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甘肃省天祝县对日光温室叶用蔬菜10个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台丽大红苋菜产量为5 036 kg/667 m^2,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但抗逆性差,容易感染灰霉病,不宜在日光温室内生产;木耳菜品种潞农1号产量高,产量4 869.7 kg/667 m^2;空心菜产量3 002 kg/667 m^2,较南方地区产量低且口感差;茴香品种大叶茴香长势旺盛但产量较低,产量1 043.8 kg/667 m^2,经济效益低,不适合在日光温室内种植;薄荷品种方震·771产量底,产量206.8 kg/667 m^2,北方市场需求量少,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低。台丽大红苋菜、潞农1号木耳菜2个蔬菜品种生长整齐、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在天祝县日光温室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天菜(BrassicajunceaCoss.var.foliosaL.H.Bailey)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芥菜类中大叶芥品种,又名天菜芯或天菜心,为宁波地区特产蔬菜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据《宁波府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九年已有栽培。天菜具有适应性广、长势强壮、管理简单、病虫害少等诸多优点,在宁波市冬春季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地方品种为对照(CK),对27个小豆品种(系)进行连续2年筛选试验,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一些主要的质量性状,筛选出适宜广西地区春播的小豆优质品种(系),为广西发展小豆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系)参考。试验结果表明:27个小豆品种(系),均属于直立、无裂荚、高矮适中、生育期较短、结荚性较好,子粒大小达中大粒标准,综合抗性亦较强的品种(系)。综合2年试验结果,唐红2009-73、保9326-16和冀红9301子粒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增产40%以上,产量较高且稳定,结荚性好,子粒较大,综合抗性较好,较适宜在广西地区春季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锋 《种子世界》2006,(3):46-47
1 选择好自然隔离区 大白菜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虫媒花,能够与白菜自由授粉的植物除不同品种的白菜以外,还包括小白菜,北方称为油菜,小白菜中也包括薹菜,如白菜薹、紫菜薹等;荠菜,包括根用荠菜,在有的地方把根用芥菜称为辣菜、叶用芥菜(也就是雪里蕻);芜青:籽用油菜。同为十字花科作物的萝卜、甘蓝类的蔬菜如菜花、甘蓝、苯蓝不能够与白菜自由传粉,所以就不需要与白菜采种田隔离。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北方地区设施叶用甘薯适宜种植密度,兼顾采摘难易和效益,在留有采收空间的前提下,设置6个密度(12万、15万、18万、21万、24万和27万株/hm2),研究其对叶用甘薯茎尖性状、采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2万株/hm2处理相比,15万、18万、21万、24万和27万株/hm2处理下,总采收量分别显著增加14.9%、19.4%、25.7%、20.5%、16.4%,21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的增加源于平均采收茎尖数的增加,其中单次采收茎尖数的增幅在采收前期和中期较大,采收前期茎尖产量的增幅高于后期。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个茎尖平均鲜重逐渐降低,主要源于采收茎尖基部茎粗的降低。各处理下叶用甘薯净效益均较12万株/hm2处理增加,以21万株/hm2处理的净效益最高,增幅达30.1%。综合考虑,为兼具采摘和生产功能,在设施留有30 cm采收空间的条件下,种植叶用甘薯推荐21万株/hm2的密度,3行为一生产单元,留出采收空档,参考株行距18 cm×17 cm。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适合黔东南地区气候环境的早熟、高产、优质的花生品种,2021年通过引进省内外优质花生品种153-2-55、濮花86、顺花001、8050、8051、黔花001等13个品种,以黔花生一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进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53-2-55产量最高,可以在当地作为推广示范品种,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优质花生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选用优质、抗病、高产品种 根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使用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豫东地区小果花生品种宜采用豫花14号,大果花生品种宜采用豫花15号、豫花9327、花育16等品种。  相似文献   

