强抗旱的玉米种质,培育抗旱的玉米品种,已成为今后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研究采用玉米开花期干旱胁迫法,以经济产量为主要性状,结合株高、穗位高、ASI、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形态生理性状,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对国家种质库内的454份玉米种质的抗旱性做了鉴定与评价.鉴定出1级抗旱性极强种质23份、3级抗旱性强种质67份、5级抗旱性中等种质94份、7级抗旱性弱种质173份、9级抗旱性极弱种质97份.试验鉴定筛选出的抗旱性较强的玉米种质是玉米抗旱育种重要而珍贵的抗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不同品种产量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华农887、极峰2号、先玉335、先玉1266、MC812等5个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吐丝散粉后对试验组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干旱条件下,5个玉米杂交种的穗行数、秃尖长变化不大,但行粒数、百粒质量受干旱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玉米的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提高,其中耐旱性好的玉米品种的POD活性、SOD活性变化幅度大于耐旱性中等和耐旱性差的玉米品种,耐旱性差的玉米品种的MDA含量变化幅度大于较为耐旱品种。该结果为玉米抗旱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抗旱性品种的鉴定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冀中南地区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防雨棚内,利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比较试验。试验设干旱胁迫(仅苗期灌水一次)和正常灌水两种处理,测定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11个农艺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穗粗、穗行数、千粒重、脯氨酸、ASI等指标均可作为玉米不同时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MDA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综合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衡单6272为强抗,伟科702为抗,郑单958、浚单20、农华101、鲁单981为中抗,先玉335、登海605、中单909和蠡玉37为弱抗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1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半干旱区开展抗旱丰产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及筛选。试验运用玉米产量抗旱指数为主要筛选指标,结合雌雄开花间隔天数(ASI)、植株生长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性状指标,对参试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强抗旱品种郑单1002和吉单50,中等抗旱品种先玉335、农华101、中种8号和登海605,干旱胁迫的产量较高,并且ASI等指标好于其他玉米品种,较适合在半干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干旱防雨棚内,利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比较试验。试验设干旱胁迫(仅苗期灌水一次)和正常灌水两种处理,测定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11个农艺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穗粗、穗行数、千粒重、脯氨酸、ASI等指标均可作为玉米不同时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MDA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综合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衡单6272为强抗,伟科702为抗,郑单958、浚单20、农华101、鲁单981为中抗,先玉335、登海605、中单909和蠡玉37为弱抗品种。  相似文献   

8.
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盆栽鉴定试验,以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下玉米苗期抗旱生理生化和物质生产表现,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保护酶SOD、POD活性升高,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WUE)下降,导致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降低;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WUE、POD、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玉米品种苗期重要的抗旱性评价指标,在抗旱性鉴定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10个主栽夏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需水量大、对水分胁迫较为敏感的作物,干旱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筛选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推广意义重大。选用河北省10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为试材,以正常灌溉为对照,分析了干旱胁迫下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变化;并分别利用抗旱指数和隶属度,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田间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郑单958、伟科702、衡单6272和登海605抗旱性较好,其次是先玉335、沧玉7s和沧玉76,沧玉6s、蠡玉86和浚单20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10个主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制干旱条件下,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嫩单15、郑单985和垦单10号为高抗旱玉米品种;嫩单13、先玉335、鑫鑫2号和誉成1号为中等抗旱玉米品种;兴垦3号、吉单27和先玉508为不抗旱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玉米核心自交系进行水分干旱胁迫对比试验,重点研究了受旱后玉米自交系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玉米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从外部形态来筛选抗旱种质,更能从植物本身受旱后生理代谢的改变来评价种质抗旱性。为耐旱玉米种质筛选提供有效的鉴定指标,同时对新疆玉米耐旱节水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以8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豫单998、超越1号、浚单20、中科4号、洛玉4号、农大10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萌芽期渗透胁迫对玉米萌发状况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发芽率降低,胚根、胚芽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贮藏物质转运效率降低.其中发芽率和胚根干重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胚根长、胚芽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胚芽干重与贮藏物质与萌发抗旱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达显著,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鉴定玉米萌芽期抗旱性以萌发抗旱指数为主.