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杨树多倍体育种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诸多杨树多倍体实例表明,基于有性多倍化的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一轮次的育种过程实现杨树多目标性状综合改良,获得生长快、纤维长、木素低、纤维含量高以及抗逆性强等性状表现突出的杨树品种。在具体杨树多倍体育种工作中,掌握配子或合子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即时判别方法,有助于提高杨树多倍体育种效率和效果;而多倍体品种表现优劣与其杂合性密切相关,通过杂交亲本选配以及适宜的配子染色体加倍途径选择等,可以增进多倍体的杂合性,在利用基因剂量效应带来的倍性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异源配子结合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杨树多倍体育种的技术潜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花卉2n配子的形成及细胞学机制研究现状,总结近年来花卉2n配子的发生物种、发生频率及鉴别2n配子的发生方法,包括花粉粒大小和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后代非期望倍性的出现、2n配子形成的细胞学特征;对减数分裂异常导致2n配子形成的细胞学机制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利用花卉2n配子进行多倍体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开展国兰多倍体育种,采用显微观测技术对‘小香墨兰’、兔耳兰及其31份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及其细胞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香墨兰’×兔耳兰30份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率变幅为0%~9.36%,3 a平均发生率为2.28%,显著高于母本(0.19%)和父本(0.22%),获得2n雄配子平均发生率大于3%的资源8份。不同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率差异显著,多数后代不同年份间2n雄配子发生率差异显著,说明杂种后代雄配子发生既受遗传控制也受环境条件影响。杂种2n雄配子通过二分体和三分体方式产生,但不同后代主要发生途径不完全相同。二分体方式形成2n雄配子主要是由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导致一些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不分裂、减数分裂Ⅱ正常分裂所致,而三分体方式形成则是由于减数分裂Ⅱ纺锤体异常定向形成三极纺锤体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形成三倍体橡胶树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来源及发生途径,为利用天然2n配子杂交选育多倍体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橡胶树云研77-2和云研77-4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鉴定其2n配子来源及发生途径,并分析2n配子传递亲本的杂合性。【结果】分别通过4个位点可判定形成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来源于母本GT1,无位点判定2n配子来源于父本PR107。从8个位点判定形成云研77-2的2n配子发生途径为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FDR),从2个位点判定形成云研77-2的2n配子发生途径为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形成云研77-2的2n配子发生途径为FDR的概率为80.00%。从8个位点判定形成云研77-4的2n配子发生途径为FDR,从3个位点判定形成云研77-4的2n配子发生途径为SDR,形成云研77-4的2n配子的发生途径为FDR的概率为72.73%。形成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分别传递亲本60%和70%的杂合性。【结论】形成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均来源于母本GT1,且其发生途径均为FDR。  相似文献   

5.
2n配子介导的有性多倍化已成为目前我国彩色马蹄莲的主要育种方法,但其进一步应用却受到对彩色马蹄莲生殖生物学特点缺乏了解的严重限制。本研究以"京彩阳光"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花药具4囊;花药壁为基本发育型,具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左右对称型四分体,胞质分裂为连续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2)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性四分体,珠孔端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并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蓼型胚囊。(3)雌蕊先于雄蕊发育且同步性较好;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之间以及与花蕾形态之间具有相关性。最后,对该品种的2n雌雄配子诱导有效时期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这将为今后探索彩色马蹄莲多倍体育种新方法和新途径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植物多倍化的途径、植物多倍化优势利用在中药材育种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多倍体育种在中药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桑树多倍体鉴定和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现桑属植物存在14条染色体的2倍体(2n=2x=14)物种,而过去认为桑树2倍体有28条染色体(2n=2x=28),这些研究引起对桑属植物染色体组基数的关注。