8.
辣椒新品种黔辣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辣2号是从贵州绥阳县地方农家自留种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经自交定向选育的干鲜两用常规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抗旱和耐旱渍性强,适宜于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地区中东部、贵阳市、黔东南和黔南两州北部一带及相似生态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杂稻新组合中优6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优608系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所和贵州友禾种业有限公司用高异交率优质水稻不育系中9 A与自选恢复系凯恢608配组,于2005年育成的一个中迟熟广适性杂稻新组合,通过多年试验示范,于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2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田问生长势旺;后期熟色好;具有超高产生产潜力;适宜在贵州海拔1 100 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现介绍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芥菜(Brassica juncea L.)在中国种植广泛、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特色蔬菜作物,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芥菜种质资源丰富,选育的品种类型多样,包括根用芥菜、茎用芥菜、叶用芥菜以及薹用芥菜等.本综述阐述了中国芥菜的育种方法研究现状,介绍了审定、登记及保护的芥菜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来源,梳理了AFLP、SSR、RAPD等分子标记在芥菜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芥菜相关分子标记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加工型独山大叶青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山大叶青菜是贵州省特有的地方叶用芥菜品种,是"中国八大腌菜"名牌之一的"独山盐酸菜"的主要原料,也是贵州东部及南部地区农村制作泡菜及干盐菜等土特产品的主要原料.因其叶片宽大,叶柄肥厚,汁多质脆,并含有清淡的芥辣味,有去热火、御风湿、利五脏、通经脉之功效,可鲜食和加工腌制,有500余年的产销历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笔者经多年研究,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比较了低锌营养下芥菜、白菜、甘蓝型3个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由于基因型不同,在耐低锌营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锌时(10-6mol/L Zn2+),幼苗植株地上部干重以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地上部干重分别较无锌对照处理增加17.8%(芥菜型)、9.9%(白菜型)、3.3%(甘蓝型)。芥菜型叶CAT、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明显高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锌积累量及锌利用率也以芥菜型远远大于其它2个品种,锌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3%(芥菜型),8.0%(白菜型),4.9% (甘蓝型)。苗期油菜叶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可以作为筛选耐低锌营养油菜基因型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叶菜类甘薯是指将生长点以下长12厘米左右的鲜嫩茎叶作为食用器官的甘薯品种。近几年随着叶用甘薯保健性被消费者逐渐认可,市场需求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进一步探索施用不同肥料对叶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13年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牵头,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福建省引进叶用甘薯品种"福薯10号",开展了施肥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4.
凯香1号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所育成的一个中迟熟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经过多年试验示范,于2006年5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凯香1号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田间生长势旺;后期熟色好:适宜在黔东南州中底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现介绍凯香1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优质杂稻宜香优527的产量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珍  程爱民  吴立新 《种子》2006,25(10):86-87
优质杂稻新组合宜香优527于2004—2005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长江中上游优质组区域试验,两年结果产量居第1,2位。2005年在多点生产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黔东南不同海拔地区种植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不同脱毒马铃薯早熟品种秋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黔东南中海拔(600m左右)地区进行脱毒马铃薯早熟品种的秋种品比试验,筛选适合秋种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试验表明:中薯3号植株生长、产量形成受秋季环境影响较小,产量显著高于费鸟瑞它等个品种,但其薯形畸形,商品性差。综合产量、抗性和商品性等因素,较适宜本地秋种推广种植的早熟品种为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7.
<正>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鲜食和加工均适宜的大叶芥菜品种,如龙岩牛尾芥、竹叶芥、永定本地芥菜。  相似文献   

18.
江松 《种子》2000,(4):58-58
兴糯 1号 (原名 :兴糯 92 5)是黔西南州农科所育成的粳糯新品种 ,1993年以来先后参加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表现产量高 ,糯性好 ,抗性强 ,适应性广。1999年 7月 2 6日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到 2 0 0 0年止 ,在全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 1.7万 hm2以上。1 育种目标及选育经过我省绝大多数地区仍种地方粳糯品种 ,虽抗病耐寒性强 ,糯性好 ,但植株偏高 ,株叶形态差 ,一般株高12 0 cm左右 ,易倒伏 ,产量低 ,一般公顷产 3750 kg左右。因此 ,我们把选育株高 10 0 cm,产量 4 50 0 kg/ hm2以上 ,比贵辐糯 (生产主栽品种 )增产 8% ,糯…  相似文献   

19.
芥菜转基因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用和茎用芥菜的子叶、叶片及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筛选12种含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综合分析与确定影响芥菜转基因再生体系各因素的最佳值,以及对再生抗性苗的PCR、Southern、Northern及抗虫鉴定,筛选到了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建立了芥菜转基因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20,(7)
宜油27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以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宜8 A为母本,恢复系07-414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质不育三系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27(原区试代号:宜杂07-7)于2013—2015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2 784.6 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0.32%。2015年四川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197.95 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26%。芥酸含量平均为0.6%,硫苷含量22.94 μmol·g~(-1)(饼),含油量43.17%。于2016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川审油2015009),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含油率高,品质优,抗倒、抗病性强,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及其它类似的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