结合其他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16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已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利用人工控水坑栽试验,研究并评价了16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产量在非干旱胁迫处理与干旱胁迫处理之间的差值最大达到1 987.62 kg/hm~2,最小为287.50 kg/hm~2,干旱胁迫处理平均减产1 077.03 kg/hm~2。参试玉米品种的抗旱系数介于0.82~0.97,抗旱指数(DRI-1)介于0.74~1.14。依据抗旱指数进行分析,郑单1002、郑单958、郑单538等3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2级,抗旱能力较强;浚单20、伟科702、豫单606、先玉808、豫安3号、郑单528、先玉335、德单121、中种8号、农华101、桥玉8号11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3级,属中等抗旱品种;蠡玉16和中科4号2个玉米杂交种抗旱级别为4级,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玉米杂交种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进一步筛选出苗期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方法]以河北省主推和新审定的20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苗期沙培试验,测量苗期根条数、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总生物量、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8个根系性状。[结果]干旱胁迫对苗期8个根系性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长、根表面积和干重根冠比在不同品种间和不同处理间均表现显著差异,可作为抗旱指标。综合3个抗旱指标的分类结果,认为农单08-5为强抗旱品种,伟科702和郑单958为中度抗旱品种,先玉335为弱抗旱品种。[结论]该研究筛选出苗期抗旱性玉米品种,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抗旱性是玉米重要的农艺性状,它是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子,与玉米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玉米抗旱性相关遗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玉米抗旱性研究目前多停留在对抗旱指标的筛选上,主要通过对干旱胁迫敏感程度不同的品种进行抗旱生理指标的筛选,包括光合特性、有机物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等抗旱有关的生理指标的研究上,对于深层次挖掘玉米本身存在的抗旱分子机制研究仍旧十分缺乏。目前,玉米抗旱性以及一些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克隆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表现在:大多数玉米株高等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遗传效应低的QTL控制;表型自然变异的功能性位点多位于调控区,过于隐蔽,不易定位。文末展望了玉米抗旱性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干旱是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选育抗旱玉米品种是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解析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关系为玉米抗旱自交系筛选及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将30个玉米自交系材料种植于遮雨棚和大田,将两个条件下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百粒重(0.803)、穗粗(0.794)、穗长(0.785)、CAT(0.784)、叶绿素含量(0.780)、游离脯氨酸含量(0.776)、丙二醛(0.734)、SOD(0.730)、穗位高(0.726)、株高(0.687)、茎粗(0.672);依据各品种的加权抗旱指数对参试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表明:试验材料中较抗旱的自交系有93-8-1、1572、郑58、Mo17、WK858、海9-21、3182A等。研究结果表明:与抗旱指数关联度最大的是和产量相关的百粒重、穗粗、穗长等农艺性状,它们在玉米自交系受到干旱胁迫时所受的影响最大,与自交系抗旱性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合干旱条件下种植的耐旱品种,用高渗溶液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以清水为对照,对13个玉米品种进行发芽培养试验,检测同一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资源的种子萌发率,测定萌发幼苗的芽长、根长、须根数等生长量指标,计算抗旱系数,进行供试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测试及分析结果认为,参试的13份玉米品种中,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是鑫禾528,其次为珍棒511和中科玉509。  相似文献   

18.
水稻萌芽期抗旱指标筛选与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干旱胁迫对水稻萌芽期生长的影响,筛选水稻萌芽期抗旱性指标.【方法】以粳型、籼型常规稻及空间诱变稳定后代株系等共62个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处理对水稻萌发期芽鞘长、最长根长、芽干质量、根冠比等8个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所有材料进行综合抗旱能力评价.【结果和结论】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了水稻的萌发,对根长的抑制最明显;根干物质积累比芽干物质积累受干旱胁迫的抑制更明显.芽鞘长和最长根长与水稻萌芽期综合抗旱能力极显著相关,且2个指标间无相关性,适合用作水稻萌发期抗旱鉴定指标.根据水稻萌发期抗旱性和综合抗旱能力评价,从62个水稻品种(系)中筛选出14个高抗旱品种(系),用于后续抗旱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萌发期抗旱性,研究采用15%聚乙二醇(PEG-6000),蒸馏水作对照,以18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通过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测定不同自交系的胚根长、胚芽长、发芽率、发芽势4个形态指标和种子萌发期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萌芽期干旱胁迫对种子的8个指标影响较大,其中4个形态指标在15%PEG胁迫下均显著降低,4个生理生化指标均显著升高;胚根长、胚芽长、发芽率、发芽势、Pro含量和SOD活性可优先作为不同材料之间鉴定抗旱性差异的重要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抗旱性,表明单独使用一类指标可有效评价具有极端差异的玉米自交系萌发期的耐旱性,而综合使用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比单一类型指标更能准确评价抗旱性。利用胁迫指数显著性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法共同筛选出抗旱较强的自交系N958。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玉米抗旱性机制提供了抗性来源。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不同自交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玉米不同自交系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存活率测定,并结合田间鉴定,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新自523在综合表现中具有较高的抗旱优势,可以作为玉米抗旱性研究的代表材料,同时指出玉米抗旱系数、抗旱指数、耐旱指数和干旱胁迫后存活率作为初级指标,再结合生理生化的变化等次要鉴定指标,筛选耐旱玉米种质是一套有效、可靠的鉴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