本文概述在植物多倍体研究中细胞学和分子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总结桑树多倍体类型、形成原因、表型效应及其生产应用;介绍桑树4倍体、3倍体的人工诱变创制技术,包括诱变处理方法、诱变后的管理、诱变体的选择、3倍体的人工有性杂交培育等,以及桑树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指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导与杂交育种技术结合是桑树多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提出多倍体育种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桑树多倍体育种和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同源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的影响,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二倍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经0.2%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学方法鉴定倍性,获得同源多倍体拟南芥;分析同源多倍体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利用荧光显微观察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与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二倍体拟南芥相比,在细胞学水平上,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过程基本一致;在分子水平上,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产生一定影响,同源重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上调或下调的变化,且功能相关或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杂种三倍体的2n雌配子形成途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受杨树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性影响,通过施加理化处理诱导杨树大孢子染色体加倍授粉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可能既包括来源于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形成的2n雌配子(FDR),也有来源于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形成的2n雌配子(SDR),难以进行表型鉴别,而通过分子标记分析可以实现不同类型2n雌配子的区分。本研究以通过高温诱导毛白杨大孢子染色体加倍所获得的87株三倍体及其亲本为材料,从母本杂合且与父本有差异的SSR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出5对适宜于2n配子诱导途径来源鉴定的重组率较低的SSR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利用这5对低重组率SSR分子标记,开展毛白杨杂种三倍体的2n雌配子诱导途径来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白杨杂种三倍体的2n雌配子相应简单重复序列区域的等位基因配置不同,利用筛选出的5对低重组率SSR标记可以实现毛白杨杂种三倍体的2n雌配子诱导途径鉴定,其中35株三倍体来源于FDR型2n配子,另52株来源于SDR型2n配子。此外,选用5个位于高重组率位点的SSR引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验证了随机挑选的SSR引物用于鉴别结果是不完全可靠的,只有挑选低重组率的SSR位点才可能准确鉴定2n配子来源。开展毛白杨杂种三倍体的2n配子诱导途径鉴定研究,对于FDR、SDR不同形成途径的2n配子传递亲本杂合性分析,以及毛白杨三倍体育种策略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倍体配子所必需的生命过程。重组是减数分裂的核心事件之一,既增加了同源染色体间遗传信息的交换,又保证了其在减数分裂后期Ⅰ的正确分离。因此,减数分裂重组不仅增加了后代遗传多样性,还是作物遗传育种的基础。通过提高重组频率或改变其分布可以加速农作物育种进程,而降低或抑制重组可以固定杂种优势。近年来对植物减数分裂重组的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重组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重组的遗传操控技术、固定杂交优势和染色体工程等方面。本文针对以上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这些内容不仅方便了读者对减数分裂重组的理论认知,还拓展了通过调控减数分裂重组操控生物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观赏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园艺植物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简介,列出了近三十年成功诱导多倍体的主要观赏植物种类,对观赏植物多倍体诱导中诱变材料和诱变剂种类的选择,主要诱导方法中的化学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法、胚乳培养法、原生质体融合法、2n配子法等,主要鉴定方法中的染色体计数法、形态性状和生长发育观察法、生理指标测定法、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分析法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多倍体诱导中存在的嵌合体筛选、多倍体低稔性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观赏植物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甜柿2n花粉形成的细胞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甜柿品种‘禅寺丸’2n花粉形成的细胞学机理 ,检测到导致 2n花粉形成的异常减数分裂现象 :(1)中期Ⅱ和后期Ⅱ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发生异常的纺锤体定位 ,表现为平行 (ps)、融合 (fs)和三极纺锤体 (tps) ;(2 )末期Ⅱ4个子核呈两极分布 ,每极 2核 ,或呈三极分布 ,其中一极 2核 ,另两极单核 ;(3)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二分体和三分体。二分体最终发育成 2个 2n配子 ,三分体则形成 1个 2n配子和 2个n配子。经二分体和三分体的发生频率估算出的2n花粉频率与当年以花粉直径为指标测得的 2n花粉的实际发生频率基本一致。因纺锤体定位异常而产生的 2n配子遗传上等同于FDR(第 1次分裂重组 )型 ,因而在有性多倍化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多倍体育种是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手段之一。从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基因调控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关于多倍体育种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在研究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多倍体育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月季抗黑斑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月季栽培中黑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综述了现代月季抗黑斑病育种研究进展,指出了生物技术、远缘杂交在现代月季抗黑斑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如2n配子具有杂种和多倍体的双重优势,可克服两者的倍性差异,在种质创新和育种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19-07期目录     
林木无性系育种随着森林工业的兴起而诞生并取得快速发展,在世界林业产业中占具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始终围绕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通过选择和利用天然群体或人工创制的育种后代群体中遗传增益最为突出的个体,经无性繁殖实现规模生产并适时采收,以满足社会对木材、果实、药物等林产品的巨大需求。由于受树体高大、多为异花授粉,性成熟较晚,生长周期和测试时间长且占地多等限制,决定大多数林木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与作物不同的育种策略。现代生物科学和育种技术进步为突破基于传统交配设计杂交育种的遗传改良策略提供了可能。基于种间杂交或异花授粉树种的种内杂交育种时,可采取在毛白杨中成功应用的综合SSR遗传距离和优良单株父本鉴定构建育种亲本群体,并与配子染色体加倍选育三倍体相结合的育种策略,即首先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林木种质资源库亲本遗传距离,同时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种质资源库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优株进行父本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亲本遗传距离以及半同胞家系优株父本鉴定双重筛选构建育种亲本群体,进而利用高配合力育种亲本开展基于有性多倍化的多倍体育种,并通过无性繁殖实现倍性优势和杂交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经济而高效地推进林木无性系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6.
杨柳科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进化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8种3变种2杂交种杨树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均为2n=38,其中3种1杂交种为首次报道。统计了277种杨柳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其可能的进化途径,初步结论如下:(1)现代杨柳科植物是一群具有多个染色体基数、处在不同倍性水平的多倍体系列;(2)其次生基数X_2=19,11,12和14,这些次生基数可能是古多倍体起源的;(3)杨柳科植物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是X=6;(4)现代杨属和钻天柳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进化处在同一水平上,即古多倍体水平上;而柳属中大约50%的种进化为次生多倍体,最高为16倍体。绘出了杨柳科植物染色体进化谱,讨论了该科植物染色体基数进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8种3变种2杂交种杨树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均为2n=38,其中3种1杂交种为首次报道。统计了277种杨柳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析了其可能的进化途径,初步结论如下:(1)现代杨柳科植物是一群具有多个染色体基数、处在不同倍性水平的多倍体系列;(2)其次生基数X_2=19,11,12和14,这些次生基数可能是古多倍体起源的;(3)杨柳科植物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是X=6;(4)现代杨属和钻天柳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进化处在同一水平上,即古多倍体水平上;而柳属中大约50%的种进化为次生多倍体,最高为16倍体。绘出了杨柳科植物染色体进化谱,讨论了该科植物染色体基数进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果树2n配子产生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近30年国内外在未减数分裂的配子(2n配子)研究成果为依据,总结了2n配子在果树育种中的意义、产生途径、遗传机制以及2n配子的鉴定、分离纯化方法。并就2n配子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LEAFY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来探讨拟单性木兰属植物的多倍体起源及进化。[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并测序拟单性木兰属内及近缘属的LEAFY基因DNA序列,并结合NCBI中公布的部分木兰科植物LEAFY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及自然生境分布的分析,来探讨拟单性木兰属多倍体的起源方式,分析不同倍性植物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结果]利用LEAFY基因能够将木兰科植物区分开来,且在LEAFY基因上发现了一个长度多态,能够很好地将不同种属的木兰科植株区分开,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四倍体拟单性木兰多倍体的产生多是同源多倍化的结果,而六倍体拟单性木兰多倍体的产生是同源多倍化与异缘杂交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对果树多倍体的育种途径和倍性鉴定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果树多倍体的育种途径鉴定方法,指出了多倍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指导果树多倍体